□许海龙
近期,一场由博主发起的“卫生巾测量活动”在网络上掀起波澜,揭开了卫生巾行业不为人知的“秘密”。在对45个品牌、114款卫生巾的测量中,竟有67.5%的产品存在外包装标识长度与实际全长不符的情况,且大多实际长度短于标注长度。消息一出,众多消费者纷纷自查,不满情绪迅速蔓延。
卫生巾作为女性生理期的必备用品,其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到女性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从“散装卫生巾”的价格困境,到“毒卫生巾”的致癌风险,再到如今的“缩水门”,问题层出不穷。尽管涉事品牌均声称产品符合国家标准,±4%的误差在合理范围内,但为何众多品牌都不约而同地接近-4%的下限?这难免让人怀疑,部分企业是否在国家标准的边缘“打擦边球”,以降低成本、谋取更多利益。
除了长度“缩水”,一些宣传尾翼加宽却只加塑料边、执行标准与外套窗帘相同等问题,更是凸显了行业的乱象。企业这种对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漠视,不仅违背了商业道德,也损害了品牌信誉。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是否忘记了对消费者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从社会层面来看,卫生巾虽小,却反映出女性权益保障的大问题。长期以来,女性在生理用品方面面临诸多困扰,价格不断上涨,质量却难以保证。这不仅加重了女性的经济负担,更对她们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保障女性的卫生巾安全,不应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应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此次“缩水门”事件应成为一个警示。在国家标准的执行上,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督与管理,确保企业不钻空子。同时,应不断完善相关标准,使其更贴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对于违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从而起到震慑作用。
卫生巾行业也需深刻反思。企业应加强自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以品质赢得市场,而非靠偷工减料获取短期利益。行业协会应发挥积极作用,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引导企业良性竞争,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女性消费者自身也要增强维权意识。在购买产品时,多关注产品质量与口碑,对于不合格产品要勇于说“不”,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只有社会各方形成合力,才能让卫生巾行业回归正轨,让女性在生理期真正用上安全、放心的产品,切实保障女性的基本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