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天山》:一位“20世纪人”眼中的中国与世界

图片《下天山:亚洲腹地之旅》欧文·拉铁摩尔 著 王跃 译 光启书局

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作为一个东方文明古国和大国,中国不管是在古代、近代还是当代,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也必将对未来有更大的贡献。

历史往往惊人地相似。正如马可·波罗的经历与记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域外对古代中国尤其是元朝的认识一样,20世纪来华的一批后来被称为“中国通”的西方人,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域外国家社会与民众对华的系统理解与认知,其中包括对于“一战”“二战”乃至冷战的理解,当然也会涉及关于中国革命、抗日战争、东亚秩序以及大国竞争的重要议题。这批人大多已经逝去,但“二战”后的世界秩序结构依然在东亚留存,这些议题依然富有历史性与启发性的意义,使我们在自主性地认识与周边、域外关系的同时,去了解一些曾经有过的分析与讨论,从而为我们提供可供参照和比较的20世纪体验与概括。

欧文·拉铁摩尔(1900—1989)就是其中的一位。从生命历程来看,他是个彻底的“20世纪人”。作为一位著名的“中国通”,他在中国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将中国视为“第二故乡”,并在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在青年时代成为第一个走遍中国内地各区域的美国佬之后,他实现了那批“20世纪人”最具魅力的目标:在理解中国社会的同时,也了解中国的政治。紧随斯诺之后,他参加的“美亚”小组一行在1937年6月访问红色圣地——延安,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但对他的影响却是终身的。这次访问,不仅让他得以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同时也获得了革命左翼关于“解放”与“同情”的知识启蒙,更为自己打上了“亲华”与“知华”的烙印。当然,这也使他本人后来在上世纪50年代成为美国国内麦卡锡主义的主要攻击对象,无依无靠之下被迫远走英伦。随着中美关系转暖,1972年,受周恩来总理邀请,拉铁摩尔得以在古稀之年踏上新中国的土地。那个在他青少年时代残破不堪的“第二故乡”,如今正在世界舞台上独自掌握着自己的命运。毫无疑问,这是中国人的中国。

张骞式的体验,或者用现在时髦的词汇来说——田野调查,塑造了拉铁摩尔本人学术表达背后的迷人之处。在回忆文章中,拉铁摩尔记述了他了解中国的“接地气”方式。在多次出差之旅中,他都放弃了那些之前洋人传统的老爷做派,在没有翻译、仆人或补给的情况下,轻装前行。每次出差之后,他都会收获一大帮子朋友。在如今这个旅行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时代,我们每个人理解周边与外部世界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个人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我们对作为整体的中国与世界的理解之外,去更深入地认识中国的基层社会与生活世界,认识中国广袤的边疆地区,将使我们的知识图景更为完整。

“在骆驼商队和铁路货车之间堆放着货物。那里只有两步或者四步的距离,却弥合了两千年的鸿沟,在商队来回进入将大汉王朝和罗马帝国两相分隔的古典时代以及蒸汽时代之间,摧毁了过去,开启了未来。”这种突然的感觉,开启了拉铁摩尔理解和认识中国的生命之旅。如今,在我们看来,开启未来的旅程,不必再以摧毁过去为前提,未来与过去可以兼容。拉铁摩尔笔下那个丰富而多彩的文本世界,诉说了这位“20世纪人”的青年、中年和老年故事,其中既有豪情万丈,也有苦闷彷徨,更有历经冷暖后的冷峻叙说,贯穿了这个世纪独有的政治与思想变局,构成了由小及大的20世纪中国与世界场景。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袁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