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建强“五大体系”培育质量强县

近日红星新闻了解到,四川省市场监管局贯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强县工作部署,着力强化“五大体系”建设,纵深推进质量强县培育,取得了积极成效。

建立梯次培育体系,全面推进重点打造

及时制定质量强县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分级建立县、市、省100个、50个、30个梯次培育清单,明确重点建设10个省级质量强县(市、区)。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了全省质量强县建设专题推进会,推动各县(区、市)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创新县域质量推进模式,打造特色亮点项目,推动形成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宜宾市翠屏区建立“双挂帅”机制,形成“打造1批园区载体、锻造1批龙头企业、搭建1系列服务平台、培育1支人才队伍、集聚1群协作伙伴”的质量工作格局,推动质量强县落实落细。

建立产业支撑体系,因地制宜做强优势

结合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和县域百亿主导产业培育行动,遴选确定氢燃料电池等25个标志性项目,“一链一策”制定质量提升方案,形成质量问题清单493个、攻关清单125个、政策工具清单123个,解决质量问题241个,有效增强城市产业质量竞争力;建强质量领军企业雁阵梯队,建立省、市、县50家、200家、500家培育清单,着力提升城市高水平质量供给。推动各重点培育城市立足自身定位,“一县一业一链”做强优势产业,促进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宜宾市翠屏区支持四川时代带动链上企业开展动力电池产品质量攻关项目9个,缺陷率从百万分之一级下降到十亿分之一级,动力电池年销量近100GWh、占全国15%。遂宁市射洪市推动农业质量“大提升”、工业质量“大突破”、服务质量“大增进”。泸州市江阳区全力推动数字经济产业质量竞争力提升,促进强业强县融合发展。

建立技术服务体系,夯实基础联动推进

充分发挥标准引领、计量基础、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传递信任作用,优化“川质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构建“跨区域、多部门、全方位、全链条、全流程”的质量技术综合服务体系,目前入驻优质机构277家,上架服务方案6960个。

成都东部新区、绵阳科技城新区等66个县(市、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心运转良好,达州“万市兴”、眉山“园易检”等线下中心综合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宜宾市翠屏区建成7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1家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系列质量服务平台,支持五粮液集团创新实施“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全产业链一体化质量管理模式,优质白酒质量卓越产业集群建设升档提速。

建立测评统计体系,锻长补短创新实效

引入大学智库,将质量强县重点任务逐项分析,逐一细化优化,形成以43项主要指标和10项特色指标为主体的测评体系,组织开展质量强县指标统计测算和系统分析。将质量强县培育与质量状况调查、消费品质量合格率调查、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研究等工作一并实施,联合中国质量万里行专家组现场指导,带动形成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

宜宾市翠屏区组织开展质量强区指标统计、测算和系统分析,梳理出15项短板弱项,明确区领导牵头落实整改。泸州市江阳区、德阳市绵竹市、遂宁市射洪市等根据测算分析结果,提出打造一批领军企业生产线、整合一批产业集群等措施,促进城市品质化发展。

建立强基保障体系,强化基层质量治理

将基层质量阵地建设作为推进质量强县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省级财政给予补助经费6000余万元,开展市场监管所、乡镇农产品监管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15个基层所被市场监管总局评定为首批“五星所”,位居全国前列。投资13亿元建设四川省质量工程技术学院,推动在川高校设立10余个质量管理工程类专业,开设6个质量相关专业。

创新发布质量融资增信要素指标体系,从质量信用、质量管理、质量品牌、质量基础、质量创新等5个方面36项明确质量融资增信要素范围。成都高新区在全国首创“标准增信融资”模式,眉山“眉州质量贷”、泸州“泸质贷”等创新推广以企业技术能力、质量资质为依据的增信机制,全省帮助584家中小企业融资贷款超103亿元。

(何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