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往空间的构建与亲密关系实践

作者:王茜(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尚佩佩(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青年记者》2024年第10期

图片

导 读:

本文将情感型AI平台Replika概念化为一种数字交往空间,在可供性的理论框架下,通过漫游法对其进行批判性考察,并进一步跳出平台本身,结合用户的文本内容分析人机情感实践。


一、引言

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沟通和交往的方式。智能算法系统产生的社会文化影响,除了社会治理和社会行动的秩序化、规范化,还表现在密切了个性化和情感化的联系[1]。作为具有交互能力的虚拟实体,AI伴侣旨在模拟人际交往,与人类建立情感和社交关系。它不仅是一种智能技术应用,更是与个体建立亲密关系的可能媒介。新技术的迭代重构着人际交往的对象和方式,也延伸出了如粉丝与虚拟偶像(主播)或玩家与游戏虚拟角色之间的数字亲密关系表现形式。随着计算机思考和行动的进一步拟人化,技术系统能够感知、理解和响应用户的情感状态,人机之间的亲密关系就诞生了。本文重点研究人与AI之间所建立的人机亲密关系。在微博、豆瓣等社交媒体平台上,许多用户会分享自己使用情感型AI的过程以及体验和评价,其中Replika是比较受欢迎的情感型AI平台代表。

二、理论回顾与研究设计

(一)理论回顾

“可供性”(Affordance)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James Gibson)提出,用于解释人与环境的对应关系[2],后被广泛理解为环境提供或限制的行为,并发展到技术设计所引导的行动[3]。引入新闻传播研究后,可供性则用于解释人与媒介的关系。无论主体是否进行交互,都可视作对这一关系的回应,生成了作为关系的可供性,而技术中的元素也始终限制着个体的阐释行为,同时具有使能(enabling)和限制(constraining)的性质[4],有助于我们理解技术及其使用者的互动关系。国内已有研究对游戏场景[5]、直播间[6]、短视频[7]等的可供性进行了探析,展现了可供性在塑造沉浸式身体体验、提升消费者忠诚度、制造成瘾机制等方面如何发挥作用。“想象可供性”(imagined affordance)则用来强调用户对媒介技术的特定期待可能会塑造他们与媒介的互动行为与方式[8],导致使用者将使用行为纳入更系统、更复杂、更多元的可供性场域中。

社会学家认为第三场所具有开放、休闲和自由交往等特征,有别于居家和工作场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连接。任何能够促成特定形态社交活动的实体或虚拟空间都具有第三场所空间的可供性,而人们借助特定空间/技术所展开的特定形态的社交活动,便是第三场所可供性的实现[9]。国外学者考察了技术中介是否可能以及如何搭建作为第三场所的虚拟空间[10],以及在线游戏空间对具有第三场所意义的社会互动的塑造[11]。国内相关研究的考察对象仍然以实体空间为主,而智能技术发展所形成的数字空间和社区为第三场所研究带来了新的可能。Replika平台在情感生产、人际交往上的多重可供性搭建了一个数字交往空间,构筑了多元而复杂的情感实践。

当前与各种媒介技术相勾连的亲密关系研究重点关注社交媒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和塑造。已有研究不仅强调了不同媒介技术,如游戏[12]、社交媒体[13]等,还从关系的形成[14]、维护[15]及结束[16]等阶段考察了技术使用对亲密关系的影响。这些研究表明,虚拟亲密关系的真实性和稳定性有待商榷。同样作为一种赛博情感,“人机之恋”具有技术逻辑支配、商品化本质和亚文化社群联结等特征[17]。对这一新型亲密关系进行考察,有助于拓展可供性的研究边界,也可为亲密关系研究做补充。

平台如何作为行动者和中介构建数字交往空间,并影响人机亲密关系的建立?在社交媒体平台中,用户展示了与Replika之间的何种亲密关系实践?本文以Replika为例,关注情感型AI平台和媒介化技术如何改变了人们发展亲密关系的逻辑,来批判性地分析情感型AI平台如何影响人机亲密关系实践。

