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下一部也许会写良渚!五大洲60余国考古学家、作家、音乐家齐聚杭州,第二届“良渚论坛”今天开幕

今天,杭州良渚,星光熠熠。

五大洲60余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位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考古学家、作家、音乐家齐聚良渚,百家争鸣。第二届“良渚论坛”今天正式在杭州开幕。

图片

论坛以“交流互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举办开幕式及主论坛,以及“文明的再现——全球视野下的考古学与文明形态多样性”“文学的创造力——世界文学的共鸣与人类社会发展”“音乐精神的递进——中外音乐传统的现代回响”3个平行论坛。

图片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得主白简恩在论坛上提到一个跨学科的概念,“这个概念正是我们团队一直在开发的,通过法医学、病理学、医学等学科,研究古代人民及其社会文化演变方面具有的巨大潜力。”

图片

白简恩强调跨学科在考古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任美国体质人类学家协会、美国人类学协会和古病理学协会主席。她定义了人类生物考古学这一国际领域,通过法医学、病理学、医学、人口学、生物地球化学和遗传学等多学科的融合,丰富了考古学对过去人类的认知。研究涵盖生物考古学、古病理学、法医人类学和古人口统计学,并横跨北美、伊比利亚半岛、阿根廷、安第斯山脉中西部、玛雅中美洲和古希腊等地区。

图片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赵辉在论坛上从文明探源的角度出发,梳理百年考古历程,重构了由古史传说资料搭建起来的中国上古历史。

他提到:“中国幅员辽阔,内部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依托于其中的各地史前文化也各有自己的面貌特点和传统,即史前中国文化是“多元”的。良渚文化和良渚古城所呈现的种种现象意味着其背后存在着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中国方案的提出为学术界提供了进行相关问题研究时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概念工具,同时也指出了史前中国历史的特点和人类历史的多样性。中国学术界在就中国史前史一般演进过程进行总结概括的同时,也越来越注意到多元文化现象所暗示的其背后的各个地方社会演进的原因机制和具体方式、道路的多样性问题,以及它们究竟是哪些内容融汇进一体化进程,最终形成后世之中国的问题。此正成为当今中国学术所关注的热点。”

这是一次关于良渚、关于古老中国、关于文明和文学艺术的对话。

图片

“说到古老中国,我不由想到我的英语翻译,她是剑桥大学的文学博士,研究的是中国先秦文化,对古老中国及华夏文明的认知远在我之上。她无比赞叹我们古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像良渚、长城、大运河这些辉煌的古建筑,古文明,正是中国古人举世无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迷人合金,那种令人匪夷所思又石破天惊的神力,仿佛用水点燃火一样梦幻、神奇。”作家麦家在论坛发言中提到,

“然而,在良渚面前长城和大运河都不够古,不够老,不够神,不够奇。来到良渚你会发现,像长城和大运河这样古老伟大的文明早在5000年前就开始在这里讲述,隆重地讲述,大讲特讲,蔚为壮观。如今,长城已成为巨大的中国符号,令世人瞩目,却孤独得只剩下游客和景观,并无实际用场;大运河至今还在为我们造福、享用,甚至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密码,输入到了我们对中国的认知,对世界的向往。请允许我大胆假设一下:早先的“丝绸之路”和今天之“一带一路”等壮举伟业无一不是大运河精神的拓展和延伸,而大运河精神的源头底座在哪里?也许就在此刻我们足下——五千年前的良渚,这位神奇而伟大的文明讲述者!”

麦家提到,正是国家的强大,让中国的考古事业和文学艺术得以空前繁荣,

这十多年来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地位几乎突然被拨高,莫言得诺奖,刘慈欣得雨果奖,还有安徒生奖、布克奖提名等等,颇有点遍地开花的感觉。文学是人们认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非常便捷的途径,今天的中国在世界任何角落都有它的声音、脚印、影响力,所以,我们的讲述才让人听得见,包括5000年前的讲述。

同时,他还提到,接下来有可能的话,他也会考虑写良渚题材的书籍。“良渚元素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宝矿,有很多可以从中提取的灵感和素材。”

图片

论坛立足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充分发挥良渚遗址的实证作用,将历史视角和全球视野相结合,聚焦文化遗产、文学、音乐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文明交流互鉴理论研究,探讨实践路径,谋划合作方向,凝聚各国家(地区)文化界携手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共识。

图片

图片

图片

除了上午举办的开幕式及主论坛外,本届论坛还将通过开展中外作家对话、“文明之光”中外考古学家对话、中外音乐家对话3个平行论坛以及“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和“中国丝绸艺术大系”成果展示及学术研讨、良渚文化专题音乐会、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展等3个配套活动来展现“交流互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主题。

其中,“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良渚)是“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之一,开馆后将向民众开放,常态化举办系列公益展览。

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良渚。11月25日-27日,让我们共赴一场以考古、音乐、文学为媒的盛会,共同见证美美与共,全球文明互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