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王兆鹏:叶嘉莹先生开风气之先

接到新黄河记者的电话,听闻叶嘉莹先生去世的消息,王兆鹏先生非常震惊、悲痛。他正在老家,所以接通电话时尚未关注到叶先生去世的消息。

王兆鹏是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教授、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他认为,叶嘉莹先生在古典诗词领域开风气之先,她的去世,是诗词学界的重大损失。

她既是词人又是词学家,既是诗人又是诗学家

王兆鹏说,自己跟叶嘉莹先生很早就有交往:“我1990年就认识叶先生了,当时她回到国内参加在江西上饶举行的辛弃疾研讨会,我就是在这个会上认识的她。后来她对我的帮助也很大。当时因为在大陆出书比较困难,叶先生就把我的书推荐到台湾去出,所以我很感恩。”

在王兆鹏眼里,叶嘉莹先生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她既是词人又是词学家,既是诗人又是诗学家”,“像我们一般的人来说,要么做学问,要么搞创作,但是她就是全能的。尤其对陶渊明、杜甫的方面研究成果也具有引领性”。

开风气之先

王兆鹏认为,叶嘉莹先生的重要贡献在于她“将中国词学研究与西方文学理论很好地结合了起来”。王兆鹏说:“在叶先生之前也有人做过,但是没有叶先生做得这么好,可以说叶先生在这方面是开风气之先的。这是具有引领性的。我们这一代研究词学的人可以说都受惠于叶先生,我们都是在她的引领之下,她的研究大大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图片

王兆鹏说,国内不少将中国古典诗词与西方文学理论结合起来的研究,会生搬硬套,而叶先生的独特之处在于,“她的母语是中文,而且她的传统文化的根基非常深厚,同时她又在西方生活了很长时间,外语很好,对西方的文论也非常熟悉,所以她的融合可以说是水乳交融。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她是站在中国文化的本土立场来做这种研究的。很多人是用我们中国文学的作品去印证西方的文学理论,叶先生是用西方文学理论来解决中国文学的问题。也就是把西方的文论当作一种理论的参照,所以一下子就开拓了一种新的研究路数,打开了一个新视野。”

从二十世纪中国词学研究的历史来看,叶嘉莹先生的地位也非常重要。王兆鹏说:“二十世纪有三位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夏承焘先生、龙榆生先生,他们是20世纪初出生的这一代学者,二十世纪中国词学研究的体系可以说是这三位词学大师建立的。这三位大师之后,那就是叶先生来引领风气了。如果说这三位大师都是传统的,是传统的一种集大成。那么叶先生则是又开拓了另外一种新的风气,开拓了一种新的研究路径。”

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王兆鹏说,叶嘉莹先生对诗词的赏析,“那种深度和细腻程度,这是一般人根本达不到的”,“因为她自己也是诗人,是词人,所以她对这个诗词的艺术,对诗人、词人的匠心体会到就会比我们一般人要深刻得多。另外,也正是因为她从小就受到诗词的熏陶,很早就会诗词吟诵,所以叶先生就想在青少年中推广,而且身体力行,最近这几年诗词吟诵也成了一个热点,应该说跟叶先生的这种推动、提倡也是分不开的。”

王兆鹏认为,叶嘉莹先生还有非常了不起的一点,就是“她研究咱们中国诗词,其实就是要在世界文化格局当中找到我们中国文化的位置。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提升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她一直有一个比较大的理想,就是要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这一点是跟其他的学者不一样,她在文化交流中是双向的:既把西方的文化引进来,把西方的文学理论、批评方法引进来,同时把我们的介绍出去、传播出去。她用西方人能够接受的话语来传播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时代的原因,以前的词学大师没有这种研究。因此这种世界眼光、世界格局,很显然叶先生要更胜一筹。而且对叶先生来说,这种意识是非常自觉的。”

记者:钱欢青 编辑:吕冰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