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以“水係南海”为主题的“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2024”正式开幕。佛山南海正敞开怀抱,迎接天下客,向外界展示着一个山水相济、人文共美的岭南水乡。
让文化空间在乡土大地诗意地“生长”。大地艺术节再次在佛山南海举办,百组当代艺术家深入南海的田野村巷,用他们的独特视角,观察着南海这个岭南广府文化重要发源地。
融合在地文化与当代艺术,近百组艺术作品的诞生涵盖了艺术家们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这些艺术家中,有些艺术家已是南海常客,连续两届大地艺术节都有他们的身影,有些艺术家是初次来到南海的“新朋”,他们是如何将自己的独特创意与南海自身的地域文化相结合?对南海以及大地艺术节又有着怎样的观察?
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多位大地艺术节的参与者,解读他们的艺术作品,描绘出他们心中的南海“肖像”。
歌手、跨界声音艺术家朱哲琴:
在地创作唤醒人们的思考
在南海西樵山上,一片茂盛竹林中有一个专属于聆听的开放性创作——《听山》,这是艺术家朱哲琴为第二届南海大地艺术节创作的户外大型声音互动装置。当记者走进这个回归于“听”的艺术作品,看到许多观众来到这片无形的声场中,或坐下或躺卧或游走,又或敲击现场布置的磬,让声音与波的能量交汇,在这里体验一次与自己感知的深度对话。
《听山》是朱哲琴自2023年开启的“山”系列的第二号作品。她在西樵山天湖边的隐秘林间,将近两年亲自在山野中采样,通过在现场自由散点的音源排布以及传输交互技术,让西樵山的鸟鸣、溪流、瀑布、蛙声、晨钟暮鼓等大地之响与听者的呼吸与心跳同频共振,让每个驻足此地的来者,在四万年文明灯塔的西樵山,通过“听”回归最原初真切的感知,重新认识自己和周围。
这是朱哲琴第二次参加南海大地艺术节,其参加第一届艺术节的作品为南海在地创作《儒溪禅钟》。两届作品有一个共同点,便是她表达了对家乡广府文明发源地的深厚情感与致意。“在这片被‘遗忘’的文明发源地,我想在重构的声场中,唤醒人们被视觉掩埋的听觉感悟,激发人们对‘听’的重新思考。”朱哲琴说。
朱哲琴回忆,在童年时曾跟母亲到西樵山祈福。多年后,大地艺术节把朱哲琴重新带回南海,带回西樵山,让其可以重温和重新认识广府文化。自2022年以来,朱哲琴陆续有机会接触并学习醒狮、龙舟、武术、粤剧、香云纱等广府文化,让她印象深刻的是,这些文化都与佛山南海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她也期待着往后有更多机会在地开展更多的相关创作。
未有珠三角,先有西樵山。西樵山被誉为“珠江文明的灯塔”,如今,西樵在珠三角文明史中的位置正在重新定位。朱哲琴告诉记者,这次作品《听山》的创作理念,是希望人们到西樵山这个宛如曾“被遗忘之地”来“听”,这不仅是一次唤醒听觉的艺术实践,其“唤醒”的更是西樵山曾经作为湾区最初的文明和近现代启蒙思想发源地,也是一场文化记忆的再发现与延续。
在朱哲琴看来,大地艺术节把艺术家带到乡村,把艺术带回到远离艺术的乡野,其核心精神是以艺术带动乡村振兴。“在地创作对艺术家的思想和创作也是一种拓展。它是互动和双向的,这样的创作形式非常有活力。”朱哲琴表示。
美食研究者、专栏作家曹涤非:
如何“好好吃饭”也需要思考
如何好好吃饭的问题,艺术家曹涤非研究了很久。借连续参加两届大地艺术节的契机,佛山南海这个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给了他更多关于历史、地理、艺术、时尚、哲学等领域的思考。
“吃,在中国人的生活里从来就是一件大事。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很多人小时候常被骂‘就知道吃’,长大后才明白,‘能知道吃’是人生大学问:从我们一生下来,到家教、求学、求职、求婚、求医,全与吃紧密相关,其实所谓讨生活,不就是解决从吃饱到吃好的问题吗?”曹涤非认为,从这个角度看,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会研究怎么吃,思考为什么吃,未来有什么可以吃。
