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英国人,他说他爱上了中国,半辈子都在为中国历史正名

“鲁小姐,为什么中国在科学发现方面,成就如此之少?”

在英国剑桥大学的一张餐桌上,一位英气勃发的英国教授这么问他的一位中国学生,这位教授绝非是在试图羞辱来自中国的“鲁小姐”,在上世纪30年代左右,英国学者对中国科技史的普遍看法其实都是这样。

“请问教授,您读过多少中国书?您对我们中国了解多少?您凭什么断言中国在科学发现方面成就很少?在古代中国,科学和文化方面的许多成就远远超过西方,而且有些发明诸如造纸和火药,至今都对世界文明产生着重要作用……”来自中国的学生鲁桂珍,也就是刚刚英国教授口中的“鲁小姐”这样回答道。

图片鲁桂珍

从说话的语气来看,她确实有些生气了,坐在对面的英国教授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没有想到,自己看似平常的一句提问居然激怒了自己的中国学生,在听完鲁桂珍对中国古代科技的一些简单讲解后,他明白自己在这方面确实是才学疏浅了,急忙向鲁桂珍道了歉。

这位英国教授名叫约瑟夫·尼达姆,但我们后世通常喜欢称呼他的另一个名字——“李约瑟”。他原本的研究方向是生化胚胎学,而刚刚他与鲁桂珍的对话为他沉闷的研究室里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从此她他与中国便有了不解之缘,用李约瑟的话说:“这次谈话改变了自己一生的路线。”

图片

不解之缘

李约瑟早年跟随着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获得者霍普金斯学习生物化学,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年纪轻轻的他就被剑桥大学聘为了学校里的高级讲师。31岁的他出版了奠定他学术地位的巨著——《化学胚胎学》,建立了一整个学科体系。这本书的出版让李约瑟在剑桥大学有了很大的名气。如果这位教授将他的后半生继续奉献给生物化学,他或许可以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或是生理及医学奖。但谁也不会料到,他在自己的科研事业如日中天时,却走向了另外的一条道路。

在刚刚那次谈话之后,李约瑟开始了对汉语的潜心学习,他惊喜地发现,单单一个汉字,里面就有很多的文化讲究,他决心要把这门语言学好,每天的生物学研究之余,学习汉语成为了李约瑟最大的兴趣爱好。在这个过程当中,李约瑟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的那些科学技术成就,完全改变了自己之前认为中国科技落后的看法。在得知中国人将写字美观也看做一种艺术修养时,他又潜心学习起了中国的书法。透过一笔笔的点横撇捺,李约瑟第一次感受到了东方那个的文明古国的深邃文化,深深地为中国这个以往看似神秘的国家而沉迷。他在日记本中写道:“我爱上了中国,爱上了整个中国文明”。

1937年,侵华日军在南京发动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李约瑟得知这一消息后愤恨不已,南京是他的学生兼老师——鲁桂珍的故乡,再加上他本身又是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心中的怒火自然难以遏制。他去往伦敦游行,手中拿着写着:“援助中国,圣诞节不要买日本玩具”口号的旗帜,并且他还曾给各家报社写信,呼吁英国社会关注中国危难的处境,以自己微薄的力量来支持中国。

侵华日军为了抹杀中国的文化,多次派出飞机对我国的院校进行定点轰炸,这迫使中国的许多沿海院校都迁移到了内地,在这危难之际,英国民间自发组织起了一个队伍,要前往遥远的中国,看看那里的院校缺少什么、有什么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

当李约瑟听说这个消息后,当即主动请缨要参加援华队伍。当时的李约瑟正处于科研事业的黄金期,得知李约瑟计划去中国,剑桥大学里很多教授和学生都对他进行劝阻:你一个德高望众的生物学教授,为什么要放弃剑桥的舒适环境,去往那个此时正战火纷飞的国度?可这些言语都没能劝动李约瑟,他仍旧迈出了自己此生最不后悔的一步。

