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用手一抹嘴,哎呀!一手的墨汁,再低头一瞧,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刚才太专心了,竟然把墨汁当红糖,粽子蘸着墨汁吃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三楼,陈列着《共产党宣言》的展柜前,70多岁的老党员龚礼一袭灰色长衫,手持一把扇子,用地道的上海话说起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11月25日下午,“光荣之城”2024年上海市民文化节红色故事讲演大赛颁奖典礼暨成果展示在上历博举行,龚礼是大赛最终评选出的百位优秀“红色故事传讲人”之一,“我是有37年党龄的老党员,向青少年传讲红色故事,是我身为党员的职责。”
用上海话讲红色故事
当天,以博物馆展厅为舞台,观众从一楼大厅出发,沿着专门设计的“红色之路”动线,依次经过6个展示点位。“红色故事传讲人”结合展厅内容,在每个点位上讲述相呼应的红色故事,让观众体验那段风云际会、可歌可泣的城市历史。
陈望道的这个故事,龚礼已经讲了将近10年,在基层社区讲,也在学校、部队里讲。“这次为了参赛,特地把故事从原先的15分钟浓缩到7分钟。”他说,听众中,老上海人多,就用沪语讲;新上海人多,就用普通话讲。经过不断打磨,故事被他讲得绘声绘色、情真意切。
70多岁的老党员龚礼,用地道的上海话说起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的故事
龚礼喜欢表演,也喜欢说故事,工作时曾经参加市宫话剧团学习话剧表演,参演过《于无声处》,退休后还参加了民营光启话剧团。记者注意到,他用沪语讲故事时,也会结合自己擅长的口技,模仿呼啸的风声,让讲述过程更生动有趣,“评书里头常用口技,可以模仿马车声、火车声、风声,我把它借鉴了过来”。在龚礼看来,故事的手法能让历史更加生动,而坚持用沪语讲故事,也是为了沪语的传承,“去基层说上海话接地气,观众听得亲切;同时上海话是海派文化的载体,没有这个语言,上海的文化就欠缺了”。
在展厅里循着声音前进,介绍工人运动的展板前,市民李明慧、邵培瑾共同讲述了中国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缪伯英“以身许党”的故事。两人原先并不相识,因为都爱好诗文、朗诵而结识,于是组成队伍参赛。“我们讲述了三粒纽扣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们读到后很被打动,在演绎的过程中,也希望能够打动更多人。”李明慧说。
市民李明慧、邵培瑾共同讲述了中国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缪伯英“以身许党”的故事。
新上海人马艳华,党龄36年,她讲述了绮云阁的故事。“这是第一面红旗在上海升起的地方,很有纪念意义。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为了把旗杆撑起来,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马艳华退休前曾是一家企业部门的党支部书记,此前看到红色故事讲演大赛的消息便报名参加了,“我从各方面搜集了一个个资料片段,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绮云阁的故事。那个年代共产党员的精神和信仰,我想传达给年轻人。”
红色故事激励人心
来到上历博的五楼屋顶花园,天公作美,近处可以看到上海博物馆,远处则是鳞次栉比的陆家嘴天际线。来自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的王心怡讲述了《数说强国之翼:从零到一》的故事,诉说了商飞人如何通过十年攻关,让中国的大飞机拥有“中国大脑”。他们在陕南山区追冰,在内蒙古大草原追风,在吐鲁番斗酷暑……商飞人用无法想象的开创与坚持,换来了中国大飞机的“中国大脑”从一个概念变成一个产品,从图纸变成现实,从“0”迈向“1”。王心怡今年29岁,她说,自己是大飞机的参与者、见证者更是发声者,希望向更多人传递中国大飞机研制的精神,“我们和大飞机的故事永远在路上。”
王心怡讲述中国商飞的故事
22岁的黄嘉言作为红色故事传讲人也来到了现场。他介绍,自己参与比赛的故事是《血染新芦苇》,讲的是中共南汇第一任县委书记周大根带领“保卫二中”英勇抗战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他是一位视障者,2021年失明,在家里颓废了两年。“去年我参加了一位残障人士的有声主播培训,后来在各平台也播出了我讲的故事,就是《血染新芦苇》。当主播的经历让我走出了阴影,烈士的精神也鼓舞着我,让我开始振作。”他说,自己还加入了全部由视障人士组成的“不靠谱乐队”,一起走上舞台为大家演奏,“这次大赛我毫不犹豫就报了名,红色故事激励人心,可以让更多年轻人勇往直前。”
“光荣之城”2024年上海市民文化节红色故事讲演大赛自今年5月27日启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大赛以市民为主体,围绕上海红色文化场馆、遗迹、文物以及红色资源开展故事讲演活动,引导广大市民进一步了解上海这座红色之城、光荣之城的伟大历程。经过报名征集、各区初评、专家终评,最终评选出百位优秀“红色故事传讲人”;10位讲演者通过网络投票,荣获“网络人气奖”。今年4、5月,群文系统还举办了红色故事创作工作坊,旨在挖掘更多本地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浸润全城。
百位优秀“红色故事传讲人”
上海市政协委员、原市群艺馆副馆长、大赛评委吴榕美说,上海刚解放的时候,电灯是亮的,自来水未停,电话畅通,工厂学校保护完好,“这背后有多少人为之作出了努力和牺牲,这些故事都值得我们去挖掘,讲给现在的年轻人听。他们的故事拼成了上海的历史,也是上海红色文化的历史源泉。”
“大赛第一次尝试在博物馆中进行沉浸式讲演,未来希望这种形式能惠及更多市民。”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介绍,百位优秀“红色故事传讲人”未来或许还可以组成宣讲团,“与公共文化配送相结合,让更多优质文化资源抵达基层。”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民文化节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东方社区数字苑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