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这次没考好……”父母这样聊成绩,激发孩子学习动力 | 家长慧

民小编说

转眼间一个学期已经过半。作为对同学们半学期以来学习情况的反馈,面对期中考试成绩的问题,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孩子取得了进步,有的孩子则出现了退步。和孩子聊起成绩时,父母应当如何做,才能让孩子依旧保持学习的动力,拥有不断向前奔跑的信心呢?一起来看这篇文章——


不知不觉这学期已经过半,很多学校都在陆续进行期中考试,而每次考试总是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弦。


孩子考得好,父母还能略带自豪地说:“还不错!”考得不好,有的父母聊着聊着便如坐针毡,连连摇头。


和孩子聊起成绩,父母应当如何做呢?


01

不要让孩子因为一次成绩

而丧失学习信心


孩子上了小学后,我们总是习惯用成绩来衡量一个孩子,凭几次考试成绩就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大人偏颇的评判以及长期的指责,可能会让一些孩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一位家长朋友提到,她的女儿在读四年级,作业很多,经常写到半夜,但是成绩一直平平,家里人特别着急。


有一天放学,孩子把一份结果不理想的试卷拿给她签名,她深深地叹了口气,也许是感受到妈妈的心情,孩子跑到房间默默哭泣。


看到孩子在书桌前失落的背影,这位妈妈恍然意识到:孩子比父母更有压力。毕竟孩子面临的不仅有考试的失利,还有最亲的人的失望。


我们总是认为只有自觉的学生才会在意成绩,那些越是学不好的孩子,对成绩越是无所谓的态度。


其实真相并不是这样,他们内心的不安和无助一直被大人忽视了。他们感受不到父母的支持,又不善语言表达,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改变,最后表现出来的就是自暴自弃。


如果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就会发现他的心已经脆弱不堪。换句话说,成绩越不漂亮,越能反映出孩子在学习上的无助。

“没有一个孩子是可以被放弃的,这一点家长和孩子都要记得,在教育的历程中,没有一个受教育的人是该被放弃的。”不论孩子考得好坏,家长首先应该摆正心态,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想要变好,只不过有时候他管不住自己、习惯没养好,也有时候确实是能力没有跟上来。


作为父母,我们要从成绩单上看到孩子学习上的无助,看到孩子的努力或者在某些方面比较好的表现,给他积极的心理暗示。


重复的攻击和批评只会把孩子导向一个负面的结论,哪怕是督促孩子学习,我们也应该对事不对人。

02

成绩最大的意义是“诊断”


成绩的重要性不在于定义孩子的好与坏,而在于“诊断”。它是前一阶段学习成果的测验和总结,而从中发现的问题就是下一阶段学习的指导。“诊断”的内容是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对知识的把握程度。


和孩子聊成绩时,应该让孩子将具体学习行为与结果建立联系。我们真正应该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反映出什么,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题目实战太少,还是“非智力因素”,如缺乏学习兴趣、专注力差,或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问题。


从成绩分析出问题,提醒孩子,为了让成绩更上一层楼他们可以做些什么,孩子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渐渐地也会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努力的价值。


家长要找出成绩背后的问题所在,看到孩子成绩背后的东西和在过程中付出的努力,通过合适的方法积极地引导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的成绩自然会得到提高。


千万不要因为一次的成绩就得出二元对立的评价,家长对成绩的温和的态度,也会给予孩子动力,心态更积极,行为上也更自觉。


03

我们应该如何聊成绩?


一是调整心态。有父母“兜底”的孩子,对学习越是有信心。父母的心态是影响孩子学习动力的关键因素,积极的父母传递积极,悲观的父母传递悲观。


试着接受孩子现阶段的水平,学得好,我们继续鼓励支持;学得不好,不要急,不要放弃,孩子需要的是具体的指导和关心,一切也才刚刚开始。


很多父母发现孩子成绩没有达到期望时,不仅会攻击孩子,而且会否定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家长。


孩子某次没考好就陷入焦虑:这孩子没有学习天赋吗?不是读书的料吗?明年的小升初考试怎么办?


这种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就变成了打击、否定和逼迫。从这个角度而言,父母比孩子更加需要“抗挫力”。如果父母能有平和的心态以及对孩子的信心,更能帮助孩子从容地面对学习上的种种问题。


所以,不管成绩如何,也要给孩子一个拥抱。考得好,不吝啬你的鼓励和笑容,考得不好,也要安放好自己那颗焦虑的心,成为孩子的队友,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学习是场马拉松,跌倒再爬起来,来得及的。


二是询问孩子的感受。每次考试结束,我们可以利用开放式提问,引导孩子自己去评价,比如: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感觉怎样?这个成绩达到你的目标了吗?


这是孩子的自我评价,让他们自己聊聊对学习的看法。这些问题也是在暗示孩子:学习终究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可以自己去设定一些目标。


有的孩子会说题目太难了、有的会说老师题出得太偏、有的会说没考好很难过……这些想法,能够让你至少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感受,也就能及时地提醒他或者鼓励他。


三是合理的归因和反思。和孩子聊聊考试的总结、收获,不仅仅是学习,也可以包括生活上的各个方面:你认为这次考试,有哪些地方觉得遗憾?你觉得哪里还能够做得更好?


沟通时,家长也要注意语气。有的家长上来就指责孩子:“你为什么考得不好”,弄得孩子本能地就想逃避学习的话题。


我们的谈话要真诚,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困难、苦恼,以便给孩子提供更恰到好处的帮助。带领孩子找到原因后,不要去评价对错,要顺着孩子找到的原因找出努力的方向。这个过程,也是在锻炼孩子复盘和总结的能力。


和孩子聊成绩,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父母还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质、性格来调整具体的方式。


高分不捧、低分不骂,用温和理智的情绪、真诚的鼓励、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来引导,相信孩子一定会越来越优秀。

文章来源|“钱志亮工作室”微信公众号,略有删改
文章作者|钱志亮
封图来源|《中国教育报》通讯员 孙振嵩 摄
微信编辑|贾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