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非遗传承 | 火草纺织技艺

经纬交织,火草麻布。

千万粉丝博主江寻千(九月)来到楚雄南华,拜访了南华火草纺织技艺的州级传承人罗翠英,探寻彝族古老而独特的纺织技艺。


图片
图片

历史悠久

在云南楚雄南华县的五街镇,火草麻布纺织技艺承载着彝族人民的历史与文化,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西南少数民族在纺织技术上一项重要的创造和发明,是彝族自给自足、心灵手巧的智慧结晶。

图片

工序复杂

图片




火草麻布纺织技艺的原料主要是火草和麻。火草是一种生长在海拔1800-2600米高湿松树林和灌木丛间的野生草本植物,4月份发芽,7至8月为生长旺季,是采摘的最佳季节。其叶背有一层薄如蝉翼的白丝,大叶火草可用来织布,麻则提供了织布所需的柔韧性。


图片

每年6-8月,彝族妇女会上山采摘火草,洗净后趁鲜活撕下火草叶背面的白色绒衣,同时搓捻成线,每个线团约重200-300g。麻线的制作则是将麻杆浸泡后剥下外皮纤维纺成线。之后,以麻线为经,火草线为纬,在织布机上排理好经线和纬线,织者手拿织压具器,脚蹬踏板,进行缓慢而有序的操作,两梭线反复交织成火草麻布。

从原料加工到出成品,火草麻布纺织工序复杂,约有72道工序,主要有:种麻、割麻、泡麻杆、剥麻皮、切麻线、纺线、煮麻线、洗麻线、上羊油、绕线、上木架、上织布机纺织等。织一匹七尺长、七寸宽的麻布需要15个小时,而制成一件衣服,往往要花上好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图片


非遗传承

火草麻布纺织技艺在南华五街镇的传承从未间断。


图片
图片






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的彝族妇女都会这门技艺,它是衡量一个妇女是否能干的重要标志之一,女子出嫁时都要给婆家带一匹自己亲手纺织的麻布,为了传承和发展这项技艺,2013年五街镇成立了火草麻布纺织技艺传习所,培养了省级非遗传承人1名、州级1名、县级7名,并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定期举办培训班。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今,火草麻布纺织技艺已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彝族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它不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彝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热爱。在新时代,这一古老技艺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开发出了更多具有时尚感和文化内涵的产品,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上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


图片



来源/楚雄州融媒体中心、南华文旅

一审/黄彦闽

二审/易勇 农耀

三审/邓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