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初见朝阳村:宁静背后的隐忧
位于秦岭南麓深处的朝阳村,被群山环绕。当我们到达朝阳村时,天色已晚,路旁的山体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第二天清晨,朝阳村宁静的气息让我感到与城市的喧嚣截然不同的氛围。但同时,我观察到村副书记家里有一辆三轮车,平常会用它自行运送垃圾,这让我意识到,这个村庄的垃圾管理似乎并不完善。
宁静的朝阳村
随后,我们在去吃早餐的路上,看到信息亭旁的垃圾桶已被游客留下的包装和残渣堆满,显得格外刺眼。这些初印象让我意识到,尽管朝阳村坐落于自然保护区旁,但在垃圾管理上,无论是村民的日常处理方式,还是游客垃圾的管理,都存在让人担忧的不足之处。
而作为志愿者,我们此行的目的便是通过社区访谈了解朝阳村的垃圾管理现状,包括村民如何处理生活垃圾以及公共区域垃圾的管理措施,并评估这些问题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02 入户访谈:探寻村民的环保意识
顺着九池河一路向南,行驶大约20分钟,到达朝阳村第六组,这是我们第一天访谈的村组。这个村组的房屋有聚居、临河的特征,沿着村小组主干道走,路两旁都是本组村民的房屋,走路5分钟,即可走完这个组的90%村户。据该村的村组长说,这里前几天才铺好水泥地,主干道还不能过车。
在朝阳村第六组,许多村民保持着良好的家居卫生,包括一位83岁行动相对不便的奶奶家里也十分整洁。然而,这样的个人卫生习惯与他们的垃圾处理方式形成了反差——在这个村组,焚烧垃圾是最常见的处理手段。
第六组的村景(左)和随处可见的石蒜(右)
在村里,垃圾焚烧的地点并不固定,通常村民会选择在自家地里处理这些垃圾。虽然这种方式方便,但也带来了环境隐患,比如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增加火灾风险(尤其是在干燥季节),焚烧垃圾产生的有害气体(如二恶英)也会对空气质量构成威胁。
村民们普遍认为,只要远离焚烧地点便无妨,但实际上,这些有毒气体弥漫在空气中,随风扩散,仍可能影响他们的健康。同时,随意丢弃的垃圾,尤其是不可降解的塑料瓶和金属废品,随着时间推移,不仅会污染水源,还将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日积月累的负面影响。这些隐形的环境破坏可能会反过来影响到村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调查得知,村民们日常的食物大多是自己种植的,剩余的厨余垃圾则用于喂狗或鸡。而那些需要焚烧(如饮料盒、纸箱、塑料瓶等)或掩埋(如啤酒瓶、农药瓶、金属等)的垃圾大多是从镇上、县里购买回来的。
我们也发现,垃圾问题可能与家庭成员的年龄结构有关。近年来,随着农村年轻常住人口的减少,部分村民家庭的商品购买量也出现了下降,这些家庭产生的需要烧或者埋的垃圾也相应减少。对于老龄化的农村家庭,随着家庭成员的年龄越来越大,前往镇上或县城采购的频率逐渐减少,有时甚至一月才去一次。很多纸盒和塑料垃圾是儿女在逢年过节回家时带回来的,这些垃圾随后成为村民需要处理的问题。
朝阳村第六组社区访谈
第二天,我们来到朝阳村第九小组,村里其他人说起这个小组,第一印象就是远、难走。确实如此,这个村组的房屋以陡坡、临路为主。虽然临路,但道路不到3米宽,全是土路和陡坡,无法通车。朱组长需要将车停在离家很远的路上,然后我们徒步到访各家各户。
这个村组的各户离得很远,我们实际到访了6户人家,相较前一天的第六组少到访了两户,但实际用时却更多。调查从上午9点开始,到下午5点才结束。虽然走了很多路才能到访每一家,但这一组给我们带来的收获却也更多。
走在九组路上的风景(左)和村民家门口的鸡冠花(右)
到访的第一户人家就发生了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插曲”。这户是两日访谈中遇到的最热闹的,因为到访日是周末,此时的家中除了常住的彭奶奶老两口和一个还没学会走路的小孙子,还有从镇上回来的儿子儿媳和孙女,下午儿子儿媳和孙女又将返回。
这户人家的垃圾处理方式以焚烧为主,但也会将易拉罐和玻璃瓶丢弃在河沟边。“插曲”发生在下午不经意的“回访”时,我们发现上午还在河里的两塑料袋垃圾被打捞出来,放置在了路边。可以想象,在我们上午的访谈结束后,一家人便自发商量着如何下到河沟把两袋垃圾捞出来。这次“回访”并非是有意为之的“检查工作”,而是因为带我们的朱组长要把女儿委托给彭奶奶的儿子一起回镇上的学校。
其实我作为调查中和村民的主要对话人,只是客观地了解村民垃圾处理的想法和方式,并没有表现出带有情绪色彩的评价,并且在访谈时,只有彭奶奶坐在我对面,她的家人都在忙其他事情,所以这家人在访谈后的改变让我感到十分震惊,虽然我们只是花了一点时间,但确实可以对他们产生影响。
