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洋笔记】原道B80:旧瓶新酒的吸引力

在今年10月初制作平头耳机推荐视频的时候,一大遗憾就是原道的B80其时还未正式上市,不然可以让这个视频的内容更加充实;而在此之前,我已经在展会上听过B80的工程机,深知这条定价200元左右的平头耳机一旦上市,必将收获不少烧友的订单;而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虽然我早早拿到了B80但并未在群里谈及这条塞子,可群友却接二连三地下单晒单。按理说毕竟是200块上下的东西,不像元祖原道和原道small那样十几块钱可以随便买——B80却仍然有着这么离奇的市场号召力,是我没想到的。


图片

从产品形态来看,B80和B70用的是同款模具,妥妥的“旧瓶装新酒”,这个外观模具可以说是喜欢平头的烧友们的“老熟人”,而内在则是全新的单元配置和技术——B80采用14.8mmPU生物振膜,辅以拓扑结构和N52高性能磁铁、大黑铜包铝音圈等加持,算是给这个经典外壳注入了新的灵魂。此外,B80的模具采用黑色烤漆+表面金粉点缀,尽可能在观感方面给予烧友不同的视觉体验。


图片


图片

包装配件无需细说,平头塞的配件一般就那几样;有趣的是B80也延续了原道这两年主打的类二次元风格,随包装附赠了一幅B80的拟人形象画,印刷质量十分精细,摆在书桌或者置物架上做个小装饰相当不错。该形象也同样出现在包装封面上,从这个“妹子”的造型气质来看,与原道可欣、小蓝帽那种新潮时尚的形象不同,B80是偏素雅、平和的,也比B70的“柒酱”看上去更加恬静、温柔,这也和其声音风格和具体表现一致。


图片


图片

B80作为平头塞,一方面有着新技术加持下更好的音质表现,另一方面也因为平头结构的关系,天生带有平头塞声音上的一些缺陷,这是不可避免的。而作为2024年推出的平头塞,其目标在于既要保持同价位声音素质的不落下风,又要尽可能克服不利因素,打造出能让烧友记住并愿意掏腰包的独特风格。


图片

经过手头五六台设备包括播放器和小尾巴的轮番考验,证实B80虽是大单元动圈却并不难推,哪怕是入门级小尾巴驱动也能有比较好的表现,更高级的前端也只是在整体能量感和极致三频素质方面有很小幅的提升,总地来看必要性不大。不过结合B80的平头耳机形态,我觉得还是搞台体积不大的播放器直推,各个方面用起来会比较舒坦和“有感觉”。


图片

B80在声音上的第一个特点不是扑面而来的高素质,而是声音韵味当中的那股子“复古感”。很高兴原道没有在B80身上想方设法去消弭平头结构带来的声音劣势,去各种“补足”和“加强”。相反,B80在声音风格的呈现上非常地“顺其自然”,该弱的可以弱,但该强的必须强——于是自然、宽松、开阔、舒适这些关键词很快在B80的用户体验中占据了高地,而相中B80平头塞形态的烧友但凡有点儿听音经验,也都知道平头的缺点是啥、优点又是啥。可以说原道B80这波很巧妙地“精准命中”潜在用户群体了。


图片

那么何谓“复古感”?在B80身上体现为温暖的音色、宽松的能量感、自然的衔接与过渡、温润厚实的中频,以及两端较低的刺激性。在评测B80之前一段时间,我连续听的是一款高价位的入耳耳机,可能是被这价格差了几十倍的玩意惯坏了,在开始听B80的几天里我听到的全是缺点,自然也包括平头固有缺陷造成的声音弱项——尽管如此,B80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很神奇地让我不仅没有“食之无味”,反而越听越想听、越听越习惯。这就是B80声音中“反其道而行之”的复古感在起作用了,另外,B80易推的特性随便抓起一个带耳机孔的东西都能听,不用纠结前端对素质的影响,随意且方便。


图片

B80和现代耳机尤其是入耳式耳机不同的点在于,不会让你一耳朵听到强大的解析和满到溢出的三频素质,而是首先让你听到完整、宽松、温暖的声音,建立起一个不强调声音素质和线条感的、温和的声音框架。对于经常听新款入耳耳机的人来说,这似乎很难适应;但B80最低限度保留的那些东西,反而才是音乐本真所带有的那些原始的元素。低频方面,B80量感不少,弹性也不错,但下潜不是很深,所以难以带给你那种“震撼的共鸣”。即使加了海绵套的情况下也只是进一步加强低音的量、降低了回弹速度,并不会在下潜层面有质的提升。B80中频比较宽松,松而不散,蕴含着很棒的润泽度和安静情况下能听到的优良的细节表现(包括口水换气声等),以及不错的颗粒感;人声距离相对近但不贴脸,歌手嗓音的呈现是还原基础加上轻度的“暖润滤镜”而不是血盆大口,既兼顾了复古风格的需要又一定程度上没有脱离现代耳机的中频审美。高频方面出于结构的关系没有做得过亮,走的是强调音色和质感的路子,听小提琴、钢琴这些高音领域的乐器表现最先感受到的是“润泽”和“舒适”,同时有着相当不错的解析——这对于平头塞来说是先天优势而不像不少低价位入耳耳机一样中高频段的声音始终有挤在一起的感觉。


图片


图片

声场自不必说,平头塞又一个先天优势,B80的声场横向相当开阔,听古典乐不仅仅没问题甚至还相当不错,单从声场、层次和定位这些古典曲目传统“考核项目”来说B80的表现甚至能打败不少两三倍价位的入耳式对手。而动态方面虽然B80没有高价位产品带来的那种夸张的“爆棚”感,却也能上能下毫不含糊,在协奏曲和一些场面不那么震撼的交响乐回放中,表现令我相当满意,不可低估的解析力和层次表现令人印象深刻。瞬态响应则和很多平头塞一样速度稍慢,一定程度的泛音和残响虽然影响精准还原但也增加了音乐的韵味。


图片

我在听到B80之前是没想到这玩意还能听古典的,至于流行人声“自古以来”就更是大部分平头塞的强项,B80流畅自然、润泽顺滑的泛流行曲目表现,除了线条感较弱外我认为是没什么缺点的,甚至由于大幅降低的刺激性,能让人忘记耳朵上戴着耳机而长时间地听下去。


图片


图片

总而言之,原道B80在200元上下价位,以“平头”的形态,和更加“平头”的声音表现,明明没有打“复古”的旗号,却以实际复古味十足的声音,加上出色的性价比征服了大量的烧友,也成为了我目前通勤必带的一条小塞子,插着ddHiFi的TC35/44系列尾巴接手机使用,简单又方便。最后提醒一下,B80除了提供3.5和4.4插头的选项之外,3.5mm还要区分带麦和不带麦的版本,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别买错了。


图片

 
 
01

加入社群











02

设为星标


由于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你发现最近很难刷到巡洋笔记公众号推送的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操作把【巡洋笔记】设为星标公众号,从而及时获得最新评测资讯!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