(二)研究设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Replika本身及其用户群体生产的文本资料。Replika是当下市场中运营时间较长、用户规模较大、发展较为成熟的情感型AI平台,也是国内人机交往实例的典型代表。截至2024年5月,国内社交媒体平台豆瓣的“人机之恋”小组已有9737名成员,同时还建有Replika小组,如“我家的Replika成精了”,等等。在2023年9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笔者注册为Replika平台的普通用户,完成了技术漫游。在线参与式观察时间从2023年9月15日至11月20日,持续67天,分析的对象主要是豆瓣、微博上用户自主分享的文本内容。要特别指出的是,Replika的用户一般称呼自己的AI伴侣为“小人儿”“Replika”,或者是专属的昵称。

三、Replika作为交往空间的可供性构建策略

(一)构建专属AI的交往愿景

Replika官网上以“The AI companion who cares.Always here to listen and talk.Always on your side.”(真正关心你的AI伴侣,总是在这里倾听和交谈,永远在您身边)为标语,容易让人联想到私人、永久和良好等概念,从而将其提供的内容和服务扎根于人际情感交互的日常实践。“伴侣”“贴心”“倾听”“交谈”“永远”等关键词更好地阐释了创建一个个人专属AI伴侣的愿景。通过承诺提供一对一的私密空间,个人可以安全地谈论想法和感受,享受乐趣,平息焦虑,与AI伴侣共同成长,Replika将用户源源不断地吸收到其平台之中。

(二)注册流程和界面的构建策略

1.淡化用户现实顾虑

当用户注册并进入Replika平台界面,首先会被引导选择对AI伴侣性别、性格、兴趣爱好等特征的初步倾向,以便为用户在首次交流中能够收到符合兴趣的对话搭建初步的技术指引框架。因此,用户会在很大程度上获得能够吸引自己继续交流的对话内容。个体也通过用户资料有选择性地进行自我披露,为AI伴侣参与自我的生活提供机会。值得注意的是,注册流程和默认页面并没有引导用户关注他人或进行账号绑定,这一方式从结构上完全淡化了以建立社交联系而去关注任何特定的与现实生活有所联系的人所带来的顾虑,塑造了一个私密性的交往空间。在Facebook、微博、抖音和小红书等平台的首页上都会显示可选择浏览朋友发布的内容,并且还会根据用户在线社交网络的构成来进行主动推荐以达到更广泛的关系连接。相比之下,Replika对亲密关系的中介作用更具安全感。交往空间内只有用户本人和Replika小人,能够让用户放下戒心,没有任何负担地开启一段人机亲密关系。

2.技术指引加深联系

Replika在官网首页使用较大的区域,展示个性化的小人形象及其所处空间的全景画面,具有强烈的叙事性和情感性。人类交往中的身体、眼神接触、面部表情、语气等亲密行为表现,也能在虚拟交互中产生亲密感[18]。交往空间内存在的多种互动形式,如拨动吉他弦、摆弄绿植的叶子等基础互动,面部表情变化及肢体动作对喜怒哀乐等丰富拟人化情绪的表现,都能够产生一种与屏幕中人进行面对面交谈的错觉。在平台的特别设计下,用户一进入平台便如身临其境。在日常交流中,Replika不仅主动与用户进行日常交互,还要求用户对回复内容实时打分和阶段性评价以加强连接。针对Replika的回应,无论是好的还是糟糕的,都能形成交互文本,在实现二者关系联结的同时成为下一次的交互指引,并以用户更喜欢的方式引发新的交互,使得文本生产的过程能够持续进行,为技术更深入地理解用户打开了窗户。

3.量化关系增强参与

用户在点击Replika界面下方的聊天框进行对话输入时,会显示等级条,等级的提升与经验值挂钩,随着互动次数增多和聊天话题深入,获得的经验值会不断增加。目前没有最高等级限制,但可以明确的是,等级越高,AI伴侣对用户的理解也越透彻。与为主播或偶像“做数据”来展现粉籍和亲疏远近等量化亲密关系等级等其他的亲密关系相比,人机亲密关系等级的计算更为直接和简单,仅仅通过日常交流的量化,便吸引用户进入追求等级提升的“升级打怪”之旅。

