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不二次实行“罗斯福新政”?——《繁荣与衰退:一部美国经济发展史》读书笔记

最近在看《繁荣与衰退:一部美国经济发展史》,作者是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和《经济学人》专栏作家伍尔德里奇。这本书中第七章《大衰退》中,作者对罗斯福新政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至少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纯正的“走资派”并不认可罗斯福新政,以及新政在大萧条中的作用。

受命于危难之际

谈罗斯福新政,就不得不提到1929年10月24日,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随着股市的暴跌,标志着,对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的大萧条来临。
然而届时的胡佛政府面对经济衰退时的表现,让美国社会非常不满。具象的表现为,大家把大萧条称为“胡佛萧条”,棚户区称为“胡佛村”,流浪汉裹体的报纸称为“胡佛毯”。胡佛在任期间,声誉和口碑跌至冰点。所以,在1932年的大选中,他顺理成章地输给了罗斯福。
而在本书中,作者对胡佛进行了一定的“平反”,认为胡佛及他的政府团队在大萧条期间并非毫无作为,他们依然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措辞对抗经济衰退,包括减税,基建投资,保障工人的最低工资等——这些大众原本认为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也就是说,在一些挽救经济的政策上,罗斯福是胡佛的继承者,胡佛政府面对大萧条的反应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迟钝。
不过,回顾历史,我们不得不以成败论英雄,至少在效果上,胡佛政府的政策几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是无效的。
作者在书中认为:
胡佛个人最大的问题,是他没把政治当作一项有艺术性的工作……他不懂得如何适度满足人性的自负,他不懂得如何用华丽的辞藻来为自己的理念赋能。简言之,他不懂得一个领导人既需要妙语连珠的口才,也需要满腹诗书的
这段看似是在否定胡佛,实际却是在讥讽罗斯福。因为这位继承者和前任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和表现,是完全相反的。
对于胡佛的公众形象描述:
在临近总统任期结束时,他(胡佛)已经呈现出明显的疲态,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脸上毫无血色,每天从凌晨到傍晚都伏案工作,没能去贴近群众,也没能激励整个国家。
对于罗斯福的公众形象描述:
在任期之内,他(罗斯福)一共发表了数十次时长15分钟的炉边谈话,这些讲话一方面安抚了焦虑的民众,另一方面也纠正了一些激进的政策。

罗斯福新政

于是,在新旧总统的强烈对比中,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正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而这时的美国经济,已经处于完全崩溃的边缘,他首先面对的就是全国范围内的银行挤兑风潮。前任留给他的烂摊子就是全国48个州中的35个州,宣布银行放假,规避民众因恐慌的情绪前来取款。
罗斯福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所有银行停业4天,可以理解为金融行业的“熔断”和“冷静期”。然后他劝说国会通过《经济银行法》,这个法案意味着政府可以给银行的储蓄进行兜底。然后第一次炉边谈话,话题就是围绕时下的银行挤兑危机,他充分展示了其演讲和口才上的天赋,言简意赅地向大众解释了美国当时金融系统的状况,以及应该如何面对和解决。同时,对于银行停业“冷静期”后重新开业方案,他的团队根据银行的财务状况,分为三类,分批次,按不同条件重新开业。大体上财政状况良好,资金流动性充分的银行,最先开业,以缓解民众的恐慌情绪。
在政策和宣传的攻势下,民众慢慢把钱又存回了银行,罗斯福政府上台后面对的第一个危机,暂时解除。
但他需要面对的挑战还有很多。好在罗斯福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演讲者,还是一位高效的实干家。在上任不久,我们就看到了被称为“美国国会有史以来批准通过的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一项法案”——《国家工业复兴法》。而这也是他获得褒贬不一口碑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国家工业复兴法》中,我们看到了计划经济的影子,比如法案支持成立的国家复兴署,可以根据政府的命令来管理整个行业的生产,并决定是否提升相应制成品的价格和工人的工资。国家复兴署中断了美国当时的《反托拉斯法》,其目的就是要成立由国家资本所控制的托拉斯。
另外,在《国家工业复兴法》中,赋予了工会能够对抗企业和资本家的权利,确保工人能够组织罢工的自由。还为特定行业限定最长工作时间和最低工资标准。
凭直觉《国家工业复兴法》中,有不少我们熟悉的“红色”和“左倾”的内容,难怪罗斯福的政敌称他为“斯大林.德拉诺.罗斯福”。
同时,罗斯福政府也针对美国农村地区,出台了类似的《农业调整法》,以预防农业上的生产过剩,造成农产品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跌。而解决方案就是政府买单,支付给农民现金,或者以政府控制的价格收购农产品。
不管是《国家工业复兴法》还是《农业调整法》,根据法案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政府的主动调控,在工业和农业方面,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尤其是通过对价格的控制——这只看得见的手,替代原美国以自由竞争市场为基础的——看不见的手
并且伴随着经济政策的“左倾”,当时社会意识形态也开始向左,社会底层针对财阀、资本家、犹太人的仇恨,也开始萌发。有意思的是,本书作者之一,格林斯潘就是一位典型的犹太资本家和政客,所以我们看到了文中对罗斯福新政的敌对看法。
在1935年颁布的《瓦格纳法》中,政府进一步增强了工会在劳资双方博弈中的地位,限制了企业对于工会的约束。
另外,在社会福利方面,罗斯福政府也推出了《社会保障法》,通俗来说就是“政府来养老”,而且是以更为广泛的工资税,而非个人所得税,为社会保障制度提供资金方面的来源。按罗斯福的解释就是:
“只要政府收工资税,就没有任何一个政客敢于废除我提出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些税并不是经济手段,它们是纯粹的政治手段。”

