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北海的味道-3:从茶亭路、中山路到海角路

下面是公元1905年的北海地图(市区和近郊):

图片

从上图来看,当时的英国领事馆在市区南部边缘(今北海一中大门旁),它到海边的直线距离大约980米。

由此可见,当时的北海市真的是小镇一枚。

图片

上图应该是1984年前后的北海全市地图。

黑色板块是当时的市区范围。

这个市区的最南边,好像只到体育路(中山公园南侧)。

也就是说,从1905年到1984年,北海虽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但市区范围并没有大幅扩张。

因此,想寻找北海最为正宗的城市历史味道,就在上图黑色板块里面再往左右两侧延伸就行。

具体就是三条道路和两个街道:茶亭路、中山路、海角路,以及东边的高德街道和西边的地角街道。

如下图所示:

图片


茶亭路

大约100年前,有好心人在北海出入城之处(今海滨公园东边)盖了一座凉亭还免费提供茶水供车夫、脚夫喝口茶歇下息。

凉亭还有一副对联,极为洒脱:

士耶?农耶?工耶?贾耶?或往或来,休闲茶淡茶浓,且饮一盅,息息心头名利火;

老的,少的,村的,俏的,莫忙莫速,不问亭长亭短,暂憩片刻,谈谈世上古今风。

茶亭路因此而得名。

这应该是北海最温馨的道路了。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茶亭路是陆地进出北海的唯一道路,直到上世纪70年代北部湾东路建成为止。

如今,凉亭早已不在。

但茶亭路继续生动。

例如,它现在还保留着一座特殊的建筑叫“普度震宫”,始建于清光绪24年(公元1898年),是一座集佛道儒三教于一体的庙宇。

又如,茶亭路香格里拉大酒店对面有条巷子叫“拉车头”。因为以前那儿是一个很陡的斜坡,一个人拉车上坡相当费劲。于是就有人专人等着,有板车来时就帮忙拉一把。时间长了,名字就自动形成了。

茶亭路还有一个海滨公园,始建于1958年。公园里面的海底世界,前身是北海水产展览馆,曾经是中国三大水产馆之一。

……

茶亭路还有许多故事。比如它曾经是北海的厂区,有蜂窝煤厂、造漆厂、造船厂、选矿厂、石油站等等。但后来都陆续被拆了建成楼盘或者酒店。如果细细品味,这条道路的历史韵味仍然浓郁。

如果再结合南珠博物馆、黄金北海岸海上栈道、廉州湾大道和高德老街等等来看,古今的交容与交错,更有味道。


中山路

中山路以前是北海的市区中心。

和老街一样,中山路的建筑也是岭南的骑楼风格。虽然路边基本没有树木,但骑楼里面逛街,晒不着也淋不到。

如今漫步中山路,不时会有一种百年以前和现在频频来回穿越的历史跳跃感。

因为走着走着,不经意间也许就有近代建筑、近代文物点映入眼帘,例如旧海关大楼,例如大清邮政北海分局。

然后,这边才擦过百年前的记忆,那边又有当年火红年代的故事冲过来。例如百货大楼、例如红星戏院。

如果以中山路为中心,南边北边再远一点,那历史韵味更浓郁了。

再看这张1905年的地图:

图片

地图里面的中心地带,其实都分布在中山路周围。虽然很多路名现在变了,但方位与路线仍然保留有轮廓。反正中山路一带到处都有巷子,到处都有道路出入口,无需担心迷路,尽可一头扎进去细细品味。

1876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烟台条约》,北海被辟为通商口岸,随后,英法德等国陆续在北海设立了领事馆并修建了教堂、医院、洋行、女修道院、学校等等。这些具有鲜明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北海据此设置了一个“《印象•1876》历史文化景区”。

图片

这个景区就是以中山路和解放路为基础延伸到北京路的北海近代史大展。

景点散布于现代都市中,但内容相当厚重凝练还很有古朴感。


海角路

海角路是指北海市区到地角的道路。

如果说中山路保留了近代历史的记忆,海角路就留下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

上世纪70、80年代,海角路两侧集中了大量的市属和广西区属规模企业,例如冷冻厂、渔业总公司、区船厂、海运公司……等等。海角路的经济实力,可以从北海一路秒杀到全广西。

那个时候,海角路是辉煌中的辉煌。

现在的海角路,已经略显陈旧和沧桑。

但道路两边密集的渔业零配件商铺、以及空气中不时飘过的淡淡海腥味,若隐若现的诉说着当年的荣耀。

数十年前,北海以渔业兴市。

海角路,是那个年代的印证,也是北海独特的味道之一。


高德和地角

当年,北海市区的北面是大海,南边是乡村。东边是高德镇,西边是地角镇。

那时的高德,是陆地进出北海的唯一门户,街道繁华可想而知。也正因为如此,北海有老街,高德也有老街,但它俩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历史上,北海基本上都是隶属合浦的。合浦县城和北海市区相距仅20多公里。

但有趣的,合浦话和北海话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言。北海话相当接近广东话,合浦话明显远离广东话。

如果连方言都无法影响,那就主导不了对方的社会文化。因此北海与合浦的民风民俗是有区别的。

高德是北海和合浦的文化交汇点。高德人以合浦话为基础,又深受北海话的影响。细细品味这个,独特的街道韵味会不断出现。

地角是一个标准且典型的渔业小镇。地角男人把彪悍带上了大海,把安宁留给了家人。因此,漫步在地角的街头巷尾,淡淡的海腥味道之下飘着宁宁静静的韵味。

海边人家少柔弱。所以地角有古炮台,还有女民兵。地角女民兵,名扬全中国。

和高德一样,地角话也以合浦话为基础,于是合浦文化、北海文化和疍家(渔家)文化同时交融在地角。

这个小镇,不简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