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之乡”书香浓
□郑培亮
1998年,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张标派驻揭阳办事处,在不到10天时间里,张记者几乎把整个榕城跑遍,这一过程,他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在这座古邑,处处有书画廊、书画培训中心、艺术培训班。他感叹道,难怪揭阳早有“书画之乡”的美称。他立刻给总部发去一稿。
揭阳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蔚茂。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史地域研究,壮岁时多次到揭阳的黄岐山等地踏勘考古,并将研究成果撰写成《韩江流域史前遗址及其文化》一书,此书考古成果证明,揭阳是粤东古文明主要发祥地之一。抗战时期,饶宗颐教授为避乱,辗转移居揭阳。在揭期间,他倡导设立揭阳文献委员会,创办该会机关刊物《文献》,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之文化精神,积极宣传抗战,还撰写了《揭阳方志考》(刊于1943年揭阳《文献》上)。饶宗颐教授在揭阳居停虽只有短短两年,却为挖掘、传播揭阳历史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2010年,饶宗颐教授重临黄岐山,撰写铭文《黄岐山记》,为揭阳文化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揭阳人民为表达对饶宗颐先生的敬仰之情,特在黄岐山设立“宗颐亭”。这也成为揭阳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揭阳厚重的文化底蕴,凝聚着揭阳人民的智慧和经验,也离不开像饶宗颐先生一样的历代先贤的弘扬,而新时代的“南国书香节”,又为揭阳带来一缕又一缕玉兰般的书香。在每年一届的“南国书香节”期间,揭阳处处浸淫在书的海洋里,从休闲场所到图书馆,从榕树下到电脑城,一个个年轻的身影,将头埋在书里,如饥似渴地吮吸着未来所需的养分……据市图书馆馆长刘特鹏介绍,市区的国防教育图书城,每天接待读者2000多人次。而这个图书馆旁边的另一个书店——新华书店24小时书吧,也是每天座无虚席。
对于知识的渴求,无疑是当代青年学生的一大特点。而在揭阳,对于文化和文化名人的尊重和推崇,也许令人意想不到。日前,在市区作家书城,由揭阳市读书协会、揭阳市广雅书院主办的“大家的彭妙艳先生”专题展,可以说是近期揭阳文化界的一件盛事,也已刮起了一场文化旋风。彭妙艳先生是揭阳历史文化界的名人,生前著作等身,研究领域宽广,在揭阳乃至粤东、全省影响深远,今年国庆期间,在他逝世二周年之际,他的学生、作家书城总经理郑永东为他举办了“大家的彭妙艳先生”专题展,将他生前的专著、手稿以及人们的纪念文章(包括书画、楹联等)一一展出,每天前往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原定一个月的展期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家的要求,为此,主办方决定再延长一个月(至11月30日)。
在“大家的彭妙艳先生”专题展现场,笔者偶遇义务帮工的安徽籍著名书画家刘勇先生,他激动地对我讲:“在我一生中,还从未见过如此的展览。”他接着说:“有些展览,几乎当天开幕当天闭幕,而‘大家的彭妙艳先生’专题展,每天来这么多人,而且一个月的展期还不够,大家要求展期再延长一个月,这是不可想象的,更是主办方始料未及的。”
至今,已有揭阳市委宣传部、揭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及社会各界尤其是文艺界各协会,都组织人员到专题展参观,并举行座谈会。而省内外、外国文朋诗友也纷纷慕名前往参观、学习。
“大家的彭妙艳先生”专题展这一现象,彰显着揭阳人对于知识、文化的极度推崇,凸显了揭阳人在当下依然保持着一颗宁静的诗心!
最是书香能致远
□黄志伟
叩开一扇门,
带来一种期盼。
命运,从知识开始,
学海拾贝,书香满园。
打开一扇窗,
阳光照进心田。
改变,从阅读开始,
明理启智,筑梦扬帆。
花儿绽放大地,
鸟儿展翅蓝天。
书中自有黄金屋,
最是书香能致远。
阅读改变人生,
书香承载梦想。
腹有诗书气自华,
唯有书香能致远。
书香茶语
□黄绮纯
潮汕人对于喝茶不亚于一日三餐。早茶、午茶、晚茶,只要有空,必定茶水“伺候”。潮汕人的早茶不同于广州人的早茶,潮汕人的早茶重在茶,喝的是一个人的情调;广州人的早茶重在茶点,吃的是一种心境。凭着一杯清茶,看斜阳在手中翻阅着的一张报纸、一本杂志,一本厚书上慢慢移动,那可便是他们共同的幸福时光。
我是潮汕人,喝茶当然便也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某天与老同学一起嗑茶,很自然地便扯到了读书的话题。她说似乎穷人和不善交际者大多爱书。而我不幸是不善交际的人。至于穷与不穷,我一直认为不能单纯用经济来衡量。譬如有一句话听起来觉得挺实在的:这人穷得只剩下钱!