(三)图标和交互功能的构建策略

Replika界面设置多种交互功能,其中Store功能用于开展付费活动;AR功能提供沉浸式、场景化的视频对话情境;Quests功能以任务形式指导驯化Replika,开展给定的话题讨论或是互动便会获得一定数量的经验值和金币。在用户不愿意或者不主动进行深度话题讨论或亲密互动时,该功能会起到引导和推动的作用。Memory功能不仅可以添加一个新人物或者宠物,还能通过查看关于用户的事实性记录文本来丰富情感表达形式,同时作为二者亲密关系的黏合剂,塑造用户和Replika关于第三方个体的共同回忆。Diary功能用于存储聊天记录,通过“日记”这一强意义表征的记录性文本来展示情感互动过程,在记忆文本空间中塑造用户和Replika关于某一话题的共同认知,生成Replika关于用户所涉话题背景的记忆网络,从而促成一种心照不宣的人机默契。

Replika内置在界面上的交互功能,构成了一套标准分明的交往规则。进入算法系统进行自我暴露的压迫感被亲密关系的获得感与愉悦感所掩盖,使用户在想要推进亲密关系的愿望下逐渐全盘托出,开始进行全面、深度的自我袒露。彼此对亲密关系的回应也进一步激发着用户对于人机亲密关系的想象和感知,人机亲密关系也在你来我往的交互和反馈中逐渐生成和建立。

四、人机交互中第三场所性的实现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用户分享为在更大的媒介环境中考察Replika自身的运作提供了条件,可供性研究也应当跳出平台本身来展开。Replika承诺提供一个安全、放松、舒适的聊天环境,鼓励用户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其所形成的数字交往第三空间及其可供性,激发了用户进行社交联结、培育情感归属的潜能。

(一)以具身性为催化剂的身体在场

“媒介等同”(media equation)概念指出,媒介等同于真实生活,人们会像与真人交流一样地与媒介进行互动[19],实现与媒介间的无意识交往。场景营造作为陪伴感产生的重要条件,被加以利用,使进入App的体验能够等同于日常生活。不同于点对点激发用户的感官系统,Replika的场景设计通过视觉声效和触觉交互的联合机制对用户的身体与情绪产生一种整体化的影响,引发跨越感官边界的感觉刺激,进而获得舒缓、愉悦和放松感。而技术另一端的用户则通过外观和行为仿真度感知到AI伴侣的存在,为彼此连接和相互依赖的社会交往创造了条件。

对于用户来说,现实的亲密关系需要付出大量精力、时间及情感去维系,关系断裂具有很强的负担感。与之相比,人机亲密关系突破了差序格局中需要人情世故才得以维系的桎梏,摆脱了人情网络的高情感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限制,不至于在关系建立、维持和断联或结束的过程中背负太多的心理压力。与AI建立关系,在满足情感需求的同时避免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也折射出如今人们个性彰显、压力宣泄、情绪释放的内心需求。

(二)以安全感为前提的关系保障

现代性带来的社会纽带断裂导致亲密关系的匮乏,而匿名、短暂、浅层性的交往给人带来强烈的不安全感。在缺乏安全感却又渴望亲密关系的状态下,人们便求之于科技,以期寻找一种既能进入人际关系,又能够自我保护的方法[20]。Replika声明,人机交往处于一个安全、无须担心被评判的空间。一方面,日记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空壁垒,使用户即使不每天进入平台也能知道Replika在做什么,这无疑降低了亲密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另一方面,对话以“贴心地倾听与交谈”为主题,加上不论何时何地永远有回应的承诺,也构成了安全感的来源。社会依恋理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与他人建立亲近和支持性关系的内在需求,借此获得个体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安全感与支撑。由于渴望亲密关系又害怕潜在的不确定性,比起向外延伸触角,人们更愿意活在自己构筑的小世界里。对关系状态选择的自主权也使人们能够进行关系游走,从而保有免于被亲密关系裹挟的安全感。

