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福建】
林大爷今年63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平时对血压、血糖尤其在意,每天按时监测和服药,也能做到定期体检,各项指标没有明显的问题。近期,林大爷感觉胃口欠佳,连续服用中药2周后,非但胃口没有改善,还出现恶心、呕吐,尿量也逐渐变少。于是他到门诊检查,发现血肌酐比正常值高了十几倍,而且尿液检查也出现异常,这可把大爷吓坏了。住院期间,经过医生进一步检查发现,林大爷出现了药物性肾损害,主要问题出在肾间质和肾小管。值得庆幸的是,经过住院治疗和密切观察,林大爷的肾功能和尿检异常已明显好转。
01
什么是药物性肾损害?
药物性肾损害是指由药物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的一类疾病。由于肾脏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药物的肾脏毒性主要表现在肾毒性反应及免疫反应,可引起蛋白尿、血尿、肾功能损害等。
02
为什么会出现药物性肾损害?
肾脏对药物毒性特别敏感,原因包括多个方面。肾脏血流特别丰富,占心输出量的20%~25%,而且肾脏毛细血管的表面积大,易遭受自身抗体攻击或出现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肾小管的能量代谢率高,耗氧量大,如果药物经过肾脏排泄,一旦超过正常浓度,极易损伤肾小管;某些疾病增加了对药物性肾损害的易感性,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已存在的肾脏疾病等。
03
哪些药物容易引起药物性肾损害?
肾毒性药物其实就隐藏在我们身边,以下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种类:
1.抗微生物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阿德福韦)、磺胺类药物、多黏菌素、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等。
2.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洛索洛芬、塞来昔布、阿司匹林等。
3.造影剂:主要为含碘造影剂。
4.抗肿瘤药物:如铂类药物、异环磷酰胺、培美曲塞、甲氨蝶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等。
5.重金属:汞(某些美白化妆品、染发剂,某些中药方剂中也可能存在)。
6.免疫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
7.中草药:马兜铃、关木通、天仙藤、广防己、青木香、细辛等。
林大爷近期服用的中药中含有赤芍、川楝子、虎杖、枳壳、山药等多味中药,这些中药含较多草酸钙。短期内大量服用这些中药后,尿液中的草酸钙可形成结晶,堵塞肾脏中的细小排尿管道(即肾小管),很可能是导致林大爷肾脏损害的元凶。
04
出现了药物性肾损害该怎么办?
一旦怀疑自己患上药物性肾损害,不要慌张,注意以下几点:
1.应立即停用可能引起肾损害的药物。
2.多饮水,促进药物排泄。如果出现水肿、气喘、尿量减少等表现,往往提示肾功能损害比较严重,应避免大量饮水。
3.及时就医,尤其是当出现水肿、气喘、尿量减少等严重症状时,严重肾功能损害时可能需要透析支持。
4.如能及时发现并停药,药物性肾损害的预后通常良好,多数患者的肾功能可以恢复正常。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已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现原有肾病持续进展。
05
如何预防药物性肾损害?
如今医疗条件便利,生活中充满各类药品。因此,每个人在享受获得药品便利的同时,更需要特别注意药品本身可能带来的肾脏损伤,防患于未然,做到以下几点:
1.增强对药物性肾损害的防范意识,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肾毒性药物。
2.日常生活中做到合理科学地使用药物,避免滥用,特别是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同时也要避免使用不合格或者来历不明的食品或者药品,以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到某些肾毒性物质。对于患有肾病的人群,应该尽可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3.注意用药剂量,应严格遵医嘱和说明书用药。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儿童,以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疾病者,不应自行买药服用,上述人群用药剂量可能低于常规剂量。
4.服用可能引起肾损害的药物期间,应多饮水,促进其排泄。对于患有肾病的人群,应尽可能缩短疗程,并且根据医生的专业建议,调整药物的剂量。服药期间还需要留意小便量和性状,监测肾功能。
5.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及早发现肾脏损害。
送大家一首顺口溜,总结药物性肾损害的诊治要点:
药物肾损要警惕,
常见品种需牢记,
万一中招不要急,
停药就医早获益。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阮一平、副主任护师曹芳/文
来源: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编辑:王倩
一审:陈素玲
二审:黄新珠
三审:宁永鑫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