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吴柳芳,只会鼓励伪善

全文2171字,阅读约需7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前体操世界冠军吴柳芳转型性感热舞主播,引发争议,一夜涨粉200万,随后被封号。

02赞成者认为个人权利应得到尊重,转型是为了避免更糟的处境;反对者则关注其行为对集体形象的影响。

03然而,事件引发舆论场争议,管晨辰的讥讽成为导火索,让更多人关注吴柳芳的直播。

04吴柳芳的争议反映出社会道德观的保守,以及公众在道德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

05封杀成为制止话题深入讨论的关键一击,但可能鼓励伪善,走向事与愿违的结果。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前体操世界冠军吴柳芳转型性感热舞主播,日前爆红,一夜涨粉200万,又突然被封号,禁止关注。到现在,她引起争议的那些视频已删光,她的网红化道路看来也彻底堵死了。
不过,由此引发的争议并未平息,一派人认为“擦边”是她的自由,另一派则对她这一新形象颇为不满,认为封得好,两边在舆论场上可说势均力敌,争执不下。
赞成者所举出的理由,基本上有两点:一是个人权利,“又不犯法,为什么不可以?”强调“擦边”是在扩大个人自由;二是从运动员的处境出发,项栋梁那篇的标题就直接了当说了,“体操冠军直播跳舞可比当搓澡工强多了”,也就是说,她这么做只是为了避免更糟的处境,无可厚非。
反对者首先在意的不是个人权利,而是你的行为不能影响集体形象。东京奥运会女子平衡木世界冠军管晨辰对这位师姐就不客气地评论:“不要给体操扣屎盆子。”也就是说,哪怕你退役都11年了,但你的公众形象仍可能给中国体操抹黑。
至于运动员的处境,没错,柔道运动员邹春兰退役后只能在澡堂给人搓澡,举重运动员才力贫病交加而死,但在反对者看来,那都是极端个案,国家也不是没给吴柳芳安排出路,让你进北京体育大学读书,毕业后也当了体育老师,是你自己不要,还不满足,你做点什么别的不好,非要去走歪门邪道?
不论如何,两派在有一点上是有共识的,那就是吴柳芳之所以被封,是因为以特殊身份转型性感女主播,但问题的关键真的在这里吗?
图片
吴柳芳以“56学姐”的身份转型为抖音达人,始于2024年4月,截至11月,已经开了多达400场直播,一直不温不火,积累的粉丝量不过十几万,还不到这次一夜之间涨粉的1/10。
要说“擦边”就能红,那抖音上“擦边”的多的是,只靠大胆点就能红吗?很多人认为吴柳芳之所以能火,是因为她前后两个身份的强烈反差,但这种反差一直就在,她之前那半年里为什么就是没火?如果她的做法败坏了国体操形象,那在这么长时间为什么安全无虞
她这次并没有在尺度上做得更出格,之所以突然破圈,起因恰是管晨辰对她的讥讽。两人的隔空骂战引爆了网络舆情,无数人因此开始注意到这个话题,由此才好奇去关注吴柳芳到底跳了什么舞。
图片
就此而言,此事是相当具有讽刺意味的:管晨辰挖苦吴柳芳的本意当然是旨在批评乃至制止其做法,然而,在一个开放的舆论场上,这么做反倒在客观上为她制造了一个热点,终于成功引起了许多人关注。
1960年代,美国小说家Jacqueline Susan经常因其作品中的庸俗色情描写而受到严厉抨击,媒体上不时有声音呼吁禁止她的书出版。她的丈夫(也是其代理人)说:“每次有评论员或批评家说这是一部黄书,我们便注意到其销量大增。”
当《时代》杂志谴责其黄色小说《玩偶谷》时,他说:“我们鞠躬作揖,偷偷说:多谢了!……他们唯一能伤害我们的办法就是对我们不理不睬。”
当然,我们中国自有国情,可没办法这么轻松。公众人物一旦被认定道德形象有污点,踩到红线,那就在随时被封的边缘了。同样一件事,你原先一直这么做倒也没事,但当你突然引发关注,那性质就不一样,要不然怎么说人怕出名猪怕壮”?
也就是说,中国社会的治理逻辑所着眼的,并非事物的性质,而是忧虑引发的社会不良后果。
从历史上的禁酒就能看出这其中的差异:在欧美和中东,禁酒的原因是饮酒本身在宗教上被视为一种罪恶,然而在中国,虽然也担心“酒后失德”,但历史上的禁酒主要却是灾年出于节省粮食的现实考量,还有些时候,明明是丰年,只是担心民众酒后闹事,也干脆一禁了之。
《魏书·刑罚志》记载:“太安四年(458)始设酒禁。是时年谷屡登,士民多因酒致酗讼,或议主政。帝恶其若此,故一切禁之。”非但如此,这一禁令还前所未有地严酷,竟规定“酿、沽、饮,皆斩之”。
这种禁令的背后,并不是饮酒行为本身是否属于“罪行”或“邪恶”,而是会引发社会失范,因而常常属于预防性质:所谓“防患于未然”,要在其社会危害性完全暴露之前,就加以控制。
想想看,岳飞被杀,也是出自同样的考虑:要说岳飞犯了什么罪,秦桧也只能支吾着说“莫须有”,因为实在说不上来。宋高宗之所以决意杀岳飞,不是因为这位大将“已经做下了什么”足以定罪,而是害怕他“将要做下的事”,也就是预感到他不好控制,可能对自己产生威胁。

图片

回到吴柳芳事件来看,她要成功转型网红,就面临一个两难境地:既要“擦边”,博取关注,但又得注意尺度,可别一不小心太红了,到头来乐极生悲,引来暴击。简而言之,对她来说最好的办法是“闷声发大财”。
问题是,吴柳芳看来全然不是这样隐忍的个性,倒是相当张扬,所以她才不甘愿只是那么平平淡淡过下去,想转型女主播试试,不惧显露身材,遇到师妹挖苦时也忍不住反唇相讥。然而即便如此,事件在舆论场的发酵、后续发展,显然也是她本人无法预料并控制的,那是一连串的意外。
她要怎么做才能被公众所普遍接受?从反对者的意见中可以看出,很多人觉得,她就应该老老实实做好体育老师这份工作,就不该想着搏出位,又或者,就算想出名,也不该走这样“出格”的路线,而是应该更“本分”一点,例如,像李宁那样当个企业家,就没人能说什么。
也就是说,吴柳芳“不走寻常路”的做法,触怒了保守的社会道德观,而由此引发的争议则可见公众已经无法在这样的道德议题上达成共识。此时,封杀就是制止话题深入讨论下去的关键一击。
我知道,不乏有人对此拍手叫好,因为这维护了他们心目中的道德秩序,然而真是这样吗?
事后有人翻出来,义正词严抨击吴柳芳的管晨辰,其实也曾发布过尺度不小的热舞,质疑她只是借着“给体操扣屎盆子”的大义名分,实则不过是出于嫉妒的私心。也是因此,吴柳芳才说她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讽刺她身材走形,太胖了。
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乍看是在维护道德秩序,最终却只会鼓励伪善,走向事与愿违的结果。因为明眼人都会看到,那些看上去正当的“大词”,其实包裹着私心;而一个人要想在这样的环境底下好好生存下来,最好的办法不是张扬地暴露自我,而是隐藏真实的欲望和意图,看似循规蹈矩,私底下悄悄地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在这样的社会生态之下,进化出了那么多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难道只是偶然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