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画挂上墙,主题壁画绘发展,京城火车站成艺术新地标

全文3626字,阅读约需11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北京各大客运火车站成为展现文化艺术的公共空间媒介,如北京站设置壁画、书法牌匾等文化艺术品类。

02北京站花费心思保留具有年代感的艺术品,如60岁水晶灯,让其散发出古典美感。

03今年5月以来,北京站14幅修复完毕的名画复制品陆续上墙,供旅客近距离欣赏。

04除此之外,新建车站如朝阳站、丰台站更加注重与北京元素的融合,展现北京浓厚的文化底蕴。

05专家建议,火车站可根据区域特色挖掘文艺元素,设立专门的口袋文化展厅,激活文化作品。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北京各大客运火车站,高峰期日均发送旅客60余万人。作为城市文明的“窗口”和“门面”,如今的火车站,不只承担着交通枢纽的功能,更成为展现文化艺术的公共空间媒介。

名家名画挂上候车厅白墙,精致文艺景观点缀站内长廊,车站复古元素彰显人文底色,现代公共交通枢纽变身“艺术展览馆”——火车站“硬装”提质,“软装”也同步升级。近年来,北京的火车站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在站内设置壁画、书法牌匾、玻璃喷绘、浮雕、文化墙、地面词条等文化艺术品类,满满“艺术范儿”“北京范儿”,迎来送往间,丰富了旅客们的出行体验。

老站上新

北京站>>>继续打造艺术殿堂

近日,北京站传来好消息:在国铁集团、国家文物局研究公布的100件“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名单里,北京站是铁道建筑类见证物之一。

作为首都迎宾门,这里一砖一瓦一盏灯都是经典,一桌一椅一幅画都是历史文化。

保留“原汁原味”▶60岁水晶灯还原老样貌

北京站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一直被称作“文物里的车站”。回望其历次修缮历程,1998年、2004年、2013年、2022年都曾有过“提质升级”:除了硬件服务设施,北京站也不断挖掘老站的精神内涵、文化底蕴,复原老样貌,增添艺术元素,保护、修复艺术作品。

图片
北京站内艺术作品随处可见。

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具有年代感的艺术品也添上了岁月的痕迹。为保留它们的“原汁原味”,北京站花费了很多心思,持续性地清洁、维护、修缮、打光增加艺术景观的氛围感。

车站大厅环绕穹顶的12盏水晶吊灯,六十余年不变的身姿,成为候车大厅的美丽点缀。2022年,使用了几十年的灯具亮度不佳,有的外观还老化破损,北京站本着“尊重历史、还原本貌”的原则,将备料库中存放了六十多年的配件取出,辗转找到一家南方灯厂,照着老物件开模复原,让灯具的古铜色鎏金效果更好地展现出来。

图片
作为首都迎宾门,北京站一砖一瓦一盏灯都是经典。旭东摄

二层巨幅挂毯里,万里长城如“巨龙”气势磅礴,在重峦叠嶂中盘旋蜿蜒;候车大厅立柱窗棂上的花朵造型为格桑花,象征着吉祥如意、民族团结……夜里,北京站里的艺术景观更显端庄大气,秘诀正是周围隐藏的灯具。原来,中央大厅的每个立柱上面装有一盏一人多高的壁灯,挂毯上方也设置了一排不易发现的射灯,装饰灯光源以暖白色为主要使用光色,长城、格桑花等意象被照亮后,展现出独有的古典美感。

“我们还会继续在北京站‘添画’,让站里的艺术气息更浓厚,和大家同享这份人文情怀。”北京站副站长马高峰说。

图片
北京站内将继续“添画”,艺术气息会更加浓厚。

“名家画作”上墙▶“好像走进了美术馆”

一对“仙鹤”伫立在幽静的水面,一只探首觅食,另一只神情高傲、低头注视水面,一旁的松干苍劲粗壮,超凡脱俗、恣意潇洒的氛围感拉满。这幅由王雪涛1978年创作并赠送给北京站的《松鹤图》,终于在第4候车室橱窗里和旅客们见面了。

