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全新基建项目正在改变其经济命运,并对东南亚的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你听说了吗?前些天,有这么一个稀松平常的新闻,但却再一次点燃了西方国家脆弱敏感的神经。
事情的起因是,2024年8月,中国在中南半岛,开挖运河了。不到30天的时间,运河已经开凿了15km航路了。
奥运赛场之后,中国速度在让西方媒体再度破防的同时,也迎来了恶评不断。
作为美国和法国play的一环,当年啊,巴拿马运河可是花了足足37年才建成的。为什么他们会对运河开凿有着这么深的执念呢?
因为,这条运河的修建,将彻底改变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命运。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东南亚这个小国,柬埔寨,顺便看看,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基建工程,可以撩拨了全世界的目光。
01. 逆转
这是fDi Intelligence最新发布的,2024年FDI杰出观察名单,也就是最吸引外国投资的国家排行名单,柬埔寨高居榜首。
这份名单的意义在于,它使用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国际投资市场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在未来对于外资投资的吸引力。
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资,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之一。
所以,这份报告,就是柬埔寨,未来命运的一个缩影。代表了世界对于开凿运河行为的一个预判。能不能梦想成真,或许得另说,但是,至少柬埔寨人开始相信了,他们也能走上像中国曾经走过的高速发展的道路。实现人均GDP从一千美金到一万美金,质的飞跃。
那么,为什么柬埔寨突然就成为了,未来对外资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了呢?仅仅是开凿一条运河,就能有如此大的威力吗?
我们不能说,2022年,柬埔寨选择和美国脱钩,放弃了在海军基地上的合作,是柬埔寨逆天改命的关键。但是事实证明,选择大于努力。
在投入一带一路的怀抱后,不断传出利好消息的柬埔寨,早就成了投资者眼中炙手可热的明珠。而其中最重要的消息就是,2024年的运河工程——Funan Techo Canal。
这条运河的设计建设长度是180km,起始于柬埔寨国内的普雷科安贝尔,途经甘丹、茶胶、贡布和白马四个省份,于白马出海。计划耗时4年,总投资约17亿美元。
17亿美元,在如今的中国互联网上,可能不算什么,也就区区人民币120亿。但是,出钱的可是柬埔寨政府。
要知道,柬埔寨去年的GDP总额不过318亿美元,财政收入不过59亿美元。
所以这17亿美元,差不多就是要了柬埔寨财政支出的30%。考虑到4年的长线投资,平均的投资支出也在7%左右。别看这个比例可能是不高,但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财政支出,听起来是一个天文数字,实际上可调整的部分可没听起来那么多。虽然不能说政府没你有钱吧,但政府花钱真的没你花钱自由。
一个国家的收入中,大部分钱其实都是固定不能动的,比如教育、医疗、国防等方面的固定支出、公务员的工资等等,这些都是硬性支出,所以留给柬埔寨政府,真正可以支配的钱,其实并没多少。
听起来可能有点魔幻,但如果我们拿世界上,最财大气粗的美国政府来举例,你或许就能理解,一个政府在支出方面到底能有多抠了。
根据美国预算办公室CBO的数据显示,2023财年,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预计为4.8万亿美元,各个州政府的财政收入预计为3.45万亿美元,其他各级地方政府的收入预计为1.63万亿美元。
三者相加为9.88万亿美元,但是在美国大选的篇章中,我们讲过,美国各个州政府的财政收入中,有一部分来自于美国政府的转移支付,是重复计算的部分。这个转移部分大概有1万亿美元。
那么,在剔除这一部分后,2023财年,美国政府的财政总收入预计为8.58万亿美元。所以,美国政府2023年,大概能花的钱就这么多,再多就要赤字了。
首先,是医疗和保健支出,占了最大份额,一年花了2.2万亿美元。其次是养老金支出,占了1.83万亿美元。除非哪天发生世界大战了,不然,这部分的支出,是相当稳定的。随后是教育相关,总支出在1.28万亿左右。教育是一国的命脉,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美国政府喜欢打仗,国防支出,总是花费不菲,1.55万亿美元的军费支出,也不能省。这四项,加起来,就花掉了美国6.86万亿美元,占总收入的72%。
除了这些必要开支,美国政府还需要支付7800亿美元,用于偿还之前欠债的债务利息。5300亿美元用来发放国民福利。政府的日常开销,比如“美国公务员”的工资等,又要花掉2300亿。加起来,为了维持美国的日常,8.58万亿收入中的8.42万亿就这么没了。
什么都没干的,钱就花没了。
但是美国政府又不能什么都不干,所以就只能继续借债。通过赤字,将预算提高到9.55万亿美元。多花了1万亿美元,意味着未来的债务压力,又又又变大了,而未来的财政支出却变小了。
所以啊,别说挤出30%的收入,去干一件让全国人民沸腾的大事了,那是想挤个3%都是困难得很啊。
而且,实际上,2023年,美国交通部门甚至只分到了4.2%的预算。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柬埔寨搞基建工程,一次却要花费30%的财政收入。说起来,是不是也勉勉强强,算得上是赌上国运的大手笔投资了呢?
