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一键“美颜”!北京戴上“立体花环”

北京是中国最早建设立交桥,也是立交桥最多的城市之一。四通八达的立交桥撑起北京的城市骨架,连接了重要的交通节点,让城市交通从平面变为立体,大大提升了通行效率,彰显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随着北京绿化彩化面积不断增加,花园城市建设全力推进,立交桥灰色的桥体空间显得与周围环境逐渐割裂。为消除这些灰色空间,今年北京对300座立交桥实施垂直绿化、立体绿化,让立交桥一键“美颜”,成为城市的“立体花环”。

北京立交桥绿化难度大
图片
图片
六郎庄桥体上正在攀爬生长的凌霄花/记者拍摄
下午4点半,夕阳余晖下,出租车司机张师傅把车停在海淀区六郎庄桥附近休整。他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开出租的十几年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看着眼前已经爬上绿枝的灰色桥体,他感慨良多。“瞅着好看,你看二环、三环、四环、五环烦人绿化,我感觉好多了,二环全是花,挺好看的,心情好看着,以前绿化没有这么多,灰蒙蒙的,有压抑感,现在这多痛快,我这开着车挺美的,有时候和乘客聊天我们都说,现在你瞧这北京的变化确实挺好,桥体看不见那灰蒙蒙。”
图片
海淀桥体攀爬的凌霄花/记者拍摄
六郎庄桥往东约1公里的海淀桥,部分凌霄绿色的枝叶已经爬上了5~6米高的护栏,将灰色桥体逐渐掩盖,与桥下绿地、灌木,道路两侧红色、黄色、绿色的树木融为一体。北京市海淀园林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景观设计师沈佩介绍,这座桥原来局部它有一些长势比较好的凌霄,但是很少,不连续,就只是点状的形式,边上垂直的形式都比较单一,有的长得不太好的地锦或者直接就是秃的、光的,因为海淀桥大概有4~6米高,如果没有藤本类的植物爬行的话,就感觉整个桥跟城市也比较割裂,会给人一种比较冰冷的感觉。
图片
图片
海淀桥垂直绿化前后/受访者供图
图片
图片
航天桥垂直绿化前后/受访者供图
今年海淀区共完成了三环、四环路海淀段的12座桥体垂直绿化改造,包括莲花桥、航天桥、海淀桥、六郎庄桥等,栽植凌霄5821延米8400多株、摆放成品花箱300多个。夏天不少桥区已经开出了繁茂的凌霄花。之所以选取凌霄作为海淀区立交桥打造“花园桥区”的主要植物品种,沈佩说,凌霄比较耐盐碱、好活,它落叶也是比较晚的,是夏季开花,花期可以一直持续到中秋,长势也比较好,比月季更适合在垂直的墙面生长。月季爬不了那么高,最多也就两米左右,像这个墙至少五六米,做一个五六米的攀爬架是不现实的,因为也要考虑到安全的隐患,所以最后选取了凌霄作为海淀区整体改造的品种,是希望它能够覆盖住整个墙面,向上爬到护栏上有一个缠绕的效果。
图片
图片
火器营桥垂直绿化前后/受访者供图
然而,做立交桥垂直绿化设计并不是选定植物直接种植那么简单。作为项目设计师,沈佩电脑里反复修改、送审的十几版设计稿,见证了工程的不易。“第一版当时要求就是应种尽种,所以我们真的是把能做的都做上了,包括所有的铺装的地方能破除的就破除了,没有破除的,我们就种上了花箱,达到一个理想状态。后来我们就发现,比如说铺装可能是属于市政的,没法挖,有些下面是有桥下的基础,它是没有种植条件的,所以每个桥区我们都去打开一两块砖,看下面的情况,能不能种,一遍一遍地去勘探现场,去研判它到底适不适合,当到夏天我们看到它开花这个效果的时候,的确悬在心口的石头终于放下来了。”
她说,经过今年的多轮实验,明年还将在有条件的立交桥护坡顶端也加种凌霄。先是消除了水泥墙变绿,再就是更好在护坡的顶端大概1.5米的地方种植凌霄,这样的话它能够快速地攀援到护栏上。前期先拿出一个桥试验它如何浇水,因为在这种立体的盘桥上面,浇水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是水车的话,人工各方面都是成本,如果要是走管的话,可能需要涉及到跟各个部门去协调。“在试验了一部分护坡栽种发现也是没问题的,所以在明年的改造里面,这种护坡的地方也将进行凌霄的种植。
图片
图片
图片
今年夏天海淀区不少桥体凌霄花已盛放/受访者供图
多年来,北京在部分立交桥陆续进行过垂直绿化,但多为点位,没有整体的设计,后续很多更是疏于养护,无法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市园林绿化局城镇绿化处副处长曹睿指出,在北京实施立交桥的垂直绿化存在不少现实的难点。首先是和选用的植物材料有限,现在筛选出来主要就是凌霄、月季和地锦,个别品种常春藤。
另外,实施的条件不是那么好,桥下可进行绿化栽植的空间有限,实施完以后,后期的养护也有很大困难,南方城市可能考虑浇水要少一些,因为气候比较湿润,但北京不行,得经常进行浇水,精细化养护。因为桥区都处于交通空间,它的作业时间根据交管的要求有严格的限制,而且本身植物往桥上攀援,在交通部门来看,还有可能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这都是在做这项工作前要提前考虑和做好预案的一些地方。
图片
园林工人正在海淀桥浇水/记者拍摄
现阶段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的技术已日臻成熟,但基于北京作为北方超大型城市,在前期建设、后期养护方面相比南方城市需要投入更大量的资金,因此,在对这300座立交桥进行绿化美化的过程中,北京始终本着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基础上,最大限度节约成本。
他指出,现在主要选出来的攀缘性植物可以做立体绿化的,今年用得比较多的有几种,凌霄、月季、地锦、扶芳藤、黄杨这几种,主要就是攀援能力强,抗性也比较强。桥区的自然环境其实不好,汽车尾气的污染,有的地方是光照特别强,有的地方又是在桥的北侧,需要一些耐阴的植物。另一个也是尽量能选一些开花的植物,比如凌霄就是在夏季开花。北京的植物大多是春天开花,种凌霄以后,到了夏天就有一些开花的植物了,通勤的路上都能带来一些好的心情。“我们也做了京八号常春藤的尝试,这个品种在有一些环境下,冬季也是常绿的,这就是考虑了四季的景观,因为北京是北方城市,冬天大部分植物都落叶了,我们也是想冬天多增加一些绿色。”曹睿说。

