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给了120多个寻亲家庭失而复得的喜悦

全文2494字,阅读约需8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4年10月25日重审一审判决,判处余华英死刑,余华英已上诉。

02杜向阳,被誉为“走失孩子的福星”,13年帮助120多个寻亲家庭骨肉团圆,他是“宝贝回家”公益组织志愿者。

032016年,黄信财在“宝贝回家”网上发布了寻亲信息,杜向阳帮助找到了失散18年的女儿文文。

04尽管杜向阳的公益工作耗时费力,没有报酬,甚至还得倒贴路费,但他认为见证团圆的快乐足以弥补所有的辛苦和付出。

05建辉慈善基金会评审委员会于2022年12月将杜向阳评定为致敬人物。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图片

2024年10月25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重审一审判决,认定余华英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判处其死刑。

余华英已经上诉,每个人都在等待着她最终的结局,属于恶魔的结局。

人世间有一种痛叫骨肉分离、下落不明,余华英之流就是痛的制造者;

而治愈它的药只有失而复得、久别重逢,幸好,还有更多的人站在恶魔的反面,愿意为治愈的希望苦苦奔走。

杜向阳,就是一个为了寻找这副药跋山涉水、殚精竭虑的人,他是“宝贝回家”公益组织志愿者,13年帮助120多个寻亲家庭骨肉团圆,被誉为“走失孩子的福星”。他说:“让家家都圆满,我也会感到幸福。”

图片

1998年2月8日,是刻在黄信财心里的一道疤痕,那天,他的女儿文文丢了。

再次相见,他们等了整整18年。18年间,这对父女一直在苦苦寻找对方,抓不住希望的感觉是一种煎熬,是杜向阳帮他们把希望变成了现实。

1998年,乐清人黄信财和妻子在北京打拼,开了家小理发店。春节前,妻子带小儿子回老家过年,他照顾生意,和6岁的女儿文文一起留在了北京。

生意繁忙时,黄信财会把文文托给姨妈照顾,但是,那天下午,姨妈一个疏忽,文文就不见了。他们找了一夜,第二天,从一个在公园散步的老人那里得知,文文被一个衣衫褴褛的男人抱走了!

找遍大街小巷,再也捕捉不到女儿的半点讯息,巨大的打击击垮了妻子的身体,他们只得带着儿子返回了老家。但是,对女儿的寻找从未停止。

2016年,在看寻亲节目时,黄信财得知了“宝贝回家”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自己的寻亲信息发了出去。

没想到,没过多久,就有人主动联系他,这个人就是杜向阳,“宝贝回家”洛阳站的志愿者。

杜向阳说他可能知道黄信财女儿的下落,他在看到黄信财发布的寻亲信息后,想起当地一个名叫“玲玲”的女孩,也在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体貌特征和文文十分吻合。

图片

▲女孩玲玲

杜向阳联系了玲玲,并去女孩家里走访了一趟。18年前的往事,在玲玲的记忆里已经变得模糊,但是,她却清楚记得自己是怎么被拐走的。那时,她正在家门口的路边玩,一个衣衫破旧的男子问她:“小朋友,能不能帮叔叔找个厕所?”玲玲热心地带他去了,然后就被抱走了。

图片

玲玲的人生被迫转向,她被带到河南,养父母待她并不好。她三年级就辍学,长大后独自一人外出打工,没学历,工资低,劳碌之余,心心念念惦记着寻找亲生父母。杜向阳有效的,把她和父母相互的寻觅对接在了一起。

图片

▲18年后的父女相拥,这样骨肉重逢的场景也是杜向阳的幸福时刻

警方采集双方的血样进行DNA比对后,确定玲玲就是黄信财夫妇的女儿文文。18年后,父女再次相拥,18年的伤痛终于得以疗愈。见证团圆,这也是杜向阳最幸福的时刻。“从事公益活动是双向的,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身心满足。”这份满足感就是寻亲志愿者能够得到的全部回报。