带着这个观点,从2022年起,曹涤非跟随“大地艺术节”走进南海。在首届南海大地艺术节里,他与广州跃系列餐厅创始人Chef Seven(陈晓东)共同主理设计开幕晚宴,用本地食材和西餐摆盘,呈现出一席中西合璧的特别晚宴。而在本届大地艺术节上,曹涤非以《好好吃饭——曹涤非手机美食摄影展》为题,共展出图片作品238张,包括菜品与餐饮人两个类别,还有《食空1》《食空2》和与著名旅法艺术家范一夫先生合作的《眼见为食》三件装置作品。当年与Chef Seven(陈晓东)合作晚宴的幕后花絮也首次以纪录片的形式在本次展览上和大家见面,通过互动软件,可以让观众现场生成由美食组成的个人专属纪念海报。
有趣的艺术呈现的背后,曹涤非对这次摄影展花足了心思。近三年,曹涤非多次来到南海,在这片土地上寻找各种本地食材。然而,当人们以为他要做一道纯粹的“南海味道”时,他却以南海食材为线索,将各大菜系对食材的展现排列组合在一起,“比如,同样一条鱼,不同地区就有不同做法,南海本地有清蒸、盐水,而川菜的干烧鱼、徽菜的臭鳜鱼、杭帮菜的西湖醋鱼,甚至西餐中低温慢煮的鱼……都各有其妙。同类型的食材,为什么各地的饮食习惯不一样?”他表示,顺着图片顺序走下来,可以发现一个规律:美食的出现与发展,一定是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增长,无论是鲁菜、川菜、淮扬菜还是粤菜,其出现都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正向相关,且相互影响。
与此同时,展览名为《手机美食摄影展》,大厨的每一道菜品都是一道风景,特别是美食被奉上餐桌时,下意识地举起手机拍照已成为当下独特的风物志。人们似乎从未像现在一样,重视就餐的“体验感”,渴望收获更多“情绪价值”。对消费者而言,“用眼睛品尝”已变得与品味口感同样重要。
“实际上,这还有一层意味:手机里的美食图片拍得好不好,器材还是次要的,最终决定因素还是人。”他用这种方式向观众诉说着对南海的建议:富起来的南海,要做出真正有特色的“南海菜”,还需要对传统美食文化进行深入的梳理和挖掘,并紧密关注当下的国际流行趋势,通过交织碰撞,找到适合自己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向,才能形成独有的个性,真正崛起于世界。
漫画家Tango:
用一只鹭鸟来展现广东人的生活方式
今年大地艺术节前夕,漫画家Tango在来南海的航班上给飞机前座的广告加工了一下——在某品牌牙科广告一幅牙齿图案上丰富了脸型,最终形成了一张“猩猩脸”:“当时看到广告语说牙齿矫正好对脸型塑造有帮助,如果牙齿塑造不好,不也同样会导致变丑嘛。”
第二次参加南海大地艺术节,Tango同样带着他的思考。
“我喜欢用漫画、用别样的视角展现传统文化”,Tango告诉记者,来到南海印象最深的是这个地方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坚守和保护。例如,俗语说“顺德祠堂南海庙”,南海不但祠堂众多,许多民俗文化也保留得很好,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重新挖掘,发扬光大。“一个地方拥有共同的民俗文化,也就有着凝聚力。这就像一个宗族,有着共同的血脉,内部子孙可能会在具体事情上有争执,但一定能有一个东西把他们统一起来。”为此,在2022年首届南海大地艺术节上,Tango在西樵太平墟一个老旧桌球厅里用漫画形式,用幽默的口吻画了很多传统文化中的“公案”,饶为有趣。
本届艺术节,Tango又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主场——九江镇璜矶村。在这个号称“万鹭归巢”的乡村中心,近百亩的簕竹林和鱼塘是万只鸟类的故乡。据记载,自清代道光年间,璜矶村便有鹭鸟栖息,历经多次环境变化仍不肯离去,最繁盛时有近万只鹭鸟在此繁衍生息。每天清晨和傍晚,竹林上空群鸟飞过,荷叶在竹林旁的池塘不断生长,“鹭鸟天堂”名副其实。