对于我来说,读书的正常模式不过三个程序:买书、读书、藏书。也许曾有书被借的切肤之痛,我不大喜欢借书。“书非借而不能读”对我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自己喜欢的书,不单看了,还想拥有,一辈子拥有。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品味。于是每逢听到或看到自己喜欢的书,便非千方百计买到它不可。这样一来日积月累,老家自己的房间里便满目皆书了。书柜里,床头、桌上都堆放着书。用小弟的话说是“尸横遍野”。没出嫁那会儿,来我家串门喝茶的朋友一踏入我的房间都会睁大眼睛,一惊一乍,然后便是一个字:“哇!”他们大概没想到这么个不起眼的黄毛丫头背后居然会有这么一大笔财产。学生时期,还得向父母伸手要钱的那会儿,太多自己喜欢的书便也只能是“望梅止渴”,不是想买就能买的。读大学时学校前后左右都有书店,走来走去脚步常不由自主便迈进去,进去了便会“中毒”,看到了喜欢的书便想买。而每月父母寄来的生活费除了生活,其他的远远满足不了我购书的欲望。即便是缩衣节食,硬从牙缝抠钱也解决不了问题。于是便找了份家教,赚点“外快”解决问题。不是还有奖学金嘛,所以功课还是必须得赶上的。还有文学社、“校园之声”广播站……整个人像一陀螺忙转。到毕业时,带回家的东西除了几件衣服,其他的都是书,还有瘦骨嶙峋的自己藏在宽大的校服里顶着个瘦不了的大脑袋,站在久别重逢的母亲面前活像马戏团里耍杂的小丑。而母亲确认那条可怜虫是她女儿无疑时,第一句话便是:“把钱拿去买书了?”
书买了当然是必须读的。有时购书的速度大于读书的速度,许多书便只能是生吞活剥,囫囵吞枣了。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便也很自然地成为自己给自己开的一剂治疗心虚的药方。这样也好,驾一叶轻舟入于书海,垂钓何须用心,张网必有所获,优哉游哉,循非渔猎可比,才可以尽兴。
然而能够以一种纯净的心境真正进入一本好书却是另当别论了。在书本里面,我们亲近大自然,亲近诗歌,亲近生命的真谛活着的哲理,则无疑是最高的精神享受,也是最大的快乐与充实,这时候渺小的自我也会刹那高大起来。其实想要在孤灯之下无茕茕独独之心,一本大书,一杯清茶就足够了,富足与温暖的感觉有时便是如此简单。梭罗去瓦尔登湖时,只带一本《圣经》,有没有带茶我就不知道了,即使带的是咖啡,它让人享受的况味也应等同于中国的茶吧?
一直很奇怪为什么买来的新书自己看了几遍都不见得旧到哪里,而一旦到了别人手上不是弄得蓬头垢面回来便是丢了。不管是哪一种遭遇,心里总是痛得要命,小弟喜欢卖弄书法,便自告奋勇书小楷四字“恕不外借”,昂然贴上书柜的玻璃门。但还是不大奏效,某一常来我家嗑茶的邻居“超脱”得很,居然指着那四个漂亮的小楷说:“不是对我而言吧?”于是书籍依然外流。邻居走后,小弟一脸严肃对我说:“老姐,要不把那四个字改为‘怒不外借’?”后来没办法只能再制作一借书表贴上去,上有四大项:借书者、书名、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并在每本书的扉页上写上自己的大名和某年某月购,最后还郑重其事地盖上个藏书印。这下便像是给恋人戴上个订婚戒指,表示“名花有主”了,而且主人便是黄某。来喝茶,可以!至于借书,可要三思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国民“低头族”人数大幅度增长,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更多的人愿意在电脑前、手机上实现购物、聊天、交友以及了解“快餐式”信息等等。啜一杯清茶,捧一本厚书,闻着茶香与墨香和谐融合的美妙味道,看着铅字跳动的日子已然渐行渐远。老一辈教导我们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那些话语也在网络和wifi的冲击下被渐渐淡忘。2014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人均每天读书仅13.43分钟。这些数字的对比会不会令你惊心动魄?书本离你有多远,文明便离你有多远!
