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遗!新洲+3!有你爱喝的......

图片

近日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

关于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单的公示

图片

此次新增项目52项

扩展项目110项

新洲区3个项目入选

项目名单分别是

煨汤技艺(新洲汪集鸡汤制作技艺)

绿茶制作技艺(城楼寨茶叶制作技艺)

中医正骨疗法(刘三屋刘氏正骨术)

图片
图片

新洲汪集鸡汤制作技艺

汪集鸡汤是以汪集地理名称注册得来。汪集地处新洲腹地,汪集鸡汤主料为当地散养的土鸡,水取自18米深井,带有天然的甜味,炖出的鸡汤味鲜美、肉细嫩、香醇厚。汪集鸡汤在熬汤之前,鸡肉要炒得澄黄油亮,炒好的鸡肉放入特质的瓦罐,小伙慢炖,汪集鸡、汪集水,便在时间的作用下慢慢交融、升华。

图片

相传,汪集人将每年除夕都要喝的汤称之为“团年汤”,而“团年汤”中最好的就是鸡汤。汪集煨鸡汤已有300多年历史。据悉,把汪集鸡汤盘成生意的,是一位名叫吴冬秀的新洲农妇。1983年,吴冬秀在她60岁那年,用自己攒下的20元钱做本,在离家3里远的汪集镇上搭个棚子煨鸡汤,开出了汪集镇第一家个体餐馆。11年后,年逾七旬的这位“吴太婆”正式租了门面、挂出牌子专做煨汤生意。此后,越来越多的汪集人开始从事煨汤生意,汪集人煨了数百年的“团年汤”成了品牌。

图片

经过多年的发展,汪集鸡汤,已成为武汉著名传统名菜,是久负盛名的民间美食,也是武汉老字号,武汉市非遗技艺传承项目,还有“楚天第一汤”美称。如今,汪集鸡汤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产品越来越丰富,但始终不变的是鸡汤的品质和煨汤人的匠心。

图片
图片

城楼寨茶叶制作技艺

“城楼寨茶”源于清朝,为抗击太平天国军,新洲区旧街楼寨胡贤大湾开明绅士胡百万,组织农民自卫军,依托城楼寨处保寨安民,同时种植农作物自给,自此开始种茶、制茶。

图片

由于土壤结构好、环境适宜,城楼寨生长出来的茶叶,形状扁平挺秀,光滑齐匀,色泽绿中显黄,俗称“糙米色”。冲泡后,粟香持久,汤色嫩绿明亮,味甘鲜醇,叶底匀一。有“久泡不变红,久放不变质”之称,滋味醇厚,饮后止渴生津,齿颊留香,润喉回甘。

图片

适宜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能够生长出好茶叶,而娴熟的采摘技巧以及制作技艺能够充分发挥出茶叶的茶香并保留住它的保健作用。一般在清明节前的10天左右,开始开园采摘。时至今日,城楼寨茶人依然采用古法制茶,秉承着人工采摘鲜叶的理念,不用机械。人工采摘回来之后,采摘完的茶叶,历经杀青、抖散、揉捻、初干、复揉、干燥等工序,得以保存最自然的茶味,纯手工绿色无污染城楼寨茶由此完成。

图片

“城楼寨茶”已获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商标,是湖北省著名商标,武汉市著名商标,为武汉有名特产之一。2015年8月城楼寨制茶技艺被录入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图片

刘三屋刘氏正骨术

“刘三屋骨科”,九代相继,一脉传承,坚持祖传“刘氏正骨术”(正骨八法,理筋十二法)诊疗四肢骨折,脱臼,伤筋,利用特色杉树皮量身定制小夹板固定骨折部位,辅以中药秘方内服外敷等技术,具有使患者创伤小、痛苦少、效果好、花费低、康复期短、用具简便等优良的特点。

图片

第八代传人刘桂廷颇受祖父刘楚樵的厚爱和器重,少年即随祖父学习正骨术,深得家学真传,继承了一整套独特的正骨技术与祖传秘方、验方,成为鄂东一带著名的骨伤专家,行医数十年,诊治病人逾百万之众。

图片

笫八代传人刘桂廷生前为患者接骨

第九代传人刘之浩、吴启梅利用自己学习的现代医学知识,注重先辈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不断拓展,使“刘氏正骨术”这一中医正骨传统文化在鄂中以及豫皖等相邻省市口碑相传,大放光彩。同时成功创办“刘三屋骨伤医院”,将祖传医技,发扬光大而流传后世!

刘氏正骨术于2015年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图片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留言,或通过“文旅新洲”公众号(对话框)提供新洲文旅内容线索或者投稿(图片、文字和短视频皆可),宣传魅力新洲!

-END-

编辑:小新

来源:综合整理

出品:新洲区文化和旅游局(体育局)

(部分图源网络,侵删)

【来源:文旅新洲】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