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间,记者驾车飞驰在高速公路上,突然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落映入眼帘,那就是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
作为山东首个开放式“交旅融合”服务区,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出入口与京杭大运河南堤风景旅游大道直连,游客驾车20分钟内直达台儿庄古城、微山湖旅游区,同时串联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等近20处4A级景区、辐射苏北旅游景点10余处。
直连互通“旅游大道”,20分钟直抵两处5A级景区
青砖绿瓦,水墨丹青,千年文脉,古“运”新生。9月29日,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顺利开通。该服务区坐落于国家纵向主干线G3京台高速655公里处,位于京杭运河及伊家河之间。其东连沂蒙山,西濒微山湖,南临交通枢纽江苏徐州,地处鲁苏交界处,是京台高速自江苏进入山东的“第一站”,也是“山东南大门”的重要展示“窗口”。
为进一步优化完善高速公路网,发挥公路在省市之间“横向联通”和城乡之间“辐射带动”作用,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东西两区各设了1进1出共4条车道,并建设了收费站,将高速公路与城镇进行了打通,车辆从京台高速驶入服务区后可直接驶出高速,进入台儿庄城镇道路,反之也可以从城镇道路经由服务区驶入京台高速。
项目建设期间,山东高速集团积极协调10余家参建单位,克服多专业、多界面交叉困难,破解高净空钢结构安装等施工难题,成功获取6项国家级、省级奖项及2项实用新型专利,实现“国庆黄金周”前夕顺利开通。
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出入口在省内首次采用“车道无亭化”无人值守智慧管控模式,以ETC交易为主,辅以智能化自助收发卡机及手持终端等设备,实现客车直接从服务区上下高速公路,方便群众出行。此举带动了枣庄市全域旅游发展,有效促进鲁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加速构建山东省“快进慢游”交通旅游网。
据了解,京台高速公路在台儿庄境内长约5公里,过去没有设置出入口,往来的车辆均需要绕行至少1小时才能进入台儿庄。随着旅客人数的逐年增长,交通“堵点”问题日益突出。
“这种情况省内没有先例,我们与台儿庄区政府多次去省外考察学习经验,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了服务区+收费设施的规划设计。”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吕新建提道,因为是省内首次采取这样的设计方案,项目团队从安全、保畅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考量,合理规划两大功能区的位置、动线,禁止货车经由该服务区上下高速,后经过多轮专家审查、方案修改,最终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收费设施设计取得了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批复。
从“服务区”到“景区”, 突破性打造两项“全国首个”
一踏入服务区,立刻被那股“鲁风运河”的气息包围。服务区以鲁风运河、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为主题,可以看到斗拱、飞檐、坡顶、门拱、格栅等建筑特色。服务区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船帆点点、商贾云集的年代。
山东高速集团以建设“品牌化、特色化、星级化”服务区为目标,力求将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建成集交通、旅游、文化与商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服务综合体。
设计之初,集团定制化塑造服务区经营业态,搭建“自营品牌+文创品牌+国内知名品牌”的品牌矩阵,并在国内首次提出“庭院式”服务区概念,打造环游式室内室外双流线。仿照台儿庄古城外观,将斗拱、飞檐、坡顶、门拱、格栅等中式元素融入建筑、景观及室内设计,综合楼内外部采用干挂天然石材、木材等可循环材料,为游客创造良好的体验空间。同时,服务区设计结合鲁苏交界区位特点,融入鲁南苏北地域文化,通过布设界线、界桩、分界浮雕、文化长廊、雕塑雕像,营造出“一步一景”的沉浸感。
凭借独特的院落设计及新颖的总体外观,该服务区建成全国首家“边界文化”服务区、全国首家“开放式+庭院式”服务区,荣获2022年国际缪斯设计奖金奖,成功申请国家AAA级景区。
拓展“高速公路+”综合效益, 以“硬联通”激活区域经济发展“大循环”
山东高速集团以建设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为契机,进一步延伸服务功能,优化出行体验,同时打造助力乡村振兴综合平台,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
相较传统服务区,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的“后开口”可有机衔接高速公路与沿线城镇,实现服务区与当地区域资源共享。周边民众和车辆能通过专门设计的路线进入服务区,享受服务区内购物、餐饮等服务,感受服务区丰富的经营业态。服务区内设乡村集市,通过出售桃子、穆柯寨酒、台庄酒等特色产品,成为展示当地文化、促进农副产品销售的重要窗口。此外,服务区工作人员大部分来自周边乡村,可帮助村民获得稳定收入来源,有效推动服务区融入地方经济发展。
下一步,山东高速集团将秉持“创享美好之路”企业使命,持续拓展经营业态,提升运营服务水平,不断满足社会公众对美好出行的需求,进一步擦亮“山高·行”品牌,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众新闻·山东国资记者 梁晴 / 通讯员 任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