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党恩、忆校史、看话剧、唱红歌……11月22日,广州市技师学院(下称“学院”)退休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暨“关爱下一代”行走的思政课在团一大纪念馆举行。活动邀请了与学院三个党支部结对共建的广州市人社局机关处室党支部以及为学院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退休老党员,与学院师生一起参观团一大纪念馆、开讲红色思政课,“银青邂逅”重温历史,传承先辈精神和信仰。
银青对话,重温校史
今年是广州市技师学院创办72周年,在长达72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经历三次复办,五次易址,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脚步成长壮大。如今,学院已发展成占地面积530多亩、在校学生近万人的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单位。
活动上,原学院退休老校长陈献青和原党委书记胡永康与学院学生展开对话,讲述校史故事。胡永康回忆当年学院创业过程的艰辛,在缺资金、缺场地、缺设备的艰苦条件下,老市技人自力更生,既当老师也当工人一手一脚建设校园。陈献青回顾了1997年学院举全校之力创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的跨越性时刻,全体师生群情振奋,团结进取,用三年时推动学院完成质的提升……讲述中,两位老市技人充满自豪与骄傲,市技人的拼搏奋斗、敢为人先,更深深感染了现场每一个人。
“今天重温入党誓词,我仿佛一下子又回到当年入党时面对党旗对党的承诺,内心充满了激动和自豪。”退休党员、学院原副校长彭小联表示,“虽然已经退休,但我们依然要明确肩上的责任和使命,除了要践行当年的誓言,还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和影响,做好传承,带动青年学生永远跟党走。”
红色故事,薪火相传
团一大纪念馆是为纪念1922年5月在广州东园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而建立的。“今天我们齐聚广州东园,共襄盛举……我们身上肩负着联络革命运动的使命和助力中国无产阶级的训练……” 活动现场,学院话剧团学生带来思政剧《东园启航》,话剧讲述的正是百余年前,杨匏安、张太雷、刘尔崧等一批有远大理想抱负、深厚家国情怀的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把青春之梦与家国大义结合,汇聚为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的故事。在团一大旧址,学院学子精彩的演绎呈现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历史溯源之旅。
本次活动也是学院党支部与广州市人社局机关处室党支部共建活动,市人社局机关处室党员代表温栋、彭睿等同志和学院退休党员罗玲、王文荣,与学院学子共同带来红色故事情境演讲《传五四薪火 铸热血英魂》,讲述革命先辈谭平山和邓中夏的峥嵘故事。
现场特别设置传递国旗环节,市人社局机关处室相关同志,学院专职党委副书记李立文、党支部书记代表及学生代表现场进行国旗传递仪式。“国旗在手更在心”,一代又一代的传递,让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技能报国的不渝使命薪火相传。
最后,台上学院学生深情领唱歌曲《我的祖国》,台下学生代表和老党员们自发合唱,爱国情怀在歌声中激扬回荡。
行走的思政课
“这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学院2023级幼教专业学生严新安在参观完团一大纪念馆后激动表示,相比于学校课堂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让人更加直观和深刻地去了解历史、感受历史。“这些老照片和真实历史场景的呈现,让我们对那一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严新安也是思政剧《东园启航》的演员之一,她坦言每次演出都心潮澎湃,“很快就代入了角色,每一演出都很有触动。”
李立文在致辞中表示,“关爱下一代”行走的思政课,是学院创新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老一辈党员的言传身教,引导青年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通过这种形式,让红色基因在青年一代中生根发芽,让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和信念传承下去,激励新时代青年接续奋斗。”
学院近年积极构建“大思政+小场景”育人模式,从“小”处出发,在“大”字上做文章,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学院党委书记李明根指出,学院结合地方文化和技工教育特色,立足广府文化提取思政元素,打造适应技工院校发展的思政教育特色,多措并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除精心排演《东园启航》、《冰血长津湖》等思政剧外,学院还推出了“红色经典诵读”“红色歌曲传唱”等一系列“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激发师生的创意和激情,赋予了思政课别样的精彩。
文|姜兴莹 邱淘东 甘瑞 蔡旭嘉
图|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