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ACR会议聚焦:系统性红斑狼疮新药研究与临床实践新发现 | 风汇前沿

导读

2024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年会汇聚了众多风湿病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研究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这些研究涵盖新疗法、现有疗法优化及疾病管理策略改进等方面,为SLE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带来新希望,以下为部分治疗相关重点研究的解读。


01

Abstract Number:1541

利妥昔单抗对SLE患者长期损伤累积的影响1

研究背景与目的

B细胞耗竭疗法用于治疗SLE患者已有二十余年,但仍缺乏评估损伤进展的研究。本研究探讨了利妥昔单抗在限制SLE损伤累积方面的有效性


研究设计

从过去45年长期随访的SLE患者初始队列中选取了380名患者(190名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和190名接受标准疗法的患者),比较SLE国际临床协作组/美国风湿病学会(SLICC/ACR)损伤指数(DI)。研究对111名患者进行了二次分析,以评估随访期间损伤指数的进展情况。


研究结果

利妥昔单抗组疾病表现更严重,抗dsDNA抗体滴度更高(86 U/ml vs 62 U/ml;p=0.012)(表1)。


利妥昔单抗组使用吗替麦考酚酯的比例更高(32.3% vs 9.7%;p < 0.001)。随访结束时利妥昔单抗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比例更高(72.3% vs 50.8%;p < 0.001),但激素剂量相似(5.7mg vs 6.2mg;p=0.101)。利妥昔单抗组的SLICC/ACR损伤指数中位数更高(1.3 vs 0.9;p=0.02)。两组间死亡率未见差异(两组均为10.8%;p>0.99)(表1)。


在二次分析中,随访开始和结束时对照组SLICC/ACR损伤指数的平均变化相比利妥昔单抗组更小,但无统计学差异(0.4 vs 0.6;p=0.33,表1)。


研究结论

作为一种有效的B细胞耗竭疗法,利妥昔单抗是SLE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选择,尤其适用于有难治性或危及生命的表现(如狼疮性肾炎和神经精神性狼疮)的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病情更严重,因此从随访开始时SLICC/ACR损伤指数就更高。然而,两组间SLICC/ACR损伤指数中位数的进展并无差异,因为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损伤进展更低。由此可见,利妥昔单抗可减缓严重SLE患者的损伤进展速度。




表1. 主要及次要结局
图片

02

Abstract Number:1544

贝利尤单抗与泰它西普在治疗SLE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2

研究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多种以B淋巴细胞为治疗靶点的生物制剂作为SLE潜在的新型治疗方法应运而生。本研究旨在比较贝利尤单抗和泰它西普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联合标准治疗用于SLE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设计

纳入接受贝利尤单抗或泰它西普治疗的SLE患者。主要观察指标为SLE疾病活动指数-2000(SLEDAI-2K)和医生总体评估(PGA)评分的变化,在治疗后第4周、第12周和第24周进行观察。


研究结果

共纳入195名患者,其中贝利尤单抗组134名,泰它西普组61名。治疗后两组间在尿蛋白(Upro)、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Upro/Ucr)、补体C4改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表2)。


贝利尤单抗组和泰它西普组的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8.6%和75.4%,其中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5.7%和39.4%。贝利尤单抗组出现1例因脑出血死亡、2例重症肺炎和1例抑郁症。泰它西普组上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感染更为常见。


研究结论

贝利尤单抗或泰它西普联合标准治疗均能显著改善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度,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


表2. 主要及次要结局
图片

03

Abstract Number:1548

anifrolumab(ANI)在SLE中的应用——西班牙全国真实世界环境下的登记研究3

研究背景与目的

anifrolumab是一种人源单克隆抗体,可与I型干扰素受体亚基1(IFNAR1)结合,从而阻断I型干扰素的生物活性。研究旨在描述anifrolumab在西班牙SLE治疗中的临床实践情况,包括:a)接受anifrolumab治疗的患者特征,b)疗效,以及c)安全性。


研究设计

这是一项描述性、回顾性、多中心研究,对纳入SLE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和实验室变量、既往及同期治疗、活动指数[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S)、SLE疾病活动指数-2000(SLEDAI-2k)、医生总体评估(PGA)]、器官损伤指数[SLE国际临床协作组器官损伤指数(SLICC SDI)]以及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研究结果

共纳入113名患者(99名女性/14名男性),来自47家医院。


患者使用anifrolumab的主要原因是临床/疾病活动相关因素:皮肤症状(n=72,63.7%)、关节症状(n=61,53.9%)、血液系统症状(n=29,25.6%)、糖皮质激素依赖(n=5,4.4%)等。


除一名肾脏受累患者接受负荷剂量(900 mg/4周×3个月,随后改为300 mg/4周)外,所有患者均接受每4周300 mg的anifrolumab治疗。


52.2%的患者仅同时接受糖皮质激素和/或抗疟药治疗。其余47.8%的患者在接受anifrolumab治疗的同时还使用免疫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MMF)(n=29)、甲氨蝶呤(MTX)(n=15)等。


