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氙磁共振成像” ,纳入国家医保局立项指南

器械之家

医疗器械媒体报道先锋

分享专业医疗器械知识


来源:武汉中科极化

近日,继获批国家创新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后,中科极化研发的人体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临床应用端取得重大进展,“氙磁共振成像”医疗服务项目成功获得国家医保局批准,纳入《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标志着人体多核磁共振成像这一全新医学影像手段即将正式应用于临床,服务于广大患者。

图片
图片

据悉,中科极化独家研发的“多核磁共振成像装备”于2023年8月获批国家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全球首台可用于气体成像的临床多核磁共振成像装备,相继入围“2023年度湖北省十大医工交叉创新成果”、“2023年度湖北省十大科技进展”、湖北省2024年两会工作报告“鄂研、鄂产、鄂销、鄂用”典型案例、2023年度“湖北省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2023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和工信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版)》。该装备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省肿瘤医院等十余家三甲医院,开展慢阻肺、放射性肺损伤、肺癌等多种肺部重大疾病的临床应用。

图片人体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氙磁共振成像”的独特临床优势与价值

1、早发现、早诊断
    ● 肺功能的损伤远早于肺结构的变化,CT仅能获得肺组织的结构影像,无法获得肺功能信息,我国每年原发肺癌病例80多万人,且一经发现大部分是中晚期,每年死亡70多万人。
    ● 氙磁共振成像弥补了传统磁共振无法对肺部进行有效成像的短板,并可以早期获得肺组织的结构影像及功能信息,可对肺部重大疾病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非侵入、无辐射
    ● 与CT、传统磁共振常规使用的增强对比剂钆剂静脉注射方式相比,氙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全新无创影像检测手段,受检者仅需要自主吸入Xe气即可完成MRI扫描。与CT、DR、PET/CT比较,氙磁共振成像没有电离辐射与放射性损害。
    ● 对于孕妇、产妇、备孕期、哺乳期、儿童、未成年人以及需要反复追踪扫描的受检人员具有特殊的临床价值与意义。

3、高灵敏快速成像
    ● Xe非人体固有元素,吸入后作为对比剂无背景干扰信号,可以改善图像SNR,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受运动伪影干扰较小,可获得更高的图像质量。
    ● 氙磁共振成像使用了自适应欠采样及AI加速成像技术,3.5秒即可成像,且每秒钟可以获得3帧影像,为当前扫描及成像速度最快的磁共振系统。解决了幽闭恐惧症患者、儿童、未成年人以及其他无法接受长时间扫描的受检者进行MRI检查的困难。

4、高安全性
   ● 与传统磁共振静脉注射对比剂带来致敏风险、产生肝肾毒副作用相比,Xe气是大气中自然存在的一种惰性气体,不与人体发生生化反应,成人每天自然吸入1升左右的Xe气,Xe气具有更高的生物安全性。

5、强科研属性与临床应用潜力
   ● 氙磁共振成像还可用于脑部MRI扫描,对脑灰质,脑白质等脑部结构、脑血流灌注、血氧水平依赖等信息做出Xe核MRI的快速定量评估,并可用于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症、恶性胶质瘤等脑部重大疾病的机理和诊断研究,助力于临床诊断和科研探索。
   ● 国外已有用于肾脏、心脏等高血流灌注组织以及早产儿肺功能的研究。
   ● 对呼吸科、胸外科、肿瘤科、放疗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妇产科、儿科、骨科、风湿免疫科等众多临床科室疾病诊断具有非常大的临床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