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紫檀七重檐佛塔(一对) 高216㎝
观复博物馆藏有一对紫檀七重檐宝塔,有2米多高,七重檐,能陈设48尊佛。紫禁城养性殿西暖阁佛堂,也有一座八面七层的紫檀佛塔,根据《六世班禅洛桑巴丹益希传》、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及军机处满文档案的记载,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向六世班禅定做了五十六尊无量寿佛,佛像图样、镶嵌宝石等材料均为宫廷提供。做好的造像于乾隆三十八年完成并送回宫廷,此后一直供奉于养性殿佛堂至今。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世班禅进京朝觐,还曾亲自瞻仰过紫檀佛塔及佛像。
清乾隆三十八年 无量寿佛
扎什伦布寺扎什吉彩作坊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四十五年 乾隆帝佛装像(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四十五年 六世班禅官服像(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六世班禅罗桑贝丹耶歇于乾隆三十一年得到乾隆帝册封。乾隆四十五年进京为乾隆庆祝七十大寿,并在京城为众僧授戒,弘扬佛法,同年患天花圆寂于京城。六世班禅进京,对于加强清代中央与蒙藏地方之间的联系意义重大。此唐卡六世班禅头戴官帽,身着清代官服,结跏趺坐于龙首宝座上,右手于胸前结说法印,左手于腹前托宝瓶。此唐卡为乾隆帝命人所绘制。
对于去西藏朝圣的旅人来说,尤其是喜爱唐卡与佛造像者,如果拜访了布达拉宫而将后藏的扎什伦布寺遗漏掉,将是一个遗憾。诚如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所言,普通民众对扎什伦布寺的了解并不多,更不深入。扎什伦布寺也很少以文化宣传的方式亲近大众。然而,扎什伦布寺是雪域高原上西藏绘画与造像杰出的艺术宝库,同时见证着自明清以来,中原与西藏地区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统一。
康熙帝赐五世班禅“敕封班臣额尔德尼之印”
清康熙五十二年
扎什伦布寺藏
扎什伦布寺位于西藏后藏日喀则市区海拔3900米的尼马山之南坡,年楚河之迤北,距离珠穆朗玛峰将近380公里,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名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塔尔寺、拉卜楞寺)之一。
1447年在当地贵族的支持下,由格鲁派的创立者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后被追认为“一世达赖喇嘛” 的根敦朱巴主持兴建,历五百多年营构,佛殿林立,灵塔高耸,僧侣众多,规模宏大。
五世班禅时期扎什伦布寺图
扎什伦布寺扎什吉彩作坊
清乾隆四十五年 宗喀巴像
从17世纪起(1607年),四世班禅担任扎什伦布寺住持,扎什伦布寺从此成为历代班禅的驻锡主寺。“驻锡”指高僧出行时,随身携带象征身份与修行的锡杖,随将僧人驻留之地称为“驻锡”。
扎什伦布寺属于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派,格鲁本意善律,寺院内戒律精严,显密教法传承有续,设三大扎仓(僧学院)。清朝驻藏大臣和琳曾写诗赞美扎什伦布寺:“塔铃风动韵东丁,一派生机静空生。”
“扎什伦布” 的藏文本意是“吉祥须弥山”,“须弥”一词来自古印度教,有“妙高” “妙光” “善积”的意思。印度教中 “须弥山” 即妙高山,其高八万四千由旬,是印度教的宇宙中心,佛教亦沿袭了这种说法。
七世班禅时期扎什伦布寺全图
扎什伦布寺扎什吉彩作坊
乾隆帝曾在热河避暑山庄外北山上所建的 “须弥福寿之庙” 上撰写碑记,提道:“班禅额尔德呢居扎什伦布,译华言为须弥福寿之庙。” 在另一个碑记中,乾隆帝释意道:“唐古特语扎什者,华言福寿也;伦布者,华言须弥山也。扎什伦布,言其福寿如须弥山之高之大也。” 2019年12月扎什伦布寺内的文物(第一次)走出寺院,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面向公众展览时,策展名为 “须弥福寿”,意即通过六世班禅进京朝觐的历史事件,将相距万里之遥的两座重要寺庙联系在一起。
作为西藏后藏的代表性寺庙,扎什伦布寺也是西藏重要的艺术中心和文化中心,自15世纪以来承担着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功能,除了学习佛教经典,有一部分僧人在这里学习绘画、雕塑、医药等一技之长,并且代代传承。
威罗万金刚
扎什伦布寺扎什吉彩作坊
勉唐画派&扎什琍玛佛像
活跃于15世纪的著名艺术家勉拉顿珠曾长期驻锡扎什伦布寺,参与唐卡和壁画的创作,著有《造像度量如意宝》一书。通过四处游学,勉拉顿珠的画作得以运用大量汉地艺术风格,创立了“勉唐画派”,正是在他和山南艺术家钦则钦莫等一批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之下,西藏艺术在15世纪以后,由喜马拉雅艺术为特征的经院艺术转变为汉藏风格为主体的新风格。勉拉顿珠余生绘画授徒,著书立说,逐渐使扎什伦布寺成为“勉唐画派”的大本营。
密集文殊金刚
扎什伦布寺扎什吉彩作坊
哈拉哈拉观音
扎什伦布寺扎什吉彩作坊
四世班禅时期,勉唐画派已经发展了200年,这一时期涌现出诸多著名的艺术家,画僧曲英嘉措是其中的翘楚。曲英嘉措活跃于17世纪中叶,即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时期,由他创建的“新勉唐画派” 成为17世纪整个西藏艺术的主流,他所绘制的壁画和唐卡,广泛运用于当时扩建过程中的扎什伦布寺。在四世班禅圆寂以后,他作为主要艺术家和负责人,完成了灵塔殿的建造与装饰工作。
在其后300多年里,扎什伦布寺培养的在藏区具有影响力的画师就超过了350人,由此扎什伦布寺的各个大殿中,分布着年代不同的丰富壁画和唐卡,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宝库。
狮面佛母
扎什伦布寺扎什吉彩作坊
十二臂积光佛母
扎什伦布寺扎什吉彩作坊
18世纪 弥勒菩萨
扎什伦布寺扎什吉彩作坊
寺内官属作坊扎什吉彩筹建于四世班禅时期,是由后藏地区的零散手工艺者组成,组织内有各种不同的作坊,如铜作、镶嵌作、铸炉作、石艺作、木艺作、缝纫作等,当时作坊中均有尼泊尔人,通过相互交流经验,各个工艺门类都得到了发展。
17世纪扎什吉彩生产的扎什琍玛铜造像已经形成独特的风格,且技艺精湛,进而成为历代班禅进献给清朝皇帝的礼物,影响遍及整个蒙藏地区以及清代宫廷。
17世纪 释迦牟尼佛
扎什伦布寺扎什吉彩作坊
故宫博物院藏
18世纪 金刚手菩萨
扎什伦布寺扎什吉彩作坊
18世纪 文殊菩萨
藏中地区
2020年6月第一版
展览中的重点珍品以高清印刷画质收录本书,并配以研究员对其藏品从历史、民族文化、艺术角度的专业解说,适合所有喜爱历史文物、西藏佛造像与唐卡的爱好者鉴赏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