试着静下来吧,一个人,一杯茶,一本书就足以为你筑起一道巍然的屏障,抵挡住所有的喧嚣诱惑,所有的飞短流长。当你忘记周遭的世界,与作者一起进入另外一个世界里一起快乐、悲伤、愤怒、平和……。那将会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它所能给你的淡定和宁静不是那些零碎的数字讯息和夸张的视频可以取代的。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尘埃乱飞,一个人如果能保住心灵那一片净土,以一种纯粹的人格与清静的心境去品读书本,品读人生,纵然陪伴他一生的只是一本厚书,一杯清茶,他也永远不会寂寞,不会悲哀。“和书籍在一起,你永远不会叹息”,这是罗曼·罗兰说的。是的,多大的委屈也不会叹息!
读书遣兴
□高壮英
诗未吟成韵未裁,寻章摘句久徘徊。
平生最喜读书乐,半卷《红楼》自悦怀。
过百兰山馆
□陈越
巷陌寻常此独奇,经年不复见清漪。
来看兰圃闲居味,遐想芸编最盛时。
地以藏珍多淑气,心能持静是吾师。
琴书散尽香犹在,徙倚花窗客自知。
注:百兰山馆位于揭阳市榕城区,为清末藏书家丁日昌晚年藏书读书的地方。
秋夜读书
□陈丽娟
日月归何处?芦花向晚凉。
北风声自远,秋菊蕊中黄。
悦目皆今古,赏心俱汉唐。
诗家挑锦句,草木亦华章。
捐书风波
□陈程竑
周末早晨,前几天刚从邻市参加完同学会回来的老余,把自己的独生女余莉、女婿跟外孙一家三口召到家里,想把一件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们做。老余看着女儿女婿,说:“我那天去同学会,遇到你高叔叔,他爱书如命,攒了上万册书,这两年年纪大了,没怎么看书,孩子也没在身边,就把他的藏书都捐给图书馆了。我回来后思来想去,觉得我这一书橱书,我退休后眼花看不了,你们好像也不怎么看了,所以今天想叫你们来,整理打包一下,先把一部分送到图书馆去。”
“图书馆要吗,这些书都忒老了,”余莉起身走到书橱旁,抽出一本书,“您看,这本还是您的课本,都过去快半个世纪了,图书馆现在都是新书,哪要您这些老掉牙的东西。”
老余说:“这些课本我没说要捐啊。我昨天打电话给附近路口那家新开的图书馆了,他们说课本不要,过期的杂志不要,其余的都可以。你看,里面有些精装本的外国名著,还是我出差时,专门到书店给你买的。这么好的东西,白送给图书馆,我不相信他们会不要。”
“爸,您想捐,他们肯定是会接收的,问题是您这些书图书馆基本上都有了,”余莉一脸苦笑说,“比如这《明朝那些事》,您刚刚提的图书馆,我在那就看到全新的4套,您还有必要把这几本旧书拿去那放着吗?”