科技赋能,智慧加持
已过小雪节气,但在木樨地桥上,道路两侧花箱里绿色的小叶黄杨颜色正好,桥下的木樨地生境园里,橙色、红色、黄色、绿色各色植物点亮了桥下的灰色空间。两个休闲座椅为穿行人群提供短暂休憩的空间。
79岁的尹奶奶在附近住了三十多年,她说,过去桥下是停车场,还有部分空间疏于管理,较为脏乱差。“太好了,漂亮多了,原来这底下里边净还扔好多垃圾、砖瓦的,车就过来过去的,这么一弄,漂亮多了,增加点绿地面积,净化空气。”
图片
图片
木樨地桥/记者拍摄
木樨地桥区景观设计团队总体规划及桥下空间方案设计负责人李青靓说,木樨地桥区2.6公顷的桥区分为一期和二期进行施工,一期已经在今年十一前亮相,二期将于明年五一前完工。设计思路是统筹考虑桥上、桥下、桥区环境三个层次,以及人行、车行、鸟瞰三个视角,结合了整个交通的导视,在不影响交通流线的情况下,种植一些保证景观效果的植物。他们对桥下光照进行了科学的测算,根据结果种植一些抗性强易成活的木犀科植物,突显木樨地的属地文化,以及玉簪、八仙花等100种适宜桥区生长的植物。春天主要是看楸树和月季,夏天会有一些夏花如凌霄,秋天有红枫,冬季种植了一些常绿的树种,像黄杨球、女贞球,还有卫矛球、白皮松、红瑞木等,保证北方四季的观景效果。
图片
木樨地桥下为市民准备的休憩座椅/记者拍摄
针对北京冬天道路使用的融雪剂随雪水排到桥下,对植物造成影响的情况,也进行了技术处理。融雪剂的盐碱性其实是正常超出植物能承受范围的万倍以上,所以做了排出处理。在市政雨落管下方设置了一个消能池,并连接到市政排水管网,保证桥上融雪剂盐碱水排到桥下,降低桥下植物成活率的问题。
她表示,整体的桥下的构筑没有对桥体造成任何影响,立体绿化完全考虑到后期市政人员的养护问题,留足了一定的维护空间。跟后期的养护管理进行了一个整体的考量,把工程中涉及到水电的问题做了一个统筹性的解决,基本采用的是北京本土的一些宿根花卉和花灌木品种,之后也不会进行很频繁的更换,节约了成本。桥下也是有智能喷灌系统,根据有效控制给水量,人也不用时常靠近桥体,可进行远程操控。
图片
木樨地桥上智慧花箱/记者拍摄
木樨地桥上,在长安街与三里河路之间的匝道及长安街东西向高架的桥体外侧悬挂了总长度约4400米共2200个花箱。负责桥上花箱的设计的木樨地桥区景观设计团队负责人李运虹说,保障每个重约300斤的花箱安全首当其冲。桥上想要做绿化美化,只能把花箱作为容器种植花卉。“我们最开始接到这个项目的时候也是非常忐忑,现在您看到我们这个花箱它是有三重防护措施的,首先是有一个钢梁在栏杆的内侧跟栏杆的柱子固定在了一起,防止它往外坠落;底部两边各有一个三角形的支撑;我们在整个花箱的钢梁里面还给它穿了软性的钢丝绳,桥体它本身的承重安全在前期都是整体进行了体检,多方面保证安全问题。”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后期浇水、养护对道路交通环境的影响,这些花箱还内配备了智慧传感器,全方位24小时监测土壤温湿度,可通过手机app设置开关及水肥参数,与水肥一体化装置配合,全自动调节植物所需水分与养分。当它感应到缺水的时候,就会把数据传回到的控制中心,养护人员手机软件上就会显示缺水了,可以设置一旦缺水就自动浇水,它是从水泵把水送到桥上的管道,连接花盆里面一个一个的滴灌管,这样也不会在灌溉的时候往桥下滴水,实现了精准灌溉。
图片
木樨地桥区实现桥上、桥下、桥区立体绿化/记者拍摄
木樨地桥首次使用的智慧花箱目前已经在国贸桥、新兴桥等重点桥区推广应用。在朝阳区红领巾北桥辅路人行便道护栏外侧也悬挂了960延米的花箱,深红色的月季花还有不少仍在开放。朝阳区园林绿化局绿化建设科副科长张淼说,在花箱里边种植的是微型月季猩红伯尼卡,同时引入了智能的滴灌设施,是为了立体绿化特别定制的花盆,辅路的花箱月季跟主辅隔离带月季花墙交相辉映,形成了一个繁花随行的景观。“也是想做一个月季在花盆里边越冬的试验,也是为了下一步立交桥的立体绿化景观打造做一个小小的尝试。”
图片
图片
图片
朝阳区红领巾北桥辅路悬挂月季花箱,实现智能滴灌/记者拍摄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研究生部主任侯晓蕾指出,可以加大对一些冬季常绿植物的引种栽培,使其逐步驯化适应北京的生长环境进而逐步推广应用。针对立交桥绿化美化后期养护难点,她建议,推广智慧化养护手段,可以结合道路路面的雨水收集做雨水花园,把下雨的时候的雨水进行收集,来用来浇灌植物,所以智慧浇灌、自动浇灌体系,以及雨水花园雨水收集,都是在将来在桥体空间绿化美化大有可为的方式。

