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展示的清朝服装到底是什么?

最近,著名视频自媒体李子柒宣布复出,更新的视频一下子火爆全网。尤其是在衣帽间重点展示的两件清服装,引来了国内外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图片

李子柒视频截图。本文图片均为作者提供

有网友说这是清汉服,但是立马就被纠正说没有汉服

有网友说这是旗袍,可是这和大众认知里的旗袍也差太远了;

还有网友说,这其实是清民女”——这名字听上去就很学术,应该错不了,可清民女又是个啥啊?

首先要说明的是,确实没有汉服这个东西——一直实行剃发易服制度,要求各民族无论男女,都须将衣服发型改成满洲式样。不改就砍头,也就是留发不留头,清朝著名的金钱鼠尾辫就是这么来的。

金钱鼠尾听起来像今天骂人的话,其实是清朝人自己对这种发型的美称,比如清初名句: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

之所以这么叫,因为当时规定四周头发全部剃去,只许留脑后铜钱大小一束发;而这一束头发梳成辫子后,要和老鼠尾巴一样细,须能穿过铜钱孔。这是当时剃头的标准,如果剃了发但是没达到标准,也一样要砍头,大清规定剃发不如式者亦斩

比如顺治四年,一个叫丁泉的农民就因留下头发面积太大,即使是无心犯错也被判了斩首,甚至家长、邻居、当地官员也因此获罪——是的,你邻居发型不达标,在清朝你也有罪。

后世民间有十从十不从的说法,也就是男从女不从,官从吏不从,儒从僧道不从……”有人因此认为只有男性汉服被禁止,女性汉服在清还是得到了保留。

但清廷官方从未颁布过十从十不从,而是明令凡汉人官民男女,穿戴要全照满洲式样(《清太宗实录稿本》),明确规定了女性也必须遵守易服令。且清小吏穿的也是满洲服装,不存在官从吏不从

就连大众以为一直蓄发的道士,在清也是剃发的。清初内阁题本中,就记录了多起道士剃发没达到标准而被砍头的判决。

绘画里的道士,也都剃成了一个大秃瓢,只是鼠尾部分没梳成辫子,而是盘起来塞在了道冠或道巾里。一直到晚清时期,清廷统治力衰弱,道士才率先恢复了蓄全发。

图片

清朝白云观道士画像,脑袋四周都剃得干干净净。

图片

清中期中元节绘画里的剃头道士。

所以男从女不从并非史实,但也确实有点历史原型,那就是女性易服的进度要比男性慢一些:

满清虽然在1644年(顺治元年)就成功入关,但一直到1662年(康熙元年)才彻底消灭南明,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才灭了明郑。

所以从顺治到康熙时期,为了减少汉人抵抗,剃发易服执行较为宽松:男性还可以戴几种明代头巾,比如幅巾;女性因为反正难以武装反抗,甚至连不易服也默许。

图片

图片

明代大思想家王夫之(上)和黄宗羲(下),在满清入关后的画像。

图片

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画像,身穿明制汉服,头戴幅巾。汤显祖有“中国戏圣”和“东方莎士比亚”之称,代表作《牡丹亭》。

图片

图片

图片

韩剧中的幅巾造型:幅巾是明代男女流行的头饰,可惜如今的明朝古装剧很少表现,倒是韩剧里经常能看到。因为李氏朝鲜是明朝附属国,所以全盘学习明朝汉服。

从清初画像可以看出,当时男性虽已剃发,但仍然戴明朝的幅巾。衣服也只是在明制汉服上加了厂字襟和一字长脚扣(俗称蜈蚣扣),仍保留汉服的整体版型和袖型。

不过这样折中的造型,只存在于动乱的清初。等到清朝彻底统一汉地,从康熙末期开始,尤其是乾隆朝以后,剃发易服立刻又上强度了

男性的发型、帽子,乃至衣服的版型、袖型,都必须和满人完全一致,幅巾彻底消失;而女性汉服也被逐渐禁止,还出现了民女装旗女装之分,其背后是清以旗驭民制度

将所有人分为旗人民人两种,旗人是军事统治者,不用纳税就有钱拿,俗称铁杆庄稼,居住于内城;而民人是被统治者,必须纳税以供养旗人,禁止养马或持有火器,不能进入满城,不允许和旗人通婚。

旗人以满洲为主,也有少部分的蒙古人、汉人甚至俄罗斯人(也就是俗称的满八旗、蒙八旗、汉军旗和俄罗斯旗人)。不论什么民族,只要是旗人都必须学满语,穿满洲服饰,且只能和旗人通婚。

图片

晚清老照片,一名穿着满洲服饰的俄罗斯旗人。俄罗斯旗人属于镶黄旗,俄语称为阿尔巴津人,其来源和汉八旗类似,多为与清朝交战时投降或被抓的俘虏。因为只允许和旗人通婚,所以几代后就长得和东方人一样了。

图片

年羹尧写给雍正的满语奏折:年羹尧是汉军镶白旗,雍正元年抬入汉军镶黄旗。旗人给清帝写奏折,都必须用满语并自称奴才,以示和民人大臣区别。很多满语水平不行的汉军旗,只好花钱请满人代写奏折。

 民人则包括绝大多数汉人,还有苗、瑶、壮、侗、土家、白、彝等等被统治的各民族,这些族群的男性都不能穿本族服饰,必须穿满洲服饰;女性既不能穿本族服饰,但也禁止穿满洲服饰。

不能穿以前的衣服,也不能穿满服,那到底穿什么?