东方之旅

1942年年底,李约瑟缓缓地走下了飞机的舷梯,映入他蓝色眼睛的,正是他热爱了多年的中国。但是,面前的这幅景色与他之前期待的景象却略有不同,那个辉煌、强大的国家。如今却因为战争变得破败不堪,这景象让他心中不由得升起一阵悲痛。可在这残破的环境当中,李约瑟也察觉到了令他惊喜的东西:

在这里,古老的筒车正在灌溉着土地,为贫瘠的土地滋润出新的希望;灵活的算盘在店员的手中维系着贸易的公平、牢固的石拱桥支撑着人来与人往。这些曾在书本中记载的事物,如今都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了自己眼前。随着对这些古老工具的深入观察,李约瑟愈发开始敬佩中国古人的智慧。

他随后去往了位于昆明的西南联大,昆明有着“日光城”的美誉,可如今这里的天空没有日光,只有时刻潜伏着的空袭危机,进入校内参观的他发现这里连一座防空洞都没有。除此之外,他还发现了教室房间内有一些桶,不知道放在那里是用来做什么的,一问才得知,当学生听到空袭的警报后就要逃到山上,在逃走之前,要先把珍贵的实验仪器装到这个桶中,这样就可以保护仪器不被炸弹崩出的瓦砾损毁,李约瑟听后大受震撼,被中国学子坚韧的求学态度而深深感动。

到访李庄的同济大学时,李约瑟见到了自己的老朋友——生物学家童第周,童第周在留学时,曾因为出色的操作技术而被李约瑟认识。在看到童第周在中国的实验环境时,李约瑟大为震撼,一个破旧的木桌上摆着几只简陋的烧杯,夜晚唯一的光源只有一盏气味刺鼻的煤油灯,桌上的唯一一台显微镜是童第周夫妇借钱从地摊上买来了。童第周的薪水低的可怜,他们父妻二人两年的薪资加起来,还不够桌上这台显微镜的价格。而就是在这般简陋的环境当中,童第周居然与欧洲的国家一流实验室在同时间取得了同样的研究成果。

图片童第周

中国学者们那坚毅不拔的品质令李约瑟非常感动,他已经彻底迷恋上了中国,无论是这里的风景还是人文。并且他也自发的想要为这个正处于苦难中的国家做一点事情。

李约瑟每走到一处,除了研究当地的科学技术以及风土文化以外,还会去设法解决中国科学家的图书与设备缺乏问题,当时许多的中国人并不了解自己国家曾经辉煌的科技成就,为此,李约瑟在中国各地做了上百场的演讲,他的演讲只有一个主题,就是中国的科学技术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在李约瑟绘声绘色的演讲当中,人们除了了解到中国古代诸如指南针、造纸术等成就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之外,也知道了中国近些年来研制出的疫苗、无线电产品也纷纷被英美投入了使用,而且都在二次大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李约瑟也将要跟随援华的队伍回到英国。

3年期间,李约瑟共计向中国捐赠了6000多本书籍,价值6万多英镑的实验设备,这庞大的数量令人瞠目结舌,很难想象一位来自外国的友人,甘愿耗费自己如此之多的精力来改善中国的科学事业。他在重庆创建的中英科学合作馆将国内学者的138篇论文刊登到了国外的期刊,让他们的学术成就能够被世人所了解。他资助了67名中国学生赴英留学,这在当时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呢?自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至日本投降的九年之间,中国公费、自费前往英国留学的人数总共才310人,而李约瑟一人就资助了67人。

此时的李约瑟心中还有一个更加宏伟的计划正等待着实现,在中国的这段时间,他把我国的大江南北都走了一遍,深入调查了我国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成就。他在中国看到了水磨,深入研究后才知道这项技术是从中国传向全世界的;他在中国看到了马车,于是对中国古代马驾车系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才知道西方盛行的护肩挽马法也是由中国传入的。这种方法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升马匹的工作效率,中国整整领先了西方500年;他在中国看到了装有风帆的手车,便饶有兴趣的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这种技术早在古代就传入了欧洲,直接促进了欧洲各国与埃及交通工具的变革……