从第1个月开始,以下指标显著且快速改善:疾病活动度(SLE-DAS、SLEDAI-2k、PGA);以及血清学指标(抗DNA抗体滴度降低,C3和C4水平升高)(图1)。器官损伤指数保持稳定。


平均随访 4.4 ± 3.5 个月后,主要不良反应有:带状疱疹(n=3)、头痛(n=3)、动脉低血压(n=2)、化脓性汗腺炎(n=2)、甲型流感肺炎(n=1)、皮肤反应(n=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以及尿路感染(n=1)。在随访过程中,有8名患者因原发性治疗失败(n=4)、继发性治疗失败(n=2)、严重肺炎(n=1)、动脉低血压(n=1)而停止治疗。


研究结论

本系列研究是临床实践中关于anifrolumab在SLE患者中规模最大的研究,评估了疗效和安全性数据。研究观察到在严重和难治性患者中anifrolumab能快速起效,短期随访的安全性概况尚可接受。


图片
图1. 开始使用anifrolumab后,C3、C4、抗dsDNA水平以及疾病活动度和器官损伤指数的变化情况

04

Abstract Number:2440

西班牙风湿科对SLE患者在真实生活中使用anifrolumab治疗的双向性、多中心登记研究(ANIFRO-Reu):疗效、安全性及患者特征4

研究背景与目的

本研究旨在描述在西班牙风湿科随访的真实生活条件下,SLE患者开始使用anifrolumab时的基线特征、用药原因以及用药3个月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研究设计

一项针对28个接受anifrolumab治疗的SLE患者队列开展的观察性、非对照、双向性且多中心的研究。收集社会人口统计学、临床、血液检测变量及治疗相关信息,计算基线访视时的疾病活动度指标[SLE疾病活动指数-2000(SLEDAI-2k)、SLE功能指数(SFI)、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S)、皮肤红斑狼疮疾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CLASI)]、损伤指标[SLE国际临床协作组/ACR损伤指数(SLICC/ACR/DI)]、疲劳指标[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疲劳(FACIT)]、神经认知功能指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以及疾病影响指标[狼疮影响测试(LIT)]。


研究结果

共纳入105名SLE患者。


研究发现,在使用anifrolumab 3个月后(n=61),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S)、医生总体评估、糖皮质激素剂量、同时使用的免疫抑制剂药物数量以及处于缓解期[SLE缓解定义-21(DORIS-21)]或低疾病活动度[低疾病活动度状态(LLDAS)]的患者百分比等方面与基线访视相比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均p<0.0001,图2)


在最初的3个月内,11/59(18.6%)的患者出现病情复发,其中2次复发较为严重(依据SFI判定)。40/52(76.9%)的患者显示治疗应答。2/57(3.5%)的患者因不良反应(1例肺炎,1例呼吸困难)停止使用anifrolumab,3名患者需住院治疗(1例严重呼吸道感染,1例SLE活动,1例其他原因)。


研究结论

anifrolumab在真实世界用于病程较长且对多种治疗耐药的患者,这些患者以皮肤黏膜和关节受累为主。anifrolumab在开始使用3个月后,不同疗效变量均有显著改善,有相当比例的患者达到LLDAS或DORIS缓解状态,且几乎未出现安全性事件。这表明与临床试验相比,anifrolumab在真实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似乎更具疗效。


图片
2. 基础访视与anifrolumab开始后3个月疗效指标的统计学显著差异
****表示p<0.0001

05

Abstract Number:2577

ABBV-599(Elsubrutinib与乌帕替尼联合用药)和乌帕替尼单药治疗SLE的疗效与安全性:一项长期扩展研究中至104周的结果5

研究背景与目的

ABBV-599[Elsubrutinib(ELS)+乌帕替尼(UPA)]针对与SLE相关的一系列信号通路,相比二者单独使用可能具有更强的免疫效应。本研究旨在报告2期SLEek(NCT03978520)长期扩展(LTE)研究(NCT04451772)至104周的结果。


研究设计

本次分析纳入了持续治疗患者:ABBV-599高剂量组(ELS 60 mg+UPA 30 mg)、UPA 30 mg组以及从安慰剂转为ABBV-599高剂量组。疗效评估指标包括SLE应答者指数(SRI-4)、基于英国狼疮评估小组(BILAG)的联合狼疮评估(BICLA)、狼疮低疾病活动状态(LLDAS)、平均糖皮质激素剂量以及病情复发次数。


研究结果

长期扩展研究纳入了127名患者(ABBV-599高剂量组,n=45;UPA 30 mg组,n=47;从安慰剂转为ABBV-599高剂量组,n=35)。


从第48周至第104周,达到SLE应答者指数(SRI-4)的患者比例在ABBV-599高剂量组、UPA 30 mg组以及从安慰剂转为ABBV-599高剂量组分别增加至85.4%(95%CI,74.5-96.2)、82.1%(95%CI,70.0-94.1)和61.3%(95%CI,44.1-78.4)(图3A)。


