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延续了30年的“约定”

什么样的约定,能够跨越2000公里,且30年不间断?

自1994年“挽留海鸥”公益行动开始,这群“海上精灵”每年都会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启程,飞越漫漫长路抵达青岛过冬。

如今,海鸥不仅是市民游客的“团宠”,更成为青岛的一张城市名片。在某社交媒体上,“青岛海鸥”“栈桥海鸥”等相关笔记超过7万篇。

图片每到冬季,就会有大批市民游客来栈桥喂海鸥 韩星 摄

11月24日,“最美海湾 鸥遇青岛”青岛海鸥季文化旅游主题活动在栈桥拉开序幕。“寻鸥记”城市集章挑战赛、海鸥创意主题巴士、海鸥IP创意市集、“青岛送你好运鸥”创意打卡、“鸥翔在青岛”主题展等七大主题板块十余项精彩活动,打开海鸥季的新玩法。

今天,我们聊聊那些海鸥与青岛不得不说的故事。

一、一场人与鸥的“双向奔赴”

“北来的海鸥请留下,岛城就是你的家”。30年前,从《青岛晚报》的一篇倡议开始,岛城人民正式向海鸥发出“邀约”,“挽留海鸥行动”自此出发。

以食为“桥”——“海鸥是被一把大米花吸引来的”。

最初,栈桥附近的海鸥只有百余只,种类少且“怕生”,看见人就远远躲开。

后来人们几经尝试,找出了海鸥认可的第一款“鸥粮”——大米花。从固定人员定时投食,到市民自发投食,再到外地游客专程来青投喂……如今,飞到青岛的海鸥,不仅不怕人,还习惯于到人们手中啄取食物。各种各样的“美食”,诉说着人与海鸥相亲相爱的美好故事。

图片挽留海鸥行动资料照片

以爱为“盟”——“为留住天空中的羽翼,我们携手呵护”。

有人说,海鸥不仅眷恋大海,更在意与青岛的冬季之约。留住它们的,不仅是投喂,还有前海沿热情的人们掩饰不住的喜爱和呵护之情。

也正是始于“挽留海鸥”,一场场爱鸟护鸟行动在岛城蓬勃展开:自2020年12月3日起五年内,全市禁猎,严厉打击非法网鸟、食鸟、贩鸟行为,为鸟类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最近的数年间,青岛市观鸟协会、一大批热心志愿者奔波在荒郊野外,调查鸟类资源、寻踪问迹,精心为它们打造舒适家园……

温和适宜的环境、友好的氛围,不只海鸥,白鹭白鹤等种类繁多的鸟类,都成为岛城的“常客”。

图片八大关附近,海鸥与人相亲 @aurora晓晓

报之以亲——“呼朋唤友,共赴这片海”。

海鸥聪敏,读懂了人们的良苦用心,它们接过这枚“橄榄枝”,把这一“情份”传递给更多的同伴:得益于“挽留海鸥行动”,来青岛过冬的海鸥数量已从最初的2000只增长到如今的10万余只,且海鸥种群数量日渐丰富,诸如黑嘴鸥、棕头鸥等稀有品种也陆续光临。

二、一幅“人鸥共舞”的和谐图景

有人说,如果你错过了青岛夏天的海,那一定不能错过冬天的海鸥。一场持续30年的相约,不仅让海鸥对这座城抱有深深的眷恋,也让更多的外地游客有了“冬季到青岛来看海”的理由。

打开冬游海滨的流量密码。

海鸥翔集,让冬日的青岛海滨温情脉脉,别具魅力。

桥面上、礁石上、沙滩上,到处都是赏景拍照的人们,他们定格海鸥振翅高飞翱翔天际的精彩瞬间,记录喂食海鸥,亲近自然的美好时光。还有许多游客选择乘船出海,在甲板上喂食逐浪的海鸥,别有一番情趣。