图片

杜向阳之所以能把黄信财、黄文文父女的信息迅速连接起来,是因为,通过大量枯燥的记忆和比对,他在自己的脑海里建立了一个庞杂的信息库。

杜向阳以网名“河洛天空”的身份在网上发布了数百条寻亲帖子,微博更是不计其数。为了帮助寻亲者,他每天都要阅读大量的寻亲资料,不断填充自己的信息库。

图片

寻亲者的回忆里经常只有一些记忆的碎片,杜向阳会一点点启发寻亲者提供信息,再抽丝剥茧,系统分析,之后将所得信息发送到相应的志愿者群,请志愿者帮忙在当地寻找。

他还要上班,要赚钱养家,公益工作大多只能在晚上进行。几乎每天晚上,他都要坐在电脑前五六个小时,不断地和寻亲者、志愿者们沟通。十几个聊天窗口同时打开,也就是十几个案例在交织展开,他熟记每个案例的进展,同时应对十几个案例的分析、研判而不慌乱、不混淆。

一晚下来,常常身心疲惫,胳膊累得抬不起来,脑子也因为长时间运转而近乎宕机。

图片

杜向阳经营着一家装饰公司,寻亲活动经常要跋山涉水,寻觅线索,走访当事人,在挣钱和公益之间,杜向阳总是选择后者。2015年的一次志愿活动中,他遗憾错过了几个业务合同,但是,善良会选择靠近善良,其中一个客户听说杜向阳是因为公益耽搁了签合同,主动登门找他补签了合同。

图片

杜向阳加入“宝贝回家”志愿组织是在2011年。

杜向阳喜欢看《今日说法》,2011年7月,《今日说法》播出了一期 “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帮被拐孩子寻亲的节目,志愿者也是普通人,却可以做帮助失散家庭团圆的感人事儿,杜向阳觉得,这个,自己也行。

图片

敢想敢做,是杜向阳历来的行事风格。当天,他就向“宝贝回家”提交了申请。

很难想象,现在对新媒体操作熟练的杜向阳,其实只有初中文化。刚开始接触电脑,他只会笨拙地用“二指禅”戳键盘,打字又慢又易错。

一边唾弃着自己的手忙脚乱、效率低下,一边感同身受着寻亲者的绝望和煎熬,杜向阳开始逼着自己去练打字,也逼着自己牢记接触到的每份寻亲资料。他不想那些落在自己身上的希望,会因为自己的疏忽和愚笨而落空。

杜向阳帮助的第一个家庭也是通过《今日说法》节目实现了团圆。“2011年,为了每年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的策划,《今日说法》栏目组提前两个月向网站征集6个寻亲人到北京录制节目。但筛选的要求很高,需要在北京且清楚记得名字。”

杜向阳立刻从自己的记忆库里检索出了寻亲人小金,她记得自己的名字、弟弟的名字、以及父亲的名字,却一直没有找到家人,于是,杜向阳就推荐她去了节目现场。

图片

▲杜向阳和小金母女

2011年12月4日,节目播出当天,小金的家人看到了节目,发现小金就是他们找了多年的亲人,于是立刻寻找节目的联系方式。后来,在“宝贝回家”志愿组织和当地公安部门的帮助下,经过亲子鉴定,小金终于与失散多年的家人团聚。

母女抱头痛哭的场景深深触动着杜向阳:“当时我和另外一个洛阳的志愿者一起陪她去商丘认亲,这件事对我的鼓励特别大,也坚定了我想做寻亲志愿者的初心。”

“帮父母寻找丢失的孩子,帮找不到父母的孩子回家,我和其他‘宝贝回家’志愿者所做的事情,都是在让更多家庭变得圆满,有家才有孝。”截至目前,在杜向阳努力下,已经促成了120多个寻亲家庭的骨肉团圆。

做寻亲志愿者耗时费力,没有报酬,甚至还得倒贴路费。但是,杜向阳觉得,见证团圆的快乐,足以弥补所有的辛苦和付出。

“我们看了很多次团聚场面,看到很多家庭相见时痛哭的画面。每一次,志愿者们还是像第一次见证团聚时那样感动。逢年过节,帮助过的人还会给我发个短信,我就挺幸福的。”

图片

▲寻亲者答谢杜向阳

杜向阳加入“宝贝回家”时,全河南只有一百多名志愿者,但是现在,光是洛阳的志愿者就已经有几百人,其中很多,都是受到杜向阳的感染和影响而加入的。

为了拓展寻亲方式,杜向阳还自学了短视频剪辑。他期待“天下无拐”;也希望强大自己,永远都做走失孩子的“幸运星”;他希望,“回家”,能成为每个人都唾手可得的幸福。

建辉慈善基金会在河南洛阳的合作团队在了解核实杜向阳的情况后,提交了这一线索。建辉慈善基金会评审委员会经过评审,于2022年12月将他评定为致敬人物。希望善良的他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回馈。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