旅客陈兆民是一位书画爱好者,走进北京站第7候车室,惊喜地看到了李苦禅所作的《盛夏图》——花如盆,叶如盖,梗如臂,荷花与山石、水鸟“和谐共舞”,勾勒出一幅灵动的写意画。他赶忙用手机拍照记录下这幅清新又典雅的画作,又一口气打卡了北京站里的多幅画作,“太艺术了,好像走进了美术馆!”陈兆民由衷地感叹。

图片
李苦禅的《盛夏图》复制品吸引旅客打卡。

今年5月以来,北京站14幅修复完毕的名画复制品陆续上墙、放进橱窗,供旅客近距离欣赏。马高峰告诉记者,北京站建成后,周恩来总理曾提议“把北京站建成艺术殿堂”,一批颇有名气的艺术家纷纷向北京站赠画,像王子武的《春风着意》、张仁芝的《漓江行》、白雪石的《桂林山水》等,目前,北京站珍藏书画艺术馆共收藏书画160余幅。

新挂画作的放置也很讲究,是根据创作年代、创作主题、候车室环境来决定的。“像第8候车室,挂的都是大气端庄的中国山水画,与宽敞明亮的环境相得益彰。”马高峰介绍。

新老传承

京张线>>>一站一主题留住历史印记

1909年,我国第一条自主修建的铁路“京张铁路”全线通车,历时百余年变迁,京张铁路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铁路文化”。如今,京张高铁沿线车站“一站一文化主题”。例如,清河站主题为“不息”,八达岭长城站主题为“丰碑”,张家口站主题为“纽带”,太子城站主题为“无界”。据了解,自京张高铁建设伊始,国铁集团就确立了新建车站的文化艺术导向。

青龙桥火车站是京张铁路全线原貌保存状态最完好的车站,被称作“活的博物馆”。

青龙桥站▶铁路老物件儿拉满怀旧感

延庆八达岭镇的长城脚下,青龙桥火车站已在此静卧116年。每天,从延庆驶来的市郊铁路S2线列车沿着京张线,在这里完成“人”字形折返,再向黄土店方向驶去。

图片
长城脚下青龙桥站已静卧了116年。池建亭摄

修京张铁路时从英国定做的老钢轨,曾使用过的老式电话机,提示旅客乘车的手铃,手持的三色信号灯,防护用的响墩、道岔钩锁器、道钉——青龙桥车站里的展览室,一件件铁路老物件儿,见证了京张铁路线的岁月变迁,带人们穿越回过去,复古怀旧感拉满。

“今后,我们将在青龙桥站打造文旅融合的项目,将长城、铁路元素融合,推出与京张铁路、詹天佑先生相关的系列展览,并研发有关京张铁路文化的文创商品,期待车站里的文艺元素‘活起来’。”青龙桥站站长池建亭介绍。

在八达岭长城站候车大厅北墙,一组岩石浮雕的山水壁画引人注目——长城串联起祖国的大好河山,动车组穿越崇山峻岭;车站站台长长的隧道里,“复兴号”动车组、三臂台车穿插其中,让旅客身临其境。

京张元素排列组合,将新老京张的建设历程进行艺术化提炼与表现,成为京张高铁迷的热门打卡地之一。

清河站▶巨型壁画记录铁路发展

清河站是京张铁路首开的6座车站之一,2016年11月,曾停办业务进行施工。2019年12月30日,清河高铁站开通,清河站老站房也“搬了家”,目前位于清河高铁站东侧。为更好地保护中国铁路史上的活化石,建设单位将重达700吨的老站房向南整体“平移”370米。如今,旅客踏进清河站环顾,大量老京张元素得以重现。

图片
清河火车站内的艺术元素大多从建设时就融入各处。

走进清河站西进站厅一楼,抬头可见的牌匾大有来头,站名底纹使用传统的“贴蛋壳”的手法,边框及文字分别运用中国传统工艺手工艺术大漆、掐丝珐琅、嵌铜叠加,展示立体感和厚重感。匾额之上,“清河站”三字凝重有力,沿用的是京张铁路第一任总办陈昭常1906年题写的“清河车站”旧版文字。

