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因旅游被质疑,带来什么思考?

图片

文|丁慧

近日,一则关于浙江大学一贫困生因频繁旅游被质疑的新闻引发关注。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贫困生方某因多次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国内外旅游的照片,被质疑家庭真实经济情况,继而再一次引发社会对于高校贫困生认定公平性的探讨。

11月23日,学院经核实,方某资助的认定流程和材料符合校方相关规定。但今年以来,该生有多次出行各地的情况,其中旅游3次,消费行为存在不合理之处,最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取消其资助资格。

图片

新闻在网上发酵后,网友的讨论也延伸至对高校贫困生认定流程、个体消费自由等更广泛的问题上。当然,这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社会对贫困生身份和社会道德观念的复杂期待。方某的旅游行为成为舆论焦点,凸显了社会对“贫困”身份的刻板化预期。

事实上,社会舆论一向对于“贫困生”这一身份有着较为固定的刻板印象,认为贫困生的生活应当“节俭”,把补助金完全用于学习和基本生活开支。但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对于贫困的讨论早已超出物质层面,“贫困”不仅仅指物质匮乏,也涉及个人社会关系的维持。

设置贫困生补助金的初衷,是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平等地享受教育资源,而不是剥夺他们正常社交或发展的权利。但大众也受限于自身的个体经验,在“节俭”和“正常生活”的认定上很难有共识,于是人们就简单粗暴地将“节俭”当作唯一标准。方某的旅游行为引发争议,也是因为突破了大众对贫困生消费行为的心理预期,这种“不符合身份”的消费模式让部分人感到不满。

图片

可以看到,此次事件中,浙江大学的贫困生认定制度虽然程序合规,但仍反映了一些问题。如,资助对象的经济状况有变化,而认定过程有滞后性。方某在2022-2023学年未申请资助,说明其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但后续重新申请又被认定为贫困对象。这样的反复,或许与当下的认定标准缺乏弹性和对学生消费行为缺乏合理监督有关。

对此,高校不妨引入更加动态的评定机制。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日常消费,结合其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进行实时调整。同时,学校应当明确补助金的使用规则,比如将部分补助金用于定向补贴(如学费、生活必需品、餐费等)。

互联网时代,个人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都会被无限放大,贫困生的行为一旦不符合公众预期,就容易遭遇道德审判。对于受资助的学生来说,这种道德审判无疑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在接受资助时变得战战兢兢。

图片

需要看到,贫困生也是普通人。一位学生被认定过贫困生,而他在此后又通过勤工俭学、打工等行为有了一定存款,并用于自身发展,从一个人成长角度来看,也具有积极意义,社会不应以简单粗暴的“贫困”标签限制一个人。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取消方某的资助资格并进行批评教育,符合制度的操作规范。但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更应该思考的是,贫困生如何在接受资助的同时,拥有与普通学生一样的尊严和自由。

这也提醒社会,在建立资助体系时,既要注重程序合规,也要关注制度对个体尊严的维护。在公共舆论场中,应避免对“贫困”的狭隘定义,用更开放的视角去理解受助学生的行为。教育资助的目标不仅是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更是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与个体尊严。

来源:光明日报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