女婿也赶紧附和:“是啊,爸,现在都在提倡全民阅读,要建设书香城市,市里图书馆和书店新开了好几座,每逢节假日里面都坐满了人,跟我们小时候不可同日而语了,现在的孩子还用手机阅读电子书。要我说,资源很丰富的。这些都是您半辈子的珍藏,就留在家里当纪念吧。”
“唉,我是觉得这些书长期放家里太可惜了,可我最近心脏不大舒服,要整理这一书橱的书籍太累,要不然也不用你们帮忙,”老余叹了口气,“这书得流通才有意思,像我年轻的时候,一本《红岩》,你看完我看,我看完他看,那时能读到的书很少,但读得津津有味。算了,你们不愿意整理,我就自己搬去送图书馆去,免得将来被你们卖了废品。”
眼看着老余准备亲自动手,余莉两口子和一旁的老妻都有点慌了。余莉赶紧拦住父亲,说:“爸,别这样,我来,我来,这一橱书,少说也得一百斤,别累到您了。”说完,余莉带着老公和儿子,赶紧从书橱里把书一本本抽出,开始整理了起来。一家子三代人干了小半天,傍晚时分,除了部分有纪念意义的书籍依旧整齐地摆放在书橱里,其他要捐赠的书都被一摞摞地堆在地上,用塑料绳子绑好。
余莉不想留在父亲家吃晚饭,冲老公使了个眼色,两人各自提着两捆沉甸甸的书籍,乘电梯来到了楼下车库。老余推着一辆家用购物车,把剩下的两捆也送到车库,大家合力把书都放进了汽车的后备厢。看着女儿一家驱车而去,老余还不忘在车后大声叮嘱:“这两天记得送去图书馆。”
几天后,准备喝早茶的老余突然一愣神,自言自语道:“完了,这回丢了。”老妻问:“丢啥了。”
老余也不回答,立马打电话给女儿,不承想对方关机了。这下子老余可着急了,对妻子说:“你不晓得,我有一张读书时的合照,一直夹在那本《说唐》里,那天也没留意,就把书一块打包了,不行,我得赶紧找女婿,把那本书要回来。”
眼看老余又要打电话,老妻制止道:“你忘了女婿早上去出差了?别打扰他了。要我说,咱直接上图书馆找吧。”
老余点点头,赶紧朝图书馆来,老妻也紧随其后。他们一进馆就直奔前台,冲工作人员道:“小妹,这几天有人送了一百多本书来这里捐,能帮我再把这些书翻出来吗?我有一张合影夹在里面了。”
“这几天吗?”前台小妹疑惑地打开了捐书记录册,查了半天说,“没有人来捐书啊。最后的捐书记录是上个月的,20本。”
“是嘛,”老余松了口气,说,“看来还在我女儿手上。”
说完,老余又掏出手机,给余莉打了个电话,这回女儿终于接听了。老余赶紧问道:“妹啊,你把我的书放哪了?图书馆说你没拿来啊。”
余莉说:“呵呵,您去图书馆追踪啦,我说嘛,刚刚开完会就看到您的未接来电。您那些书太旧啦,我把它们都卖了。”
“什么,”一向儒雅的老余大叫一声,引得馆里的人都投来异样的眼光,“你怎么把书卖了。”
听到老余在发火,余莉知道把玩笑开过头了,说:“别生气啊,爸,逗您的。我怎么忍心卖呢。我们是怕您万一后悔了,所以先放到家里储物间了。”
“哦,”缓过神来的老余说,“那行,先存着,我还有一张照片夹里面呢。”
跟女儿通完电话,老余环顾了图书馆一周,接着朝前台小妹说:“不好意思,刚刚是我搞错了。没想到现在的图书馆这么新,书这么多,真好。现在的条件可比以前好太多了。”说完,他拍拍妻子的肩膀,两个老人缓缓走出图书馆……
阅读汉字“宅家掌宝”
□吴美端
国庆假期,王姐来电问我在干什么时,我正一只手托着老人的一只脚后跟,帮忙越过门槛,只能匆匆聊几句,而“宅家掌宝”是关键字眼。
“你在掌宝,我也在掌宝,那就咸人掌好。”搁下电话,继续干活。
等到坐下来,细研这几个字的内涵时,觉得甚有趣:宝,家,宅,这几个字都有“宝盖头”,表示与“家”有关联。而掌,与“宝”又有关联。
首先我们来读“宝”字。老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宝盖头,表示“家”的意思。家里有玉就是宝,老人就是家里的玉,是家里至尊至贵的人。
人老了,丧失劳动力,直至丧失生活能力,丧失自我管理能力,就需要家里人的扶持,照顾。这也就与“掌”有所关联了。“掌”是潮音,意思是“顾管,照顾,照看”。像“金花掌羊”。
从字面上看,用“手”托着“尚”的东西,管理“尚”的事物,就叫掌,名词动用。尚,就是高贵,崇高。尚,一般指尊贵的人,或至尊之物。如“尚方宝剑”,“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掌宝”,可见照顾、看管的对象是何等的尊贵,何等的重要。
接下来我们来读“家”字。“宝盖头”表示家,家里有猪,才是真正的家。有了“猪”等被驯养的家禽家畜的动物,就有了生产资料,有了生存资本,就说明家里有活力有生气有发展前景。家就能可持续发展,就能生生不息。