访谈前河沟里的垃圾(左)和访谈后的垃圾(右)
令我印象深刻的第二件事情发生在朱组长家。朱组长今年38岁,是村里常住人口中为数不多的年轻人。他家门口种了一圈的山茱萸,平时会在家做一些山茱萸加工的工作,还养了几十箱蜜蜂,这也是朝阳村村民的经济来源之一。
朱组长家的垃圾处理方式和其他村民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也是以烧为主,不同的是,朱组长会将可回收垃圾拉到镇上卖掉。这种行为并不是为了能赚点钱,因为卖的钱或许还没有车的油费多。我猜测,或许只是因为自己有车,去镇上方便,又或许是身为小组长,为村组的环境保护做一些贡献。
此外,朱组长烧垃圾的方式也与其他村民不同。其他村民都是在空地里烧,但是在朱组长家院子旁边,我们看到一个圆柱形的铁皮桶,上面盖了一个铁皮盖子,这个桶是朱组长自己制作的用于烧垃圾的桶,并且,朱组长会将这个桶搬到离家远一点的地方,大约一个月烧一次垃圾。在访谈结束后的调查汇报环节中,我们才知道朱组长这个桶在村里很出名,其他村组的人都知道这个桶的存在。
朱组长自制的“垃圾焚烧桶”
03 垃圾处理的现实困境
两天的时间,虽然我只走进了两个村小组,但对这个秦岭南麓的村落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垃圾处理方面,村民们采用了他们现有条件下能做到的最好办法——焚烧垃圾,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将垃圾消灭,但是却产生了诸多隐患,这些隐患为村民的未来生活埋下了风险。不过采取焚烧的方式不能只归咎于村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比如,为什么其他村民不像朱组长一样卖掉可回收垃圾受到现实条件限制。根据我们的观察,有很多村民会将纸盒攒起来,但是自己年龄大,没有车,不可能走路拖去镇上卖。朝阳村目前也没有通营运车,且当下的废品回收价格很便宜。据本组村民所说,前些年还有收废品的人会过来,而这些年没有来过,废品攒着也卖不出去,还是得烧掉。
再比如,公共垃圾桶基本上都在村主干道边。这样的设置对于离村主干道较近的住户来说实用性较强。但是对于更多不住在主干道旁的村民来说,走到主干道扔垃圾是一件很不现实且费时费力的事情,不如烧或扔来的快。对此现状,村民们一方面认为不需要放垃圾桶,因为“即使放了垃圾桶,也没人清运”。另一方面,垃圾桶设置的太远,自己体力不好加上年纪大,也不会去用。或许最好的办法是,如果要设置,就每家每户一个,前提是有人清运。
志愿者们正在查看公共垃圾桶
而对于垃圾的清运,交通和人力成本是最大问题。如第九组,村民房屋分散,村组道路全是土路,坡度较大,晴天走已经比较消耗体力,难以想象夏季雨天,路会变成什么样。满怀矛盾和忧虑的朱组长说:
“垃圾最好能运出去,否则就只能扔,不扔垃圾最好,但不扔不行”;
“每户人家都希望自己家周围是干净的,没有人想自家门口有很多垃圾”;
“如果后续安排了垃圾桶,垃圾桶的垃圾清理和回收问题也很困难,因为地理位置原因”;
“最好垃圾能运出去,如果有人拿油费(几十或一百),(小组长)可以把垃圾带到村里”;
“最大的问题还是交通,一旦下雨,路就变成了泥路”;
“……”
朝阳村呈南北走向,顺着九池河一路向南延伸,三面环绕着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未来随着外界与村庄的联系加强,无疑会增加游客和外来物资的流入,垃圾处理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加。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这些问题可能会恶化。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在于加强村民的环保意识,也要在整体层面对垃圾回收进行方案规划,但这些方案的实施涉及到复杂的交通、资金和管理问题,短期内并不容易实现。大家正在思考如何提供更便捷的垃圾处理工具和支持,帮助村民逐步改善现状。
而我本人则具身性地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复杂性和挑战。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呼吁,更需要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源。或许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通过不断的沟通与支持,我们可以为朝阳村的未来环境保护贡献力量。每一个小小的行动,都可能为这片珍贵的自然环境带来持续的改变。
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