立交桥美化要“面子”也要“里子”
目前北京已有228座立交桥绿化美化完全完工,还有五环的72座立交桥预计本个月底前基本完工,随着植物的生长,到明后年将实现较好的景观效果。曹睿说,立交桥绿化美化对于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更容易吸附一些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比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而且通过植物的滞尘和降尘的作用,能减少大气中的粉尘的含量。同时,它还能消解交通噪音对周围市民的影响。不同层次和不同颜色的植物搭配,让立交桥成为城市中的一道比较亮丽的风景线。第三,它能够缓解司机的视觉疲劳,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他指出,今年300座立交桥绿化美化就是给以后桥下空间绿化探索了很好的经验,包括筛选出来在桥体绿化上表现比较好的植物品种,下一步也会在桥下空间的治理中应用推广。
图片
木樨地桥东西桥上挂花/受访者供图
图片
木樨地桥东西桥人行视角/受访者供图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党组成员、副局长李亚宁表示,下一步还将持续以立交桥为载体,打造桥区、桥体、桥下多层次绿化方式,因地制宜,统筹桥区功能布局,明确桥区绿化功能定位,推动桥梁与临近公园景观融合,打造景观适配、相映成趣的桥区绿化新格局。一是深入推进全市桥下空间整治,推动国贸桥、联想桥、西苑北桥、小郊亭桥等景观提升示范工程,拆墙透绿,扮靓城市空间,结合桥体绿化工作,增绿拓绿,应绿尽绿,建设更加绿色、舒适的交通路域环境。二是聚焦长安街沿线,国贸、西直门、菜户营等大型桥区,抖音集团、联想集团等商务中心区周边等,实施整体美化、立体绿化,让花箱上桥,配合实施景观照明提升工程,建设一批“花园桥、景观桥、网红桥”。
图片
图片
国贸桥上挂花箱/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研究生部主任侯晓蕾认为,立交桥整体的绿化美化一方面应与周边公园、绿地等空间形成良好的接续衔接,使其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综合提升海绵城市功能。另一方面,也应纳入桥下空间整体提升的一部分,综合交通、健身步道、商业等多种功能提升,因桥施策,一桥一策。结合公共空间,包括便捷路径、周边环境的连接,整个体系下提供一系列的公共空间的可能性进行综合提升。一方面要增加绿量,还有一部分特别需要提升的就是绿质,在此基础之上再提升绿效,也就是它的综合效能,把绿化不是做成一个独立部分。此外,要建立一个评价机制,去评价这一批高架桥的立体绿化的提升,包括反馈机制,能够指导后续工作怎么做,以做特色、一桥一策的这种方式进行提升。
图片
图片
木樨地桥南北桥桥上挂花、桥下绿化/受访者供图
从城市灰色空间到立体花环,北京的立交桥正在开启“美颜”模式,也期待未来的立交桥区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形成桥上花团锦簇、桥下绿草如茵的立体画卷的同时,融合交通、健身、商业等综合功能整体提升,真正点亮这一城市重要的立体空间。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及记者、编辑等信息)

内容来源:记者 朱艳婷 编辑 朱艳婷 主编 程艳

编辑:盖盖

值班主编:车水

监制: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