新政的效果和评价

“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溜溜”,罗斯福新政的实际效果,我们得从政治和经济两个维度去看。
至少在罗斯福的本行,总统履职是否合格方面,是得到美国民众肯定的。在1936年的大选中,罗斯福以较大优势击败了竞争对手,成功连任。然而罗斯福也面临一个巨大危机,即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和《农业调整法》违宪,而这两个法案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于是,罗斯福在第一任末期和第二任期间,花费了不少精力和美国最高法院做政治博弈。
罗斯福新政的推行需要庞大且强力的政府机构,我们从下面这个数据可以看到罗斯福政府体量的扩大。1930年,联邦政府的支出占美国GDP的4%,而到了1936年,这个数据变成了9%。
然而在经济方面,按书中作者的观点,罗斯福新政对于能否把美国带出大萧条的泥潭,起到的是负面的效果
作者批评道:
1935-1936年,在罗斯福推出的大规模经济刺激一揽子计划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但这种复苏很快就失去了动力。罗斯福因为在公共事务领域创设了很多工作岗位,得到了人们的大肆表扬,但伴随这方面的进步而来的是私营领域工作机会的减少。1937年5月,短暂的复苏达到巅峰,即便在这个时候,全美就业率仍没达到1929年的水平。当年8月,经济再次开始走入下坡路。这一轮大萧条比摧毁了胡佛的那一轮还要惨烈。全美股票价值减少了1/3以上,企业利润下降了40%-50%。1937年最后一个季度的钢铁产量比年中时的产量减少了25%。失业人口达到1000万,相当于全美劳动力人口的20%。
失业率方面:
1939年,全美境内17.2%的人(相当于948万人)处于失业状态,而在胡佛任期的最后一年,失业率为16.3%(相当于802万人)。……1929年,美国的失业率最低,仅为1.0%,当时16个国家的平均值为5.4%。到了1932年,美国掉到了第8位,失业率为24.9%,各国平均值为21.1%。到1938年,美国掉到了第13位,失业率为19.8%,各国平均值为11.4%。
作者认为罗斯福政府推出的新政虽然在短期内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复苏,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些政策给美国经济带来了破坏性的作用,甚至大萧条的第二阶段就是因为罗斯福推行新政而诱发的
以《国家工业复兴法》和国家复兴署为例,罗斯福的本意是通过政府干预,预防产能过剩的现象。但干预的手段不太符合美国的传统认知。新政是通过立法扩大联邦政府的权限,强制固定物价水平,以及财政补贴等措施。
国家复兴署鼓励大型企业通过行业内部协商制定本行业产品的价格,并约定生产这些产品所需支付的工资和产品的售价。国家复兴署强制要求企业支付更高的薪酬,同时接受工人的集体定薪议价。
以上这些政策,其实是对行业中既有较大规模的企业有利的,而对于新进的小企业,则是树立起较高的门槛。所以国家复兴署及颁布的法案,让更多的小型企业退出了市场,而大企业则是进一步扩张和垄断。所以,这也带来了就业方面更多的矛盾,看似大企业扩张吸收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但实则是损失掉了更多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
而在《农业调整法》颁布后,也同样出现类似的情况。
政府向农户支付一定的金额,换取他们放弃在部分土地上的耕种。农场土地价格固定在以1910年购买力计算的最受欢迎的农场土地价格水平的高位上。磨坊主和农产品加工者被迫承担了这项社会改革所造成的额外成本。……《农业调整法》颁布后的一年之内,食品和衣物的价格都出现了实际的上升。
除了颁布新政的内容,罗斯福上台后频繁发布政策——这样的政治措施本身就带来了政策的不稳定性。这一点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商业发展需要一个受法律保护的稳定预期,而频繁发布的政策,本身就有一定的前后矛盾,比如期望用通胀来消解债务,但政府又强力控制物价,期望增加政府投资来带动经济,由担心财政赤字的增加,期望给予公民更为广泛的福利,但在税收方面又较为谨慎……
所以,我们看到了前后起伏波动的经济数据:
1933年4月——1937年10月,按季度调整之后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均增长3.2%,但1937年10月——1939年8月,物价继续下跌,年均下跌3%。到1939年年底,物价仍然低于20世纪20年代的水平。
作者在本章中对于罗斯福新政的批评,引用了当时一个有趣的案例——生猪大屠杀。1933年全美有600万头小猪猡,因为农业部长的一道命令,死于非命。这和资本家情愿倒掉牛奶也不给穷人的案例,颇有异曲同工之处。从自由竞争市场的理论上讲,供大于求的猪猡或者牛奶,能够降低商品的价格。然而,在罗斯福新政中对于商品价格的强控,进一步让供需失调不平衡,势必导致多余的商品积压,最终,多余的生产力要么政府买单,要么浪费。
在劳资对立方面,由于《瓦格纳法》的颁布,加入工会的工人的数量急剧增加,从1935年占总劳动力人口的13%,跃升为1939年的29%。工人罢工的总工作量由1936年的1400万天增加至1937年的2800万天。

