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4日讯(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向丽华)“最美的《诗经》古风韵味,就在武汉江边。”11月24日,湖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郑晓云作客“江滩大讲堂”,以《一江清水映芦花:长江水文化漫谈》为主题,听众感慨:“他把‘蒹葭’这种古老植物一下子讲活了。”
湖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郑晓云,在“江滩大讲堂”分享长江水文化。记者金文兵 摄
当天的汉口江滩,细雨蒙蒙,秋风瑟瑟,荻花正开,热烈灿烂,为前来观赏的市民平添一道浑然天成的风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郑晓云指出,《诗经》中的蒹葭,泛指荻和芦苇。
“有水才有芦苇,芦花是水的精灵。关于芦花的诗歌很多,人们将芦花作为一种人与水、人与自然对话的情感介质,在芦花上寄托了很多的人文情怀。”郑晓云说,武汉长江畔有最美的诗经古风,而《诗经》中描写的“蒹葭苍苍”的景象,与目前市民能看到汉口江滩芦荻绽放的景致基本一致。
“水脉源远流长,文脉因水而生。”在郑晓云看来,武汉地处长江中游、汉江和长江的交汇之地,城市和长江共生关系紧密,因长江而形成的文化积淀十分丰厚。
郑晓云举例说,吃粽子、划龙舟,人们纪念屈原的端午节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端午祭,这是人们对于水的一种古老崇拜,是一种传承有序的人文习俗。
蒙蒙细雨的窗边,长江日报记者在采访郑晓云教授。通讯员向丽华 摄
郑晓云告诉大家,卓刀泉、柏泉古井等水文化遗迹和水文化传说长久流传,水神杨泗将军一直在武汉地区和更广泛区域受到人们的崇拜,“更关键的是,从远古的大禹治水传说,留下禹功矶、禹王庙(禹稷行宫)等遗迹,到当今的防洪纪念碑传达出来的伟大抗洪精神,都体现出武汉人民顺于水又争于水的强大精神内核”。
“深感有料,不虚此行。”市民张立刚感慨,“听了郑老师的这些内容,才晓得武汉的水文化底蕴这么深厚。我们要加倍珍惜,懂得欣赏,同时也守护好城市水脉和文脉。”
郑晓云教授的水文化讲座,很受市民欢迎。记者金文兵 摄
据了解,“江滩大讲堂”系列讲座由武汉市水务局、长江日报联合推出,意在打造百姓身边的水情宣讲阵地,普及水历史、水文化、水常识、水生态、水科技、水法规、水政策,引导公众知水、节水、护水、亲水。
【编辑:王戎飞】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