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才培养等,中外专家分享最新实践经验

文化遗产如何有效保护传承?在文旅热的当下,文化遗产保护如何与文旅有机融合?文化遗产领域的人才培养有哪些新路径?11月23日,在北京联合大学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4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各界嘉宾学者共同探讨了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阐释、保护传承、管理路径,及其与文旅融合、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搭建平台,扩大文化遗产保护“朋友圈”

开幕式上,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楚国清表示,作为北京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关键领域学科专业最齐全的唯一一所市属高校,学校多年来专注于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及北京地方学研究、考古和人类文明探源、文化遗产管理等领域研究,通过这次文化盛会,搭建文化国际合作和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扩大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朋友圈”,让世界更加了解北京,也让北京更好融入世界。

当天,中外专家围绕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分享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副院长、北京联合大学特聘教授詹长法以“国际视域下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高级人才培养路径”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提到,以前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才培养更注重师承制,“现在在科学保护的要求下,我们要去挖掘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就需要懂科学、懂艺术、懂历史、懂物质文化遗产的人。这些综合在一起,就注定了人才培养不能是作坊式的,就要求大学参与人才培养。”

詹长法提到,目前国内已有60所高校设置了考古专业,但是专门设置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高校还是很少,其中能够在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毕业生更少,这也导致了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人才培养满足不了需求,“比如现在全国有5900多处石窟寺,但是在这个领域的人全国也不到1500人。”

如何破解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人才培养供不应求的难题?记者了解到,2024年3月,北京联合大学正式成立了文化遗产卓越工程师学院,以“项目制”的招生培养模式,学生们将在学习中走进考古发掘现场、文博科技企业、文化创意公司等等,在真实产业环境中提高专业技能。

在詹长法看来,“这种文理结合、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提升动手能力。”同时,詹长法还建议在人才培养中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把国外的先进经验引入进来,优秀的人才也可以送出国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非常好的文保人才,对我们的遗产保护也是有利的。”

当天,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意大利罗马第三大学教授米凯拉·艾迪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王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凌明等也发表了主旨演讲。

北京联大与罗马第三大学签约,未来将开展系列科研合作

当天,北京联合大学还发布了服务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一系列丰厚成果,涵盖文化交流、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旅游、非遗人才培养以及决策咨询等多个领域。

其中,包括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中塞高校师生艺术作品展、《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图典》、《乡村遗产旅游绿皮书:中国乡村遗产旅游发展报告(2023)》、“四位一体”的北京传统工艺传承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智能教育管理及相关领域的资源配置研究成果、推动国家研学旅游规范化发展决策咨询的研究成果等。

针对传统工艺传承的人才培养,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传统工艺创新设计研究中心负责人申文广提到,整个传统工艺行业都存在培养过程长、对人才要求高、年轻人留下来困难、行业人才缺少等现实困境。他提到,目前艺术学院也在进行贯通人才培养的相关探索,“未来针对工艺行业的人才培养,除了技能外,还要增加关于市场、宣传推广等方面的知识,让我们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同时,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都需要再进一步开拓思维,目前已经是跨学科的培养模式了,还需要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

今年正值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当天,北京联合大学与罗马第三大学正式签署中意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文化遗产、考古等领域开展一系列科研合作,进一步拓展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空间。

此外,会议期间,主办方还组织了多场专题论坛与交流研讨活动,围绕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与保护利用、文化遗产与革命文物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与文旅融合发展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北京样本”、文化遗产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文化遗产管理路径与机制研究等六大专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为参会嘉宾搭建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平台。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