其他次要终点指标(BICLA、LLDAS以及每患者-年的病情复发次数)在ABBV-599高剂量组和UPA 30 mg组截至第104周保持稳定或有所改善,在从安慰剂转为ABBV-599高剂量组从第48周至第104周有所改善(图3B、3C)。第104周时所有组患者几乎都不再使用糖皮质激素(图3D)。


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s)在ABBV-599高剂量组、UPA 30 mg组以及从安慰剂转为ABBV-599高剂量组的患者中分别发生在75.6%、66.0%和85.7%的患者身上。未出现静脉血栓栓塞或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


研究结论

在中重度活动性SLE的患者中,ABBV-599高剂量或UPA 30 mg在104周治疗过程中可维持或进一步实现疾病活动度降低、减少病情复发并降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在第48周从安慰剂转为ABBV-599高剂量的患者在截至第104周的各项指标上均有所改善。研究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


图片
3. 至第104周时达到关键疗效终点的情况


总结


ACR 2024的最新研究为SLE诊疗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但部分研究存在随访短、样本量有限等不足,未来需更大规模、更长随访研究进一步验证完善,以优化SLE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


引用文献:

1.Brito A, Moitinho de Almeida T, Miranda S, Barreto Baié M, Calado D, Isenberg D. Effect of Rituximab on Long-term Damage Acquisition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bstract]. Arthritis Rheumatol. 2024; 76 (suppl 9).

2. wei w, lei l, Zhao C, mo h, chen z, zheng l, wen j, Qin F, liao x, zeng w, dong f. Comparison of Efficacy and Safety Between Belimumab and Telitacicept in the Treatment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bstract]. Arthritis Rheumatol. 2024; 76 (suppl 9).

3. Secada Gómez C, Calvo-Rio V, Retuerto Guerrero M, Font J, Casafont-Sole I, Mayo-Juanatey A, Alegre Sancho J, Freites Nuñez D, Hormigos C, Garrido-Puñal N, GONZALEZ ARRIBAS G, García-Valle A, Miguelez Sanchez J, Ibáñez Martínez M, Lozano Morillo F, García Manzanares Á, Sandoval-Moreno S, Cortés-Hernández J, Palma D, Lojo Oliveira L, CERVANTES PEREZ E, COLLADO P, Arciniega Larios C, Sala Icardo L, Labrador-Sánchez E, Peralta Ginés C, Plaza-Aulestia N, Medina Malone M, Rosas-Gómez de Salazar J, Corteguera M, Cebrián L, Anton Pages F, LAMUA RIAZUELO J, Fábregas canales m, Alados Hernández M, Garijo Bufort M, Pamies Corts A, Sarabia De Ardanaz L, Aguirre-del-Pino R, Cabezas Lefler J, Seijas-Lopez Á, Carrasco-Cubero C, López-Cerón Cofiño A, Ortiz-Santamaria V, Castañeda S, Laiño Piñeiro M, Ordás Calvo C, Arconada Lopez C, Bejerano C, Blanco-Alonso R, URRUTICOECHEA A, Garcia-Magallon B, Acosta Alfaro A, Leal Rodriguez S, Salido Olivares M, Lavilla P. Anifrolumab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panish National Registry in a Real-world Setting [abstract]. Arthritis Rheumatol. 2024; 76 (suppl 9).

4. Carrión-Barberà I, Salman Monte: T, Triginer L, García-Villanueva M, Garrote Corral S, Riveros Frutos A, Font J, Galindo-Izquierdo M, de Frías Polo C, Fragío Gil J, Moriano C, Díez Álvarez E, Bernabéu P, Vela-Casasempere P, Cortés-Hernández J, Sandoval Moreno S, Narvaez-García J, Hernández-Martín A, Paula Magallares B, Piqueras García M, Marras C, Ramos C, Gomez-Puerta J, Frade-Sosa B, Fernández-Ortiz A, Garcia-Aparicio A, Altabás-González I, Hernández-Baldizón S, Ros-Vilamajó I, García Cirera S, Garijo Bufort M, Sala L, Martínez-Barrio J, Rosas-Gómez de Salazar J, Heredia S, Torrente-Segarra V, Brandy-Garcia A, del Val del amo N, Fito-Manteca C, Calvo-Alen J, Pego-Reigosa J, Rúa-Figueroa Í. Ambispective, Multicenter Registry of Treatment with Anifrolumab in Real Life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from Spanish Rheumatology Departments (ANIFRO-Reu): Efficacy, Safety and Patient’s Characteristics [abstract]. Arthritis Rheumatol. 2024; 76 (suppl 9).

5. Merrill J, Saxena A, Aringer M, Tanaka Y, Zeng X, Wung P, Cheng L, Doan T, Kafka S, DCruz D, D'Silva K.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BBV-599 (Elsubrutinib and Upadacitinib Combination) and Upadacitinib Mon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Results Through 104 Weeks in a Long-Term Extension Study [abstract]. Arthritis Rheumatol. 2024; 76 (suppl 9).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