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在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中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叶圣萱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才能使每个人的成长成才道路更加宽广。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人民服务,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切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保持在4%以上,优先向农村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倾斜,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稳步推进,区域、城乡、校际差距逐步缩小,高校招生持续向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学生资助制度不断健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扎实推进,更多孩子拥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自信自立始终贯穿于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光辉历程。建设教育强国,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坚定教育自信,扎根中国大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弘扬我国优秀教育传统。中华民族历来有崇文重教、尊师重道、倡教兴学的优良传统,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智慧。“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国教育现代化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坚定教育自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努力成长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要大力弘扬和传承教育家精神与科学家精神,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教育自信,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应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不动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教育强国,也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显示,过去3年间中国排名从第24位跃升到第9位,教育数字化成为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我们要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机遇,不断推进教育数字化,拓展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赋能学习型社会。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教育强国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我国教育总体上符合中国国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短板。教育压力普遍前移,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普遍存在超前教育、过度教育现象;高等教育经历了量的快速扩张,质的提升矛盾越来越突出;教育重知识、轻素质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教风、学风亟待进一步净化。改革创新是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建设教育强国,聚焦教育事业发展的难点堵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不断破解深层次教育体制机制障碍,从而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面对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积极调整应对,纷纷出台新的创新战略,加大科技资源投入,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我国能否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领先机、赢得优势,主要看能否在创新拔尖人才培育和创新驱动发展中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顺应教育国际化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合作,深化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交流,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以更加开放自信、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完善,教育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教育的“朋友圈”更大了,中外“心联通”更紧了。在教育对外开放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促进人文交流、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构建起面向全球的教育伙伴关系,为促进全球教育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分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