图片下雪时分,在栈桥与海鸥互动的游人 韩星 摄

书写和谐的生态图景。

“挽留海鸥行动”成就了城与人、人与自然的双向奔赴,为青岛擘画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态画卷。

这些年,青岛加大白沙河湿地、少海湿地、洋河河口湿地、姜山湿地、唐岛湾湿地等保护力度,极大地拓宽了候鸟栖息觅食空间,赢得了大批候鸟的青睐。

享受人类关爱和投喂的同时,海鸥也给予这座城市以“回馈”。作为“海上清洁工”,海鸥的食物来源较为广泛,包括海洋中的各种有机废弃物、浮游生物以及其他小型海洋生物等,在啄食过程中间接地减少了垃圾在海洋表面的留存,起到了一定的清理作用,有助于维持海洋生态平衡、维护海港环境。

图片海鸥翔集 @小乔Cherry

开启温暖的治愈之旅。

海鸥让更多的人走出家门,亲近海洋、海岛、滩涂、湿地,去接触大自然,去观赏草木生物,获得舒缓的“精神按摩”。

不妨挑一个阳光正好的日子,切几片面包,带几根油条,优哉游哉地去看望那远道而来的“老朋友”。远帆近海,碧海波涛,汽轮低鸣,鸥声阵阵,置身于此,内心便不由生出一种平静和放松。正如诗中所写那般,“心静海鸥知”。

三、一个城市IP的“破圈”之路

从古至今,海鸥一直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如何将这份与海鸥的情谊,更好地延续下去?

“脑洞”大开,点亮城市IP。

一个好的城市IP,不仅能够拉近城市与居民、游客的距离,还能塑造城市“人设”,形成鲜明特色。为此,市南区推出了海鸥IP创意形象——鸥啦,并以其为载体,进行线上线下产品延展,塑造文旅品牌。此外,还聚焦“赏鸥经济”,发力“海鸥+”新业态,以小切口放大招,让“冷冬不冷”“淡季不淡”。

作为“灵感搭子”,海鸥与文化艺术界也天然相配。青岛首个专业文学类奖项——海鸥文学奖,便是以海鸥命名。未来,不妨多鼓励以海鸥为主题的艺术摄影、婚庆商业摄影、绘画绘本等产业的发展,让小海鸥与城市文化碰撞出更多“火花”。

图片青岛海鸥季文化旅游主题活动现场,市民与海鸥人偶互动

爱而有度,把握亲近边界。在社交平台,关于“青岛海鸥吃什么”的问题引发网友的讨论。“栈桥海鸥不吃馒头,吃油条”“钙奶饼干和火腿肠也得配上”……所谓“荤素搭配”虽然是大家的玩笑话,但投喂尺度的确值得注意。

比如,应以抛喂为主,一粒一粒抛向空中,避免大量饲料落入水中,造成污染;比如,少量喂食,不影响海鸥找寻和捕捉食物的生存本能;又如,不追逐或强行靠近海鸥,给它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适当的“边界感”是对彼此的保护。

图片游客在栈桥喂食海鸥 @奇异果博士

筑巢建家,持续优化生态。“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给海鸥等鸟类更适宜的生存环境,创造有利于其栖息繁衍的自然生态,它们自然会挥着翅膀,前来落脚。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除栈桥、五四广场等前海一线外,在唐岛湾、李村河、胶州湾湿地等地,都能看到海鸥灵动的身影。目前,青岛共发现野生鸟类400多种,仅胶州湾湿地,每年就吸引超50万只次候鸟光临。

未来,持续加强对湖泊、河流、湿地等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建浅滩、小岛等适宜海鸥生存的环境,定能获得更多鸟类的垂青。

图片在青岛栖息的白鹭 青岛市观鸟协会薛琳 摄

“欧儿—欧儿—”,海鸥的每一声鸣叫,仿佛都在诉说着与人类、与这座城市之间的亲密情谊。在这幅“人鸥共舞”的美好画卷里,你我都是画中人,共同谱写着青岛冬日的诗意。

作者:刘洁 陈乐

来源|青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