所以,这但凡换成任何其他国家的领导人,这可能都是一个疯狂的决定。
那么,问题又来了。凭什么柬埔寨敢赌呢?
02. 投名状
柬埔寨,全称柬埔寨王国,位置位于中南半岛南部,国土面积18.1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一个广东省,人口约1700万。
如果你问我这个国家的经济,有什么特色?那我只能说,没有特色。
之前穷,是因为真的天崩开局,一个普通人落在了全是99级大佬的新手村。虽然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是这个国家经济的三大体系,但在柬埔寨的经济体系中,只有旅游业是最可圈可点的存在。
比如,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吴哥窑,就坐落于此。但你可能也听过很多传闻,听过一旦去了柬埔寨,那大概就是有去无回了。当然,这并不能阻止,每年仍有超200万的游客,前往柬埔寨一探究竟。
而除了旅游业之外,柬埔寨最得意,就是农业。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柬埔寨的农业国内生产总值是67.26亿美元,占GDP比重是25%。相对的,制造业的GDP占比只有16.3%。
而农业和旅游业,有一个相同点,就是看天吃饭。在遭遇重大变故,比如疫情时,柬埔寨的经济体系遭遇了非常大的打击。这种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经济体系,也让柬埔寨经济,始终徘徊在全世界的中下游水平。这样的国家经济形势,显然不是修建一条运河就能改善的。
那么,柬埔寨为什么还要修建运河呢?
既然提了问题,那我们的设想,不妨大胆一点。
这条运河有没有可能?就不是为了柬埔寨的本国经济服务的?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里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也是澜沧江的起点。
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区,在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
澜沧江—湄公河,全长4880公里,流域面积81万平方公里,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最后经由越南,到达出海口。
对于老挝、柬埔寨来说,想要享受湄公河河运的便利,就要同时遭受越南的压制,毕竟越南掌控着唯一的出海口。
于是,当你只有一个选择的时候,那就约等于没有选择了。而更可气的是,湄公河三角洲原本就属于柬埔寨。
曾经的柬埔寨拥有一条天然的运河——湄公河。但是,湄公河三角洲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领土变更,最终被越南吞并。于是,柬埔寨不仅失去了大片国土,还失去了湄公河的出海口。这样的变化,自然影响到了柬埔寨的经济发展,限制了其国际贸易的潜力。
所以,柬埔寨自1991年以来,就一直在谋划着人工运河的修建。但没想到啊,这一筹划,就是30年。而柬埔寨不敢开凿运河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它的邻居。
因为,在柬埔寨的邻居看来,唯一的出海口掌握在自己手中,它甚至什么都不需要做,就可以从柬埔寨、老挝、泰国,甚至是中国云南的出口生意中,收取大量过路费。俗称,躺着就能发财。
所以,它无论如何不会让柬埔寨打破这一局面。然而,随着地缘政治的变化,当中国出现后,这一切的阻力,就根本不是阻力了。
2022年,美国柬埔寨分道扬镳,2024年,柬埔寨梦想了30年的运河就已经破土动工。
很明显,中国的加入意味着,开凿运河对于中国而言,是有利的。
但,中国究竟能从中获得什么呢?是区域影响力?还是更便捷的贸易通道?还是推动经济合作?
