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点丨安篪:理解社会世界本质的新路径

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安篪
  有关社会世界的本质一直是社会科学哲学领域讨论的热门话题。社会世界不仅由个体构成,还包括各种社会实体和结构,比如,规范、角色、制度和集体意向等,由此形成的社会现象不仅涉及个体行为,而且涉及更大范围的社会结构、文化规范和集体信念等。因此,理解社会世界本质就是要理解社会世界中社会实体的构成、存在方式及其与个体行为的关系。比如,是什么构成了社会群体?社会群体是否具有心智?社会制度、社会规范形成的来源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又是如何被个体的信念、态度所塑造?
  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正是哲学家对社会世界本质进行探索与理解的基本过程。不过,随着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一系列自然科学新成果的出现,人们对相关社会实体的认识和理解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在研究模式上,突破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分析,转变为以科学发现作为哲学论证的依据,形成了一条以认知科学理论为基础,理解社会实体的自然主义研究路径。
  在社会科学哲学中,“社会实体”通常指的是构成社会世界的一些基本单元,比如,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社会规范等。这些实体通常被视为超越了个体存在,其特性和影响往往通过个体行为和互动得以展现。因此,社会实体的存在涉及个体和群体的认知和互动,需要将社会实体置于一个多层次的系统中,来把握其特征与本质。基于对社会实体的这种认识,目前,人们立足于认知科学理论,主要围绕如下三个论题对社会世界进行有益探索。
第一,基于联结主义网络的群体认知模型。从当前关于这一论题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哲学家主要是借鉴神经科学中的联结主义网络,从认知视角探讨社会群体是否具有诸如信念和意向之类的态度,以及是否具有心智或认知能力等问题。联结主义网络是一种计算模型,主要是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来模拟认知过程,为人们理解如何在群体中实现信息传递和知识整合提供理论框架。人们在使用联结主义网络探索群体认知时,主要致力于以下两方面的研究。
一是使用该模型的分布式特征和并行处理能力,来模拟群体成员如何协作完成认知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被建模为神经网络中的“子网络”,而子网络之间的连接代表了群体中个体的信息传递。不同个体的认知状态和信息输入在群体中相互作用,通过连接强度的动态调整来模拟信息的整合过程。因此,个体间的信息传递强度和网络连接方式会影响群体认知的形成。
二是将联结主义网络用于模拟群体中个体意见的整合过程。在群体决策过程中,个体以各种方式相互连接,同时,这些连接被赋予不同的权重,每个个体会根据自身的信息以及他人影响来调整“权重”,逐渐达成认识上的一致。这类似于神经网络的权重调整,为研究群体如何达成共识或面对不同意见的冲突,构建了一种可行的解释框架。埃德温·哈钦斯(Edwin Hutchins)就曾使用联结主义网络,来理解群体如何作出决策和判断。
第二,社会制度形成的认知机制。从社会本体论的视角来看,社会制度被理解为一种基于集体信念和社会规范的实在,通过个体的认知和参与得以维持。因此,个体的认知过程在理解、接受和参与社会制度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社会制度又以各种方式影响和塑造个体的认知。
一方面,个体对社会制度的理解往往依赖于对社会事实的认知过程。塞尔(John Searle)提出了“制度性事实”的概念,认为诸如货币、法律、婚姻等社会制度都属于制度性事实,这表明它们的存在依赖于集体信念和共识,是通过集体意向性而构建的。个体通过认知过程理解并接受这些制度性事实,尽管这些制度性事实本质上是基于共同的信息和共识,但个体将其视为一种客观存在。正是通过认知过程,个体将抽象的制度概念转化为行为规范。这种转化是通过日常互动逐步实现的,使制度成为一种具有“实在性”的存在。
另一方面,社会制度通过制度性知识影响个体的价值观与行为。例如,教育制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塑造个体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逐渐成为个体认知的组成部分,使个体自愿遵守制度规范。此外,个体的认知还受到制度性知识的影响,例如,历史记录、法律文件、道德规范等。社会制度通过这些制度性知识塑造了个体对社会实在的理解,使他们以一致的方式看待过去和未来。例如,法律制度通过法律条款建立一套知识体系,影响着人们对正义的理解。
  基于此,社会制度不再仅仅被视为外在的规则系统,而是内在心理结构和集体认知的产物,根植于个体和群体的认知过程中。社会制度依赖于信念系统和认知结构,它们在个体和群体中通过内化、互动和适应过程得以延续和发展。
第三,社会规范来源的认知心理学解释。认知心理学可以为社会规范来源的解释提供有力支持,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如何在心理和认知层面上接受、内化和传播社会规范。目前,该论题主要是借助认知心理学中以“图式”和“脚本”为要素的认知机制,探索社会规范如何通过个体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机制得以维持和强化。
  具体来看,图式是人们对特定情境或概念的心理框架,用来帮助个体组织和解释信息。图式使人们能够快速识别特定情境中的行为规范。例如,在餐厅用餐时,图式会指导我们如何点餐、用餐和支付。脚本是关于特定情境中一系列事件顺序的认知结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图式。它详细描述了在特定情境中应采取的步骤和行为。例如,参加婚礼的脚本可能包括着装、礼仪和互动方式等。比基耶里(CristinaBicchieri)认为,图式和脚本在社会规范的形成和维持中起着关键作用。当个体面对特定情境时,相关的图式和脚本会被激活,指导人们的行为,使其符合社会期望。这种认知机制有助于我们理解人们如何基于已有知识和经验,快速识别和适应特定的社会行为模式,其强调了个体认知结构在规范遵守和传播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通过认知科学的视角,社会世界被理解为一个复杂的认知系统,其中个体的认知机制与群体、制度、规范共同作用,塑造了人类的社会实在。这种视角不仅揭示了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而且有助于理解社会互动的复杂性,为形成社会知识、改善社会政策、推动社会进步,以及促进跨文化理解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作者系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社会科学中的解释与规范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1BZX046)课题组成员]
图片
总  监  制丨王  辉  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  陈 波  王 彧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