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喜得喜,报忧得忧?

图片


调研一问就说好,群众抱怨不上传,怎么破?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基层干部在面对各类调研尤其是上级调研时,习惯于用“一切都好”来作答,导致一些基层的问题被掩盖,群众相当不满。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去年,中办还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推动地方和部门在深化调查研究上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用调研推动问题解决。但目前看来,还是有一些干部作风不实,将上级调研视为个人成绩的“展示秀”,面对询问“成绩一讲一箩筐,问题一谈三不知”。甚至投机取巧、夸大造假,精心打造“典型”“样板”来显示自己的政绩。还有人八面玲珑、凌空蹈虚,将“三分表态,七分讲好”当作“懂世故”“会来事”……如是种种,本质上都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调研是手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目的,既搞调研,就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这就决定了调研一要有“耐心”,要反复走访、长期关注,不是到时到点走过场;二要有“细心”,“蹲下去看蚂蚁”,跳过粗疏抓到细节,透过表象看到本质。比如著名的寻乌调查、兴国调查,毛泽东同志带着求解农民问题的初心深入家家户户,从土地分配到税收情况,从酱油制作过程到杂货店盛衰兴替的历史,大小事情样样问全、问细,才找到了推动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钥匙。可以说,只要调研者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扎扎实实“蹲下去”,实情“缩水”、意见“潜水”、数据“注水”等歪风邪气也就没有隐藏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些地方存在着“报喜得喜,报忧得忧”的问题,导致不少干部对“忧”产生了“不想报、不敢报”的心态。实际上,“喜”和“忧”并非绝对对立,而是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如果不能正确看待成绩,“喜”也会转化为“忧”;正视缺点和不足,便能在“忧”中发掘“喜”的契机。防止问题在击鼓传花中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还是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让容错纠错机制跟上基层工作发展的步伐。当“报忧干部”拥有顶用的“挡箭牌”,方能形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良好风气,最终令各级部门做到“闻喜而不骄、闻忧亦不惧”。


“调查研究隔层纸,决策执行隔座山。”从客观现实出发,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足功夫,这样的调查研究才能听到真话、看到真问题,推动事业的长远发展。


撰文:鲍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