首先,开通运河后,中国将取得50年的经营管理权和收益权,5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是最基本的保底,保证了中国在这个项目上不会亏本。
其次,更重要的是,打通后的湄公河海运,将中国与泰国,老挝,柬埔寨三国的经济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为云南争出了一条出海口。
而对于这一点,没有人比泰国更有发言权了。在运河开凿后,最着急的不是美国,更不是越南,而是泰国。
根据泰国最大的官方媒体《曼谷邮报》的报道,最近,泰国交通部副部长素拉蓬,正在和中国进行联系,准备通过中泰铁路项目一期工程,最后的施工合同。
诶,你说巧不巧?曾经阻碍在中国与泰国之间的问题,比如文化遗址阻碍施工,比如车站选址,总是达不成共识的问题。怎么就突然就不是问题了呢?
因为啊,运河的开凿,柬埔寨的上位,让泰国在中南半岛的绝对地位,突然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如果海运可以打通,那么铁路网的建设,对于中国而言,是可以放缓的。而居于铁路网核心地位的泰国,就成了最尴尬的存在。
此前,一直拖时间的泰国,也并非是不想完成与中国的合作。而是想在谈判桌上,为自己争取一些更多的利益。俗称,极限拉扯。
但拉扯嘛,也讲究个度。这不,拉着拉着,谁都不看好的运河工程,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动工了。
然后,泰国就慌了。
它知道啊,中南半岛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中,谁身先士卒,谁才能分到最大的蛋糕。这样,运河的开凿,很有可能将同时加速,中南半岛地面运输网的建设。而在中南铁路网打通后,中国和泰国,实现经济上的握手之时,泰国又怎么会放弃对克拉运河的渴望呢?又有谁能对着摆在自己面前的,世界级的运河管制权,视若无睹呢?
而到那时,马六甲将无法再阻碍中国的“丝绸之路”。绕过马六甲,直接打通印度洋,这从未来的全球贸易格局上来说,那是一箭三雕啊。
03. 改命
但是,话又说回来,修个运河,真的就能让柬埔寨逆天改命了吗?
也许可以,但是未来,仍然任重道远。
就算中国给了机会,但最终能拿下多少果实,还是要看柬埔寨自己的能力。
根据相关智库测算,运河开通第一年,就能给柬埔寨带来8800万美元的财政收入;到了2050年,一年的创收接近6亿美元;对于柬埔寨来说,这是一笔非常丰厚的收益了。
但是,如果柬埔寨的目光,仅限于此,那未来也就仅限于此了。毕竟修运河这件小事,中国的各个省份都在干,对于中国来说,这真的不算什么事儿。当然,对于柬埔寨来说,这是压上一切的豪赌。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所在的省份也在挖运河。
比如安徽,之前就花了950亿,建设江淮运河,现在已经通航了。
比如广西,砸680亿建设平陆运河,号称中国的莱茵运河,计划在2026年建成。
比如湖南,砸1500亿打通湘桂运河,接通大湾区,获得两大出海口。
此外还有湖北、河南等等等等规划中的运河项目。哦对,这其中,当属江西最狠,计划投资3200亿,建设浙赣粤运河。
每一个都是世纪工程。
每一个都是举世瞩目的奇迹。
但是,这些成就并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
从经济起步的探索,到如今的大国基建,每一个世纪工程的背后,是成千上万的建设者日夜兼程、攻克难关的努力。
正是因为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突破,中国在钢铁、水泥、机械等基础工业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数据显示,中国的粗钢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56%以上,为基建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材料保障。与此同时,高科技的进步也极大提升了基建速度与质量。以中国高铁为例,经过自主创新,中国高铁技术已达世界领先,全国高铁总里程超过4万公里,占全球的三分之二。
而在基建之外,中国技术在新能源、医疗等领域也全面开花。
好了,本期节目,就到这里,希望通过本期内容,能让你对中南半岛的经济发展有一些新的认识。当然,你也可以分享转发给更多想要了解柬埔寨经济格局的朋友。
那么,我们下期见。
参考资料
[01] Cambodia carries the strongest FDI momentum into 2024 ,fDi Intellig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