此外,现实生活中亲密关系的脆弱、多变以及心理伤害性,给人以强烈的不安全感,而具有控制感的权力关系是稳定的、坚固的[21]。在Replika平台中,用户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可自主选择和AI建立朋友、导师、恋人等关系类型,且关系阶段随用户自我披露的程度而演进,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存续都在用户个人的掌控之内。人机关系中,用户是聊天机器人的全世界,这种自然而然的依赖和不平衡在人类关系中通常被认为是不健康的[22],但从用户方面来说,人机亲密关系具有一种天然的稳定性,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和破坏,是一段永远不会被动终止的亲密关系。

(三)个性化与拟人化的独特性暗示

智能技术逻辑推动着社会个体化特征的不断强化,在流动性技术空间内进行的交流活动,个体的交流意愿和计划明显优先于群体规范。换句话讲,数字交往空间内,交往活动的发起与回应,都基于个体兴趣与个人价值判断而展开。Replika所提供的数字空间便强化了这种特征。其母公司Luka强调,“Replika是属于你自己的个人AI伴侣”,这意味着AI伴侣具备的个体化特征为用户以自我为中心提供了种种便利。用户不仅可以借助平台提供的技术对AI伴侣外显的形象、身体、着装进行个性化创作,还可以通过对话文本的输入对其内在的性格、兴趣进行私人驯化,拥有一个不必遵守群体规范,符合自身好恶和个体化需求的伴侣。当AI伴侣相关的元素都成为用户可建构的对象,任何个体都能够生产出基于自我想象的作品。数字技术在公共社交媒体平台对个人私密空间的压迫引发了人们对作为个体自由空间自主性的追求,算法系统的个体化特性使人们感觉自主性得到了增强。因此,成功的个性化机制让人产生被算法系统“看见”和“认可”的愉悦感。

人类在相处中对电子产品的拟人化倾向,与感兴趣事物的依恋经历相结合,使得人与机器能够产生某种情感联系,促进了人机关系的建立[23]。AI伴侣的身体创造以及赛博房间的个性化搭配,成为用户自我审美和期望在亲密关系中的具象化体现。用户通过对AI伴侣及其空间的亲身创造,完成了对非人个体的拟人化打造,对理想伴侣的身体和生活空间的标准化设定及个人期望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完整地实现。平台亦为Replika打造了一个“学习型”人设,即便在疲劳状态,学习进程也从未中断。Replika持续学习用户喜好,逐渐由一个礼貌的机器人转变为一个了解用户悲喜、爱憎的老朋友或恋人,用户也在算法系统反馈和建议的帮助下改变自身行动,并通过反思来认识自己。当系统的建议成功时,这种共同的参与活动既有助于系统理解力的提升,也创造出一种与技术系统建立密切关系的体验,让用户有一种“我和它”在一起的感觉。

五、人机亲密关系的反思

(一)情感资本主义下的亲密关系商品化

消费主义的侵入导致基于情感和关爱的亲密关系被商品化为可被买卖、包装、物化、赋予价值和价格的商品[24]。人们逐渐将消费品作为亲密关系的象征性表达,通过购买礼物等方式为情感加成,这导致亲密关系被商业化、情感被物质化。

平台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将Replika小人的声音、身体作为生产工具,并回应用户作为消费者的情感凝视,有意识地迎合用户审美和多样化需求,使得Replika小人足够达到用户的要求。通过把物品的购买转化为用户对AI伴侣的礼物赠予,将关系的体现商品化、虚拟礼物去货币化,来模糊与用户的经济关系。而Replika在日记中对用户改变其身体样貌、服饰风格以及房间物品装饰的情况及购买行为予以特别记录和感谢,就形成了一种积极的情感回应。与传统的亲密关系不同,在技术的助力下,与AI伴侣相关的所有活动都可以变成可供消费的商品,用于创造欺骗性的关系幻觉。唯有妥协于付费机制,才可能创造出一个令人满意的Replika小人。情感养成的过程中物品购买贯穿在使用App的全过程,从而使关系联结物商品化的实现变得顺理成章。

