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巴金先生的生日,不啻于中国文坛的温馨节日。
“写作真有所谓秘诀的话,那就是把心交给读者”“我虽然年过古稀满头白发,但我还有青年高觉慧那样燃烧的心和永不衰竭的热情,我绝不放下手中的笔。”翻开巴金先生的作品,字字句句流入心扉。他的人生和文学创作标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精神高度。他的文学始终紧贴着祖国和人民,散发着光与热,吸引着一代代读者展开心灵的对话。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正在全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上海也是现当代中国文学重镇,今起向公众开放的巴金图书馆暨巴金与上海文献图片展,正是上海为巴金诞辰120周年送上的深情厚礼。在上海这座人民城市的不同区域,读者和市民朋友们走近巴金,感受他与人民同心的生命情怀,直面人生的文学创作,真诚深入的思想探索,为我们当代的文学实践,提升人民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提供引导、经验与心灵滋养。上海市徐汇区图书馆联合巴金故居,共同策划推出“巴金书房”主题活动。今年4月起,位于徐家汇书院的“巴金书房”主题阅览区相继推出第一季“巴金的《家》与家”和第二季“巴金的朋友圈”,得到观众读者的广泛关注与参与,截至10月底,共接待观众读者31万余人次。如今,徐家汇书院“巴金书房”也迎来了最隆重的第三季“您的生日是中国文坛的节日”。巴金故居从历年来读者和亲友们寄来的贺卡、电报、信件中精选了图样别致优美、祝词亲切真挚的一部分,衬以姹紫嫣红的牵牛花、郁金香、百合花……读者们与巴老在这里“对话”,一起为巴老庆生,感念他的真挚、热忱和大爱。
巴金是时代之子,携着“五四”的精神之火,走出巴山蜀水,走进了大时代的风云激荡。他是《新青年》的读者,更是行动中的新青年。他从成都到上海、赴巴黎,再回上海……他想寻找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从1931年到1940年,他发表了“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他还出版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长篇小说《家》是从封建大家庭内部展开深刻描写的杰作,是青春生命的呐喊,是“追求光明的呼号”,是巴金小说的代表作,也是当时青年的必读书。他写出了冲破黑暗的觉醒,鼓舞着寻路中的青年们勇敢地走出去,创造自己的新生活,创造民族走向科学与民主的未来。
从《憩园》《寒夜》,到《团圆》《随想录》,巴金以真挚的情感,质朴的语言,以深刻的自我省思,为旧社会黑暗中挣扎的小人物忧心发声,为守卫建设新中国的英雄们咏唱赞歌,为中国当代文学史、思想史留下力作。巴金在历史的裂变中淬炼着真诚的自我,在时代的激流中实践着文学的理想:“我想来想去,想的只是一个问题:怎样让人生活得更美好,怎样做一个更好的人,怎样对读者有帮助,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他的文学创作从时代发展、社会状况和现实人生出发,真切呈现个人成长与时代演进的关系,在现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探寻中留下深刻印记。
经典总能穿越历史的烟云,打动不同时代读者的心灵。巴老以持久不懈的写作为我们留下了有思想、有温度、有魅力的经典作品。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如何阅读巴金?该以什么样的新观点、新视角和新史料,打开巴金的作品和精神世界,全面推动巴金研究?我们期待着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交流对巴金作品的新认识、新解读,对新史料的发掘和整理,对巴金与同时代人的研究,以及对巴金编辑、出版、翻译活动的研究等诸多方面。
巴金在文学创作中面向青年与时代的题材,在文学事业中关照青年作家的成长,他对青年写作寄予殷切希望。1986年底第三届全国青创会的致辞中,他与青年作家坦诚交流:“所谓划时代的巨著也不是靠个人的聪明才智编造出来的,它是作家和人民心贴心之后,用作家的心血写成的。”巴金勉励当代作家与人民同心,倾情创作。青年写作是文学的未来,如何继承、弘扬巴金的文学精神,深入现实生活,表现时代主题?来自全国的青年作家代表和学者将开展对话、交流,为当下创作和批评寻找突破和提升之路。
巴金在上海,巴金在读者的心里。“巴金在徐汇图片文献展”正在位于繁华闹市的徐家汇地铁文化长廊中开展。展览结合书信、手稿、照片、文章等资料,以丰富生动的形式呈现巴老在徐汇居住、创作的真实状态。还有纪念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讲座、“寻光之夜”阅读嘉年华——“巴金和他的朋友”朗读分享活动、“巴金在徐汇——城市文化行走活动”和“夜读巴金——纪念巴金诞辰120周年作品诵读会”等活动,吸引着不同年龄的读者,共享书香,重温经典。他如一盏明灯,守护着爱、正直、真诚、奉献等美好品格,让我们感受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在巴金故居、巴金书房、巴金图书馆,在巴金学术研讨会、青年作家座谈会,在地铁的文化长廊,我们在上海不同的场域,以不同的方式,共同纪念人民作家巴金的120周年诞辰。感谢先生留给我们一种与时代同行的精神探索,一种直面现实的思想状态,一种青春在场的生命热能,一种与人民同心的文学魅力。他对世界深沉的爱与思索,让我们在砥砺前行中倍感鼓舞与温暖。
作者:王雪瑛
文:王雪瑛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