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省挑大梁·文化润心丨1.5万户海草房里遇见“诗和远方”

图片

“以前只知道烟墩角有大天鹅,没想到这里还有这么美的海草房,这次来太值了!”11月23日16时许,新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的荣成市俚岛镇烟墩角村人流如织,来自青岛的游客张嘉对村内的海草房赞不绝口。

图片

游客打卡烟墩角海草房。 本报记者 沈道远 摄

海草房是胶东地区特色建筑,尤以荣成市分布最为集中,被誉为中国传统民居的“活化石”。其以厚石为墙,用海草苫顶,不仅隔热防寒,还特别美观,被很多网友评价为“宛如童话世界中草屋的民居”。

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目前全市海草房的数量约1.5万户,主要分布在荣成,其中43个村的海草房资源较为丰富。为挽救濒临损毁的海草房文化遗产,我市将海草房纳入文物规范化管理范畴,对海草房实行整体性、项目性保护。以烟墩角村为例,该村拥有1000余间海草房。早在20年前,当地就将海草房保护写进村规民约,对其进行维护性抢修和保护性开发。

这几天,烟墩角村白天鹅民宿老板徐志明,刚刚完成3间海草房的屋顶修缮。“别看屋顶面积不大,从动工到完工,整整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徐志明说。

工期虽慢,但他心里却充满了敬佩与欢喜。“不同于传统瓦房,一栋海草房的房顶就需用海草、麦秸秆数万斤,并由传统老苫匠们从下往上依次向脊顶叠压铺设,苫盖的海草最厚处达4米,而整个过程全部由手工完成。从他们的一举一动中,能够深刻感受到‘匠心’之道,真正让每位入住海草房的游客体验到胶东渔家的风情与魅力。”徐志明说。

为最大限度保留海草房的古风古韵,修缮作业期间,徐志明还特别邀请传统石匠参与到海草房的垒墙工序中,所用的石材采用了传统的“石岛红”花岗石。

荣成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凡是在荣成市辖区内流转改造、修缮海草房的,有条“硬杠杠”——提前向所在村的村委会报备,且全程需从荣成传统苫匠(苫盖海草房房顶的工匠)手艺人才库中聘请专业苫匠参与负责。修缮期间所需要用到的海草、石砖等材料,必须按照原始情况进行采购,保留传统外观外貌。

“为了让海草房焕发活力,更具烟火气,这些年我们还在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住海草房、吃渔家饭、赏大天鹅’为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荣成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距离烟墩角南约40公里外的荣成市宁津街道东墩村,利用旧村改造项目,置换了100多户海草房,将海草房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统一打造“一院一主题、一馆一特色”的海草房主题院落群及“渔家风情”美食街等。

据悉,目前我市已在荣成市培育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1个、省级景区化村庄28个,其中以海草房为特色打造民宿总数达600余户,实现了海草房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了文物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

威海日报记者:沈道远 李文思 通讯员 石琦 尹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