家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组织最基本的单位,可以参与到社会、国家层面的活动,比如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系列的国家治理。
最后再来读读“宅”字。宅是家里头一个“乇”。宅的义项有“居住的地方”,或者可作动词“居住”,也是名词动用。这名词动用,在汉字里非常多,尤其是我们潮方言,榕江流域。宅,还有其他的义项,比如寄托等。
家里头这个“乇”,等同于“托”。就是说,这个家,必须有所依托,依托在土地上,具有一定的形体,有具体的点面来支撑一个比较固定的空间。甚至可以说,这个宅必须依托地面才能成立。
宅,一定要有土地,现在我们也叫宅基地。我们潮汕话叫厝地,厝宅。入新厝,叫进宅,乔迁之喜。宅是一个家最基本的生活基地,生活依托,是有形的资本。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一个家存在的必需载体。宅,就是形而下的家。
家里这个“乇”,就是“托”,可以是被托者,也可以是托人者。不管是被托还是托人,都需要有“人”在其中活动,支撑。这人,起码有三代或者更多,至少得有二代。祖、父、子,或者父子组合。
这“托”的意思就是子女小的时候,还没有生活能力,被父母托着,养着,抚养长大成人。发展到现代,则有“托儿所”。而等父母老了,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能力,就需要儿女来托,来赡养、照顾、扶持。
宅作为家的意思,就是家里人互相照顾,互相扶持,扶老携幼。先哲所说的“老吾老”“幼吾幼”,源头就在“宅”里。宅里有老人,我们要照顾要赡养;有孩子,我们要抚养,扶持,培养。宅作为家的意思,更加注重家里人相互的照顾扶持,说到底,宅,是最根本的民生活动。
搞好宅里的活动,是搞好民生大事第一要务。而连起来,“宅家掌宝”,表面是“呆在家照顾老人”,实际上是一件最基本又最关键的民生大计。
买书者说
□刘继宁
爱书者说买书并无新意,不说也罢,我今天想说是“动机不纯”的。因为刚才卡里仅剩150元,还毅然决然买了138元书,全部是梁晓声的作品,老梁的书是我至爱,常常一看便不记得三餐和日夜,不买当然对不起自己,于是在网上下单时便使劲儿说服自己,这钱是小事,说不定哪天中大彩发大财变成富翁,钱便有了,而书即使再版却还要提价,所以一定要马上买。如获至宝之后,心里却发毛了,想起这个月的水电费、手机费、电话费总共200多元还没着落,便“贼胆包天”地生出歹念来:我得赶紧写篇关于买书的文章,赚点儿稿费来弥补一下“漏洞”。
其实,这种“歹念”作为买书的借口,是由来已久了。有时候突然良心发现,觉得自己为了这不可告人的目的便胡诌出那些七零八落的文字来糊弄人民群众,真是恶贯满盈啊!但转念一想,当下不是兴“以文养文”吗?便理解了自己,而且还可惜能够赚稿费的文字太少,报刊给的稿费更少!这怎能满足得了自己日益膨胀的买书欲呀!于是,每当囊中羞涩,而又看到非买不可的书时,说服自己掏腰包的许多借口便应运而生,下面列举二三,以飨同好:
一、昨天张三要我请他消夜,后来彼此没空,省下两份夜宵钱20元,今天反被李四请去吃一顿,至少净赚80元,加起来便有100元可买书。
二、前几天孙五骂我破财,今天他果然丢了钱包,里面有70多元,这本来应该是我丢的,看来我运气好,买书庆祝!
三、再过几天就发节日补贴了,反正这钱没人知道,是我的私房钱,今天先买书,过几天抵消就行……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有时候恰巧兜里有千儿八百的,便筹集几个借口凑到一起,买下一大摞书,于是便经常把牛奶面包,甚至音响笔记本,更甚者连同别人暂时寄存的工资奖金一并全买了书。母亲当然骂不绝口,尤其是每次搬家时看着满墙的书就更是骂得厉害。
买书成瘾,当然也买出一些“窍门”来,譬如不买豪华本,尽量买普及本和缩印本;再譬如多搜“折价书”,不要以为折价书就都是滞销书,我家里的《辞海》《四部精华》《历代典故辞典》等大部头全部都是六折价买到的,羡煞许多同好。记得1993年我为了买到一本《中外微型小说鉴赏辞典》,跑遍整个揭阳,还托上海、深圳、广州的朋友帮忙找,都落空。后来竟然在折价书市意外地以六折价买到,当时抱着胜利品回家兴奋得几乎想哭,幸好意志坚定没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