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接二连三”书写后来居上“花样文章”

一朵花扮靓一座城,一朵花繁荣一座城。

2012年3月,菏泽正式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牡丹之都”。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期间来到菏泽尧舜牡丹产业园,对菏泽发展牡丹产业、探索牡丹加工增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情况进行了具体了解,对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寄予殷切期望。

多年来,菏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立足牡丹芍药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美丽产业”,精细书写“花样文章”,不断延伸产业链、拉长价值链,推动牡丹产业从单一的观赏到精深加工、文化创意“接二连三”发展。

2024年,菏泽催花牡丹销售量超过60万盆,芍药鲜切花销量达1.1亿枝,带动从业人员10万余人,牡丹芍药等花卉全产业链综合产值预计达110亿元。

图片

牡丹出海 香飘世界

菏泽牡丹的国际“朋友圈”再次扩容。牡丹寓意吉祥富贵,自古以来便深受世界多国人民的喜爱,是中外文化交往的友好使者。

近日,700株菏泽牡丹跨越山海扎根保加利亚,成为见证中保建交75周年重要时刻的“美丽使者”。以花为媒、借花出海,一朵花讲好一座城的故事,国色牡丹花开菏泽,绽放海外。

今年,市委宣传部策划发起“牡丹出海”计划,以花为媒积极推动牡丹文化海外传播,生动讲好中国故事菏泽篇章。作为“牡丹出海”计划重点工程之一的“保加利亚牡丹园”项目于近日完成,700株菏泽牡丹陆续移栽至保加利亚总统府、保加利亚科学院植物园、索非亚南方公园、普罗夫迪夫文化公园等处,实现文化“出海”、流量“出圈”。

作为中保交往的友好使者,鲁菏红、肉芙蓉等6个品种的菏泽牡丹,分别移栽至保加利亚总统府、保加利亚国民议会等政府机构和保加利亚农业科学院、普罗夫迪夫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用于牡丹繁殖栽培研究,深入挖掘牡丹科研价值。同时,在索非亚南方公园、普罗夫迪夫文化公园等公共文化场所,当地群众也可以欣赏到菏泽牡丹,增进两国群众民心相通。

保加利亚有着“玫瑰之国”的美誉。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李东燕介绍,中国牡丹与保加利亚玫瑰的相遇,不仅是一次花卉移植,也是一场文化的交融和心灵的对话。蕴含深厚文化底蕴与美好寓意的牡丹,将与保加利亚玫瑰交相辉映,共同展现东西方文化相互尊重、和谐共生的美好故事。

“这批8万株牡丹,即将从青岛乘船出海,奔赴德国。”日前,菏泽中欣牡丹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长玉介绍。当日,在菏泽中欣牡丹种植基地,20余名工人忙着出口牡丹种苗的修剪、清洗、整理、装箱等工作。

“目前,除了牡丹种苗,牡丹油、牡丹茶、牡丹化妆品等牡丹深加工产品都具有非常大的出口潜力,正在积极培育国际市场。”菏泽牡丹商会会长吴勇华说,“根据国际市场需求,下步将微型盆栽牡丹和牡丹鲜切花作为重点产品,向国外市场推广。”

让世界爱上菏泽牡丹。如今,菏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牡丹种植、观赏、加工基地,知名度和影响力逐年增强。“中国牡丹之都”这张城市名片,变得越来越靓丽。

图片

富贵之花 接二连三

初冬的曹州牡丹园,观花楼在暖阳下更显庄重古朴,斑驳的墙壁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近日,在观花楼前的牡丹主观赏区,牡丹专家赵信勇和工作人员正在栽植牡丹,四大历史传承展示区的牡丹种植工作接近尾声。

为了更好地呈现牡丹花海景观,打造游园观花新亮点,曹州牡丹园新增4个历史传承展示区,提升牡丹景观档次,讲好菏泽牡丹故事。

四季更迭,最美不过四月。每年牡丹绽放之时,在菏泽城区,牡丹名园星罗棋布;在农村田间,牡丹更是连阡接陌,艳若蒸霞。八方游客不远千里奔赴菏泽,畅游牡丹花海,品味“诗和远方”。

初冬时节,催花牡丹在冷库中经历低温休眠后,陆续进入温室大棚,进行温度和水分的调试。催花牡丹盛开于春节期间,为祥和欢乐的节日添彩增福,备受大家喜爱。随着催花技术日益成熟,菏泽催花牡丹在年宵花市场备受热捧,销量逐年攀升。

花随人意开,四季看牡丹。在菏泽,牡丹已实现了一年四季的“盛开自由”。国色牡丹也衍生出众多特色产品,牡丹产业与区域特色一脉相承,造福着一方百姓。

花可赏、根入药、籽榨油、蕊制茶、瓣提露……菏泽牡丹特色产业,从单一种植、种苗、切花、观赏向医药化工、日用化工、食品加工、营养保健、畜牧养殖、工艺美术、旅游观光、食用菌、新型材料等九大领域不断延伸,形成全产业融合发展的完整链条。目前,菏泽各类牡丹生产、加工、出口企业达到120余家,开发出原料类、饮料类、食品类、保健类、油脂类、茶类、日化类、香薰类、饲料类、食用菌类、医疗器械类等11大类、240多个产品。

从“一朵花”入手单一发展旅游到做大做全产业链。如今,菏泽已成为世界上牡丹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全、产业链条最长的栽培、科研、加工、出口和观赏核心区。

培育一朵花,振兴一座城。随着牡丹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富贵之花”成为“产业之花”“富民之花”。

图片

工笔牡丹 花开盛世

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20余幅来自菏泽的巨野工笔牡丹画、扇面精彩亮相,其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赢得广泛赞誉。

“我们带来20余幅巨野工笔牡丹画、扇面参加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包括《花开盛世》《花开神州》等大家熟悉的作品。”巨野县书画院院长程军伟介绍。

工笔牡丹画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工笔画技法的基础上,以菏泽牡丹为主要创作题材,结合现代工艺手段,精耕细作而成,勾勒严谨、工整典雅、色彩绚丽,充分展示了牡丹雍容华贵的特点,是菏泽牡丹衍生品的卓越代表。

11月21日至22日,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召开,以巨野工笔牡丹画为载体的劳务品牌菏泽巨野书画师代表在2024全国劳务品牌工作赛中荣获一等奖。

在巨野县农村,超过2万名农民以画笔勾勒牡丹芳容、绘就致富图景,创作的工笔牡丹画作品频频“出圈”,从过去的“下里巴人”登上了“大雅之堂”。《花开盛世》《锦绣春光》《冠艳群芳》等作品,先后亮相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巨幅作品《盛世长虹》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上循环播放展示,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牡丹桥”。

程军伟告诉记者,目前,巨野工笔牡丹画产业年创作品150余万幅,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80%,远销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预计可实现综合产值25亿元。

菏泽牡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栽培始于隋、兴于唐宋,至明清,菏泽已成为中国牡丹的栽培中心,至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岁月更迭,如今的菏泽牡丹不仅是一朵花,更成为优势特色产业,书写后来居上征程中的“花样文章”。

菏泽日报 记者 张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