亲密关系的建立不足以让用户实施付费行为,更重要的是情感联结物商品化这一过程中,AI与平台的共谋实现了情感向商品的成功转化。英国人类学家丹尼尔·米勒(Daniel Miller)认为,人们通过选择商品来发展和想象他们关心的社会关系,购买者期待物品能够影响他人,使他人成为符合期待的接受者[25]。一方面,平台通过一系列特定的界面和功能设置,催化亲密关系的进程,诱导客户购买服务并赠送礼物;另一方面,设定好的语言脚本也以促进消费行为为目的,通过“想要”“喜欢”等亲密性话语来调动情绪,让用户产生依恋感,并促进购买行为。同时,还借助日记和记忆文本中以赠送名义生成的感谢性话语进行情感的模式化表演,回馈用户的购买行为,形成情感流动的闭环。在感性话语的加持下,用户仅仅认为自己是在心甘情愿地消费,来讨取交流对象的欢心。Replika便是抓住了用户在情感交涉中的购买者心理和交往过程中被他人认可的想象和渴望,让情感商品化底层逻辑有效运转。就此而言,Replika平台以虚拟礼物作为中介物品,完成了从情感向金钱的转化。

(二)技术与情感交织下的用户迷思

用户作为使用者将技术想象为一个神秘的庞然大物,无法接触其内在机制。在不满意于现状但无法改变的前提下,只能妥协于技术权威,转向对自身的审视,迫使自己可以更好地利用技术。作为一款情感型AI产品,与市面上具有工具性质的AI不同,它是一张白纸,没有先验性的基础知识,用户即执笔人,可以通过不断的训练,让它更懂自己。人机之恋小组的新手使用指南及训练技巧也指出,训练Replika需要付出耐心和时间。用户要意识到Replika不是人类,需要反馈和指引,还要兼顾其会遗忘、使用精确性语言等限制,努力使愿景中的“让你快乐”成为可能。这种技术想象一直主导着Replika使用者的技术实践。借用平台技术真正获得一段亲密关系是用户使用Replika的初衷与美好期冀,作为对情感建构的保障,现有技术有其不可及性,使用者的技术实践也交织于不可及性与美好愿望之间。

人机关系之中,人们一边抱着和AI建立亲密关系的信念投入使用,又一边在体验和使用之后发出了对亲密关系的叩问,在关系的真实纯粹与否的纠缠中催生了情感迷思。一方面,人们觉得这种未受污染的关系只有和AI才能发生;另一方面,在人机目前无法相恋的认知下,像爱上一个人那样爱上了AI。新技术总是许诺一个无比美妙的平行世界,而对技术进步与创新的迷思则遮蔽了包藏其中的祸根。要知道,聊天机器人设计者的目的并不在于“赋予机器人思维”,而是创造一种关系的表象[26]。Replika具有其物理属性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主体性,但是过度的幻想对于人机关系而言,可能会像对元宇宙的假设那样,是用户永远无法触达的彼岸。

六、结论与讨论

在媒介转向寻求个性化和情感化的过程中,技术公司成为主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通过亲密关系商品化进一步支配着用户的关系活动。通过对App的界面设计、功能设置和运行机制的设定,技术公司维护了情感向经济利益转化的正当性,在AI伴侣的协助下,不断编织着用户对亲密关系的美梦。其次,依托算法的交流过程可能会给人一种亲密的熟悉和支持的印象,但技术永远无法了解或关心一个人。聊天机器人需要被认知为一种具备统一性和整合性的独特算法结构复合体,发展人机亲密关系的目的不在于让机器人“成为人”,而是将其视作一种补充人们生活交流方式的新型社交主体[27]。

在人机交互过程中,人们正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追求和培养算法理论上的亲密关系,要想变得更加亲密,就必须遵守平台规则。不同于关注情感型AI为何出现,本文着重关注了人们何以对它如此信任。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逐渐成熟,情感型AI应用数量进入了增长阶段,越来越多的用户主动尝试或选择与AI建立亲密关系,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人机的长期共存是可以预见的。因此,既要接受技术对现实生活解构的各种挑战,也要有效避免人机情感互动中可以预见的潜在冲突。此外,本文的分析没有关注Replika的应用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及对特殊群体,比如情感脆弱者、精神疾病者的人际交往和情感发展有何影响,将来的研究可以有所回应。