古代中国于世界的贡献,绝非是三言两语能够讲完的,可是,如今西方对于古代中国的了解还仅仅停留在丝绸与瓷器,而关于科学技术的文献记载几乎为零。李约瑟知道,让西方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伟大使命现在就抗在自己的肩膀上,他从此放下了自己对生化胚胎学的研究,将自己后半生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写作上。

笔耕不辍

从这本的写作刚刚开始,剑桥大学对此的反对声就没有停过,就连李约瑟的亲人、朋友当中也有很多人对他的著书计划表示反对,如果李约瑟继续在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一定能够获得更大的学术成就,甚至是斩获诺贝尔奖,为什么他要把自己已经取得殊勋茂绩的科研领域就此放下,转而去为其他国家讲历史呢?还有人说,李约瑟就是个搞生物的,根本就写不出来科学技术史相关的书。在这些嘈杂的舆论声中,李约瑟还是遵从自己的意愿,关闭了实验室的门,坐在了打字机前。

这本书他原本打算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但后来他发现,自己要总结的内容太多了,于是干脆计划要写一整套丛书,一转眼,六个春秋过去了,他身为教授没有上过课、没有做出一星半点的研究成果。剑桥大学里已经无人在意李约瑟之前崇高的学术地位,渐渐都对他有了微词,校方甚至想要把他扫地出门。李约瑟对于自己的这种处境也心知肚明,但他却坚信自己目前所做的事业是有意义的。

1954年,李约瑟将《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第一卷交给了出版社,此时的他不知道人们对这本书的评价会如何,如果这本书的反响不好,自己将很有可能丢掉剑桥大学的饭碗,此生所有的科研成就都将化作笑谈。

图片

事情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这本书在出版之后,连李约瑟都不曾想到它竟会如此的受欢迎,第一次印刷的5000册马上就被售罄,之后每过一段时间,出版社就要对这册书进行加印。通过这本书,欧洲的人们对中国古代的认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学界对这本书好评不断,纷纷称赞李约瑟是做了十分重要贡献,李约瑟十多年的付出,终于在这一刻收获了认可。

在李约瑟的统计里,我们能够看到好多个“中国第一”,人们惊奇地发现,中国人每个世纪就会出现15样左右的先进发明,这个产出速度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有许多欧洲的发明实际上是来源于中国的对外传播。中国对人类科技史的进程做了中流砥柱的贡献。上世纪20年代,西方还普遍认为中国是落后和僵化的,这种偏见实际上来源于一种种族间的排斥以及在文化上对自己的放大,但当他们摊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审视中国时,便能够重新认识那条东方巨龙。

李约瑟又接着写了下去,《中国科学技术史》这部恢弘巨作共有七卷三十册,全面记叙了中国历史上各个领域的科技成就,李约瑟从他48岁写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年,整整又是48年。近50年来,他在这个为文明铺设桥梁的领域里笔耕不辍,通过自己惊人的毅力,让西方世界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重新审视。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从此被纳入了世界科技史的学术体系当中,李约瑟用结果证实了自己当初所做的取舍是正确的。

1995年3月24日,一个星期五,那个伏在案前不停打字的身影消失不见了,那个年近耄耋的老人再也没有出现,这个老人用他的一生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华民族古代科技的看法,为人类的相互理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剑桥大学至今仍然里流传着三棵树的故事,第一棵树是一棵苹果树,有一则故事称:物理学家牛顿在这棵树下思考出了万有引力,第二棵树是一颗桑树,诗人约翰·弥尔顿在这里写下了圣诞晨歌等著名诗篇,后来成为了英国闻名的诗人、第三棵树这是一棵菩提树,这个来源于东方的树种在剑桥大学的欧式风格当中有着别具一格的风采,这个树荫底下,一位名为李约瑟的学者骨灰埋葬在此,而这棵树背后的故事,就是你刚刚所阅读的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