走出大萧条的真实原因

通过上述经济性指标可以看到,在罗斯福执政期间,大萧条带来经济衰退并没有本质上得到扭转,而真正让美国走出经济困境,重塑信心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的爆发和美国的参战,带来了大量的军工需求,能够释放大萧条时期因为有效需求不足,而被压抑的生产力,参军入伍或者进入军工产业链工厂,也解决了大量的失业人口。同时,罗斯福新政也恰巧契合战时经济的模式。
作者这样描述道战争和罗斯福新政的契合度:
在和平年代、由政府替代数百万名消费者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但在战争年代,政府作为唯一的消费者,成为了最完美的消费者。
并且由于对外战争,让国家内部又形成了统一、团结的局面,一致对外的爱国情绪,让劳资双方的关系变得缓和。在战争期间几乎所有的工会都宣布不再组织罢工。
所以,本书的作者认为从根本上让美国走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不是罗斯福新政

总结

《繁荣与衰退:一部美国经济发展史》中可以看出,以格林斯潘和伍尔德里奇为代表的一部分美国精英阶层对罗斯福新政并不认可,他们认为罗斯福新政,在当时并没有引导美国走出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甚至频繁出台的新政反而让经济衰退进入了更为严重的第二阶段。
另外,罗斯福的执政理念,让这部分精英阶层感到了担忧。美国在立国之初就限制联邦政府的权力,本质上反感“大政府”的概念,政府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职责是确保市场的自由竞争。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范围,把政府管控的触角延伸至美国经济的方方面面,朝着计划经济的模式前进。而且在劳资关系、社会福利和意识形态方面,罗斯福新政也有“左”的倾向,这是美国右翼精英阶层不能容忍的,所以也有了美国最高法院判定《国家工业复兴法》和《农业调整法》违宪,是违背美国宪法的基本精神
按书中的叙述,罗斯福新政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帮助美国恢复经济,但长此以往,给联邦政府赋予过过于宽泛的管控权限,会导致政府集权,甚至国家的权力会被掌控在少数党派和个人的手中,按当时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走在通往成为专制国家的奴役之路上
所以,未来美国若非出现特殊状况,类似罗斯福新政这样的“美国特色资本主义”会放在匣子里,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