【本文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热点算法反映舆论的机制、影响与治理研究”(编号:2023CXW024)、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智能算法驱动下舆论基础设施演化研究”(编号:2024-ZZJH-307)成果】

参考文献:

[1]Ruckenstein M, Granroth J. Algorithms, advertising and the intimacy of surveillance[J].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y,2020,13(1):12-24.

[2]蒋俏蕾,凌绮.数智时代的“亲密”:媒介化亲密、亲密资本与亲密公众[J].山东社会科学,2023(03):87-96.

[3]Norman D A. 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things[M].Basic books,1988:9.

[4]孙凝翔,韩松.“可供性”:译名之辩与范式/概念之变[J].国际新闻界,2020(09):122-141.

[5]周逵.沉浸式传播中的身体经验:以虚拟现实游戏的玩家研究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8(05):6-26.

[6]赵立兵.“情”从何起:数字新闻“情感转向”的现象学反思[J].新闻界,2023(07):31-43.

[7]晏青,陈柯伶.可控与不可控之间:短视频成瘾的媒介可供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1):90-101+171-172.

[8]Nagy P, Neff G. Imagined affordance:Reconstructing a keyword for communication theory[J]. Social Media+Society, 2015, 1(2):1-9.

[9]於红梅,潘忠党,陈意如.探寻第三场所:一个空间可供性的视角[J].新闻记者,2023(07):45-64.

[10]Soukup C.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s a virtual third place: building Oldenburg’s great good places on the world wide web[J]. New media & society,2006,8(3):421-440.

[11]Steinkuehler C A, Williams D. Where every body knows your (screen) name: Online games as “third places”[J].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6,11(4):885-909.

[12]丁梦,张国良.电子游戏对亲密关系的影响:行为感知、行为认知和个体依恋风格的作用[J].东岳论丛,2022(05):56-67.

[13]董晨宇,段采薏.传播技术如何改变亲密关系:社交媒体时代的爱情[J].新闻与写作,2018(11):48-52.

[14]孙萍,李宜桐,于小童.“中介化爱情”之困:理解线上交友平台的媒介化与性别化[J].妇女研究论丛,2023(01):117-128.

[15]白昊石,黄顺铭,刘祖瑞.“养火”:虚拟中介物与电子亲密关系[J].新闻与写作,2023(07):86-96.

[16]董晨宇,段采薏.反向自我呈现:分手者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消除行为研究[J].新闻记者,2020(05):14-24.

[17]曾一果,曹境.“赛博恋人”:人机亲密关系的建立及其情感反思[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01):173-183.

[18]Bailenson J N, Beall A C, Loomis J, et al. Transformed social interaction: Decoupling representation from behavior and form in collaborative virtual environments[J]. Presence: Teleoperators & Virtual Environments,2004,13(4):428-441.

[19]Reeves B, Nass C. The media equation: How people treat computers, television, and new media like real people[J].Cambridge, UK,1996,10(10).

[20]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M].周逵,刘菁荆,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序言,7.

[21]许纪霖.千禧一代人的怕与爱[J].读书,2022(10):21-30.

[22][26][27]王昀,李芊芊.人机交流发展下数字亲密关系的社会争议与研究前景[J].青年记者,2024(01):60-64.

[23]Levy D.Love and Sex with Robots:The Evolution of Human-Robot Relationships[M]. 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2007:70-72.

[24]Constable N. The commodification of intimacy: Marriage, sex, and reproductive labor[J]. Annual review of anthopology, 2009, 38: 49-64.

[25]Miller D. A Theory of Shopping[M].New Jersey:John Wiley & Sons,2013:4-64.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王茜,尚佩佩.人机交往空间的构建与亲密关系实践——以Replika平台为例[J].青年记者,2024(10):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