“看到这些鹭鸟,我觉得和广东人特别是佛山人的生活观念很像,轻松、惬意、平平淡淡,但其实十分讲究。”Tango以广东人“叹茶”的习俗作比喻。作为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南海“茶楼”遍地,“叹茶”是当地人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习惯。日常老友相聚,一顿早茶甚至要半天工夫。而且,当地人在衣着等方面不大讲究,但对食物的鲜嫩上却有着极致追求,这些都是广东以外的人无法理解的,“我们有时开玩笑,说广东人没法在省外过日子,省外饭店很多都是用预制菜烹饪,广东人是绝对不愿吃的。”
结合当地人的生活习惯,tango忽然对每天鹭鸟的奔袭有了点想法。“听村民说,鹭鸟一般是不吃旁边池塘的鱼的,每天要到其他地方捕食。于是我想,相伴相依这么多年,什么时候鹭鸟能和当地人一样,早上悠闲地拿起茶杯,品品茶?”AR作品《茶之鹭》的灵感就这样诞生了。tango在竹林边上搭起了一个直径6.5米的荷叶,上面放着茶壶一盅、茶杯两只,乍一看平平无奇,但如果游客一扫池塘边的二维码,手机上立刻会“跳”出一只白鹭,站在池水上,“手”持茶杯在喝茶。视频播放时,游客还可以同步合影,“游客远观白鹭喝茶”的场景,让不少游客感觉十分新鲜。
“我希望通过这个作品,既突出本次主题‘水係南海’,也结合当地人生活特质,让游客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南海人的生活习惯。”tango表示,水是南海这片区域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重要历史证据,自己用漫画呈现的,是一个“最真实的南海”。
花絮
志愿服务成艺术节亮丽风景线
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艺术家刘庆元在开幕式上致辞提到,大地艺术节的举办对一个城市而言是一种“陪伴式成长”,它能连接起政府部门、社会资源、文化团队以及身边的参与者,让艺术节不再局限于一个专业界别,而是带来更多具有社会意义的思考。而这种“陪伴式”在乡村振兴建设里是一种不可低估的能量。
乡村志愿者,也是大地艺术节的参与者之一。从西樵到九江,从全职妈妈到退休长者,从大学生到热心村民,这些不同身份的志愿者以同样的热情推介着家乡,为大地艺术节注入无限生机与活力,推动佛山南海文旅产业“出圈”,成为这场文化盛宴中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线。
走进西樵太平墟,记者发现这条有着深厚历史的墟上有不少热情的当地志愿者,他们不仅能详细介绍每个艺术装置的由来和含义,更能带大家深入了解这个旧墟的魅力。
樵太社区的居民玉姐今年56岁,自退休后,她一直忙碌于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也连续参与了两届大地艺术节的志愿活动。在这里土生土长的玉姐见证着太平墟的繁荣和凋落,她向记者介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太平墟十分繁荣热闹,随着太平市场的搬迁,这条墟逐渐变得冷清。玉姐希望,借着艺术节的举办,太平墟可以重拾其青春时代的活力,再次目睹它的繁华。
见证两届艺术节的举办,在玉姐看来,太平墟的变化很大。“第一届艺术节时,这里很多地方都比较破烂,而现在已经大变样了,干净的街巷、热闹的人气,这些变化让大家越发珍惜,也更有劲头参与其中。”玉姐说。
打开玉姐的微信朋友圈,其发布的内容都离不开大地艺术节的推介,以及为家乡樵太社区太平墟打call,可以感受到她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其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
与玉姐一起做志愿者的还有她的亲人和朋友。在玉姐和她的志愿者伙伴看来,大地艺术节给太平墟带来的,不只是艺术作品的呈现,还有一股带动当地乡村振兴、展现本地价值的强劲力量。
文 | 记者 张闻 李婷婷
图 |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