图片
清河火车站内的艺术元素。

再往下看,一幅巨型京张主题壁画,记录了新中国铁路发展的实物变迁。从1957年我国自主设计和制造的蒸汽机车,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自动驾驶“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从人力手工开凿铁路线,到盾构机、架桥机、铺轨机一应俱全……壁画中的时钟元素,也体现了“速度之变”,从每小时35公里,到现在每小时350公里。

目光转向脚下,地面贴上了不少文化词条。不少旅客都疑惑,地上这一串串神秘的符号、一条条时间轴代表什么?清河站值班站长李丹丹介绍,地上的神秘符号是“苏州码子”,是早期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种数字,后也被用于官方,阿拉伯数字广泛应用后被取代,老京张铁路早期标志上就曾使用“苏州码子”计算里程、坡度等信息。时间轴走线记录的,正是1905年至2020年,对新老京张铁路有特殊意义的年份数字。

图片
清河火车站站厅地面上神秘的“苏州码子”向人们讲述历史。

两侧折板墙上的八连屏壁画,以中国山水画中的散点透视的方式,将山水与北京现代都市建筑艺术相融合,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打在壁画上,光影组合让其更具立体感。

二楼候车区,不少“小屋”错落分布,它们是清河站的“综合信息岛”,外立面上装饰有种类各异的石材浮雕,囊括了中国铁路“八纵八横”网络。

新站添彩

“北京范儿”新站>>>展现“活力之都”文化底蕴

北京朝阳站、北京丰台站都是近五年新建车站,文化建设更具活力,且更加注重与北京元素的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材质的碰撞中,彰显出北京浓厚的文化底蕴。

景泰蓝质感工艺壁画上金色的线条勾勒出故宫、天坛、鸟巢、水立方等13座北京地标性建筑,奔驰的“复兴号”动车组穿梭其中,彰显了北京“活力之都”风采。

朝阳站▶“城市客厅”迎八方来客

北京朝阳站车站进站厅,一幅长12余米的景泰蓝质感工艺壁画十分吸睛,壁画中部是一个直径4.5米的圆形,远看似一轮太阳,其所处方位为车站正东方,寓意升起的朝阳。

图片
朝阳站展现了“活力之都”风采。单自金 摄

朝阳站站台层地下通廊处,可见一幅幅影壁画,似家中的玄关,这是朝阳站打造的“城市客厅”,寓意北京欢迎八方来客。壁画也选取了故宫、圆明园、鸟巢等12处代表性建筑,由一片片马赛克装饰而成。创作者还挑选天然石材与玻璃马赛克进行配色,同时还使用蛋壳镶嵌工艺。上万个拇指大小的板块,全部由人工拼接形成。

在朝阳站进站厅两侧栏板之上,各有一幅18米长的山水卷轴,卷轴由3000多个小方块组成,相邻方块的设计形态均不相同。凹凸不平的组合韵律,山川河流的流动画面,突显具有空间感的朦胧之美。

文化主题是“丰泽八方”,寓意丰台区生态文化焕发活力、区域建设硕果累累、润泽民生。

丰台站▶3D百米画卷展名胜古迹

2022年,北京丰台站经历百年沧桑后以全新面貌迎来新生。北京丰台站共设置八大文化点位,主要设置于候车大厅、出站通廊、集散厅、中央光庭等人流密集区域。

在丰台站出站口墙壁上,钟楼和鼓楼夹道相迎,“钟鼓齐鸣”作为中国高规格的礼仪,展示首都对八方来客的隆重欢迎,也代表着北京城市生活中的仪式感。

图片
丰台站的设计融合了很多北京元素。赵艺博摄

站内候车区域、主通道的吊顶采用藻井造型,凸显出高远深邃之美;中央光庭背漆玻璃,运用3D打印技术设置百米画卷,取材北京山峦起伏的地形地貌,将北京最具代表性的车站和卢沟桥、天坛、箭楼、白塔寺等北京名胜古迹、地标建筑嵌于其中。

点评

火车站 文化传播的“驿站”

中国收藏家协会铁路文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向红表示,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火车站的文化建设走在前列。车站是人流密集区域,也是文化传播的“驿站”。北京各大火车站应根据自己的区域特色挖掘文艺元素,可设立专门的口袋文化展厅,激活文化作品,设立打卡墙,介绍文旅资源、地域民俗文化、高铁成就等。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胡子傲,安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