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下的“警察殴打学生”,“正义”与“正义”为何打起了架? | 黄河时评

全文1264字,阅读约需4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宁夏固原一派出所执法人员殴打学生视频引发热议,官方通报称涉事警察对嫌疑人进行踢打。

02舆论反转迅速,从谴责执法者对未成年人的摧残到为涉事警察“拍手叫好”,甚至呼吁网开一面。

03评论中,公众态度出现颠覆性转换,原因是朴素正义与受欺凌学生应得的正义形成对冲效应。

04事实上,私刑在此处替代了针对霸凌的朴素正义,呼应了民间期待。

05除此之外,后续调查需要凑齐“前情回顾”,如何惩治霸凌学生成为司法领域难题。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近日,一则“宁夏固原一派出所执法人员殴打学生”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传播,引发热议。

11月24日,固原市公安局原州区分局发布情况通报:张易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电话报警称其孩子在学校被同校学生殴打,副所长王某立即带领值班人员出警。到达现场后,该校两名三年级学生反映其被同校六年级学生马某某多次殴打。民警便对现场人员信息进行登记、核实相关情况,并安抚伤者和其家属情绪。其间,马某某自行离开现场,王某遂带领辅警戴某找回马某某,同时对其踢打。

值得玩味的是,这起新闻从起初在脉络主干缺失的情况下迅速引爆网络,到官方通报补充“因果关系”,不过数小时的时间,评论区的留言从严厉谴责执法者对未成年人的摧残,到为两名涉事警察“拍手叫好”,甚至还有呼吁对涉事警察网开一面的声音,舆论反转之快,令人瞠目。

首先需要明确讨论的一个前提是,无论校园霸凌者或许存在多么暴戾的行为,两名警察都不该滥用私刑,对嫌疑人进行殴打。正如有律师发文担忧的那样:如果警察可以使用私刑,那还要法律干什么?如此下去,公民的人身权利和社会的安宁就没有了丝毫保障,弱者就更无法生存。这是法治社会普遍应有的常识。

在明晰这一基本常识后,我们还要回答这样的疑问:为何公众态度会出现这种颠覆性的转换?

其实,这则新闻在公众身上出现的反差不只是理性与非理性那么简单而已。无论是此次的私刑暴力还是通报中所涉的校园暴力,人们谴责人民警察挥拳向孩童,是出于正义的激愤;而霸凌者多次殴打低年级同学,在面对警方调查时,竟还敢肆意走掉,这是公众对被校园霸凌者正义的激愤,由此,在公众朴素的价值观天平上,施暴学生理应得到的正义与受害学生应得的正义形成了对冲效应,从而产生了舆论凌乱。

其实,“私刑”二字的刺目让任何持正常价值观的人都会产生抵触,为何私刑在此反而变得面目不那么狰狞是因为公众欣赏私刑,而是私刑在此处歪打正着地替代了针对霸凌需要出现朴素正义,而呼应了民间期待

细读这篇通报,这名霸凌他人的学生不只是特定性针对某个学生那么简单而已,而是至少有两名学生。需要追问的是,通报中的多次殴打究竟是几次?该校对校园霸凌是否有日常的预防和疏解机制?除了这两名学生之外,是否还有其他被霸凌过的学生?作为一起校园治理的样板事件,后续调查显然需要凑齐“前情回顾”的拼图。

当然,如何惩治“小霸王”,在司法领域从来都不是一个可以快意恩仇的问题。无论是此前令人发指的河北邯郸初中生杀人埋尸案,还是其他一些令人愤慨的校园霸凌事件,这些游走在司法与伦理的“灰色地带”的未成年人犯罪,面临着诸多难点和堵点,一种普遍性的“校园恐惧”成为当下舆论的敏感地带,立场观点的撕裂其实是对校园霸凌现象的愤慨。

无论是孩童群体之间本该有的天真童趣,还是公权人员对待未成年人时应有的呵护,社会常识只有在从始至终的正义捍卫中才能凸显出来,缺席的、迟到的正义非但无法守护常识,反而会解构常识,社会从而转头寄希望于非常识、非理性的力量来主持公道。

而舆论为之鼓掌的“私刑”所隐喻出的,就是一种公道缺失之后,民间道德在面对不公时奋起自救的“以暴制暴”。

偏激的义愤是可怕的,而忽视矛盾的根源无疑更可怕。这起貌似凌乱的舆情背后,其实是公众情绪中对校园暴力、霸凌等事件需要得到彻底根治的心理期待。否则,愤怒的公众、凌乱的舆论和有可能被扭曲的正义观,依然会在现实中上演。

评论员:李明 编辑:周全 校对: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