答案是穿一种和满洲女装长得很像,但不可以完全一样的服饰,这就是清民女,全称是民人女装

剃发易服以前,明代汉族女性原本是穿袄裙为主,也就是上袄下裙。裙最有名的就是马面裙,袄则有长有短,变化很多,长袄基本就是一个到脚面的长袍,短袄和现代上衣差不多。

图片

明朝《 夏景货郎图》中女子的交领短袄。

图片

图片

明代古画中穿竖领长袄的女性。

 而明末清初的满人,则男女都穿差不多的长袍,女性也不穿裙子。满洲长袍的特点是厂字襟、蜈蚣扣,喜欢厚重的面料,多用深色和冷色,尤其热爱石青色。

图片

乾隆一等侍卫占音保画像。

图片

孝庄太后画像。

为了既保证剃发易服令完美执行,又保证民人女性和旗人女性有别,清朝规定:只有旗人才能不分男女,都穿满洲长袍;而民人女性只允许穿上衣下裙(也可以上衣下裤,但不能穿长袍),且衣服细节要改得和满洲服饰一样。

于是从乾隆到道光时期,女性汉服先是加厂字襟、蜈蚣扣,后来全面学习满洲服饰,重走了一遍男性汉服消失之路。

知道了这些,看老照片和清绘画时,就能看出来谁是旗人女性,谁是民人女性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比如上面这三张老照片里,第一张是旗女,第二张都是民女,第三张左边是民女、右边是旗女。穿长袍的就是旗女,穿上衣下裙或上衣下裤的就是民女很简单。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最开始,李子柒的两件服饰:两件都是上衣,所以应该都是清民女

很可惜,并不是。

因为满洲服饰不仅有长袍,长袍外面还喜欢穿短褂,即所谓的旗袍马褂

图片

行袍外面穿黄马褂的曾国藩画像。

图片

上色老照片,穿旗袍+短褂的女性。

因为短褂穿在外面,所以长袍的下摆看起来会很像裙子,小心别看错了。此外旗人也喜欢在旗袍外面穿马甲,也就是无袖或短袖的上衣,效果也类似

图片

长袍+马甲的旗人女性。

图片

旗人一家三口,都在旗袍外面穿了马甲。

马甲种类非常多,完全能单开一篇,我们先不管。

只说这个马褂,原本是骑马时御寒的外套,所以最早是对襟的。后来旗人女性也喜欢穿,就出现了厂字襟的款式——但衣襟下部始终有个开衩,残留着对襟的原型。

图片

上为“立领厂襟短阔袖汉女袄”,下为“立领厂襟短阔袖马褂”,一个是“清民女”,一个是旗装,区别在于下摆开衩与否。

所以李子柒穿的那件绿色上衣,确实是清民女;而挂起来的那件红色上衣,下面有个开衩,其实是件旗装。

很多人都会感叹,清的民女袄和旗女褂长得几乎一样,谁能分得清啊?

没办法,清朝又要剃发易服,又要旗民尊卑有别,最后就搞出了这种大家来找茬一般的差异。

到了晚清控制力减弱,也确实出现了褂袄不分、民女穿褂的情况,今天中式婚礼上新娘穿龙凤褂,源头就在这里(新娘跨火盆、跨马鞍,新郎对着新娘射箭,这些也都是满洲旧俗,不是汉族婚礼传统——马鞍这个尤其明显)。

既然如此,后来汉族女性为什么又穿起了旗袍呢?

这是因为清朝灭亡后,人们认为男性能穿长袍,女性只能上衣下裙,这是一种性别歧视。

民国女性对明代长袄了解不多,于是就直接穿起男性长衫,以示男女平等——直到今天,很多方言都还管旗袍叫长衫,比如粤语和湘语。

但当时大众认知里,女性长袍=旗女装,于是就被民间叫成了旗袍——当然,归根结底也没叫错。毕竟民国男子长衫,本就是剃发易服的产物,来自清旗人长袍。

所以民国女子旗袍要素净很多,不像清旗女装那样堆砌花纹和镶边。因为民国旗袍最早是从男性长衫而来,就算出于女性审美改造了一下,也不至于像清宫服饰那么花哨。

不过最近几十年,旗袍又变得越来越花了。而且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标准:西式连衣裙+几颗装饰性蜈蚣扣,也被当成旗袍高价售卖。

民国时旗袍基本只在大城市流行,边远地区各族女性,基本还在穿清民女——所以今天去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往往会发现各族女装,都长得和清服饰差不多。

这也是为什么清民女不能叫成清汉女”——这是一种阶级服饰而非民族服饰,不管什么民族,只要是被统治阶级,都要穿清民女;反过来,入了旗籍成为清统治阶级,就算是汉人也要穿旗女装。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苏赫乌力吉

责编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