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卉 王湛 潘骏
明天,第二届“良渚论坛”就要启幕,作为三大平行论坛之一的“文明之光”中外考古学家对话也将在11月26日举行。考古学是解读历史的语言,能够跨越时间的界限,让今人与古人产生连接。此次论坛中外考古学家们将会探讨哪些话题,带来什么样的思想碰撞?近日,潮新闻记者就论坛的筹备情况采访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
群贤毕至
顶尖考古学者汇聚良渚
中华文明探源1-4期首席专家、北京大学赵辉教授已经提前到了杭州。赵辉是一位在考古学界享有盛誉的学者,专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和田野考古学的教学与研究。他告诉潮新闻记者,“良渚我来了几十回,良渚论坛是第一次来。这是很好的学术交流机会。”
参加这次考古对话的有一众考古界著名学者,有从事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星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贾笑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国等。东京大学教授米田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傅稻镰、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教授因诺森·皮吉拉伊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将作主旨演讲。大会还安排了四场中外考古学家对话。
就在论坛开幕前,国家文物局委托浙江省文物局在杭州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浙江良渚遗址考古新发现与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整体研究、江苏东山村及寺墩遗址考古研究、安徽凌家滩遗址考古研究最新进展。本届“良渚论坛”上,专家们将对良渚考古研究的系列新发现、新成果进行进一步讨论。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表示,经济看博鳌论坛,文化看良渚论坛,良渚考古的成果、与之相关的中华文明探源,以及和世界古文明之间的比较,这些为“良渚论坛”提供了学术支点,具有持续的关注度。
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莫角山遗址中的小莫角山台基。新华社
博古通今
他们的研究很有意思
王宁远透露,白简恩、史蒂文·米森等著名外籍考古学家也将参与“中外考古学家对话”。
白简恩曾任美国体质人类学家协会、美国人类学协会和古病理学协会的主席,她定义了人类生物考古学这一国际领域,通过法医学、病理学、医学、人口学、生物地球化学和遗传学等多学科的融合,丰富了考古学对过去人类的认知。她的研究横跨北美、伊比利亚半岛、阿根廷、安第斯山脉中西部、玛雅中美洲和古希腊等地区。
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认知考古学家史蒂文·米森的研究领域为200万年前的智人起源、农业的起源和传播,以及如何利用文化遗产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很多人认识他,或许是从他的著作《史前人类简史——从冰河融化到农耕诞生的一万五千年》开始,这本书在豆瓣评分8.1分。
潮新闻记者注意到,与会的外籍考古学家中还有几位研究植物考古的名家。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植物考古学教授傅稻镰主要致力于古代农业系统和植物驯化的研究,对中国早期稻作农业有深入研究和很大影响力。2004年他第一次在中国参与考古项目,后又多次前往余姚田螺山遗址进行采样和研究,2009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证明田螺山先民早在7000年前就已初步完成了野生水稻的驯化和栽培。他一次次地通过自己的研究著作将中华先民的智慧与勤奋介绍给世界。
苏尔塔纳·玛丽亚·瓦拉莫蒂是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的植物考古学家,同时也是热情洋溢的家庭大厨。在职业生涯早期,瓦拉莫蒂常带着水桶和筛子,奔波于希腊的考古发掘现场,同时在博物馆的储藏室里寻找古代植物的残留进行分析。她把小麦磨碎然后煮,制成“布格麦”,然后在烤箱里烤焦它,模拟一次古老的烹饪失误。通过将烧焦的残渣与希腊北部一处4000年前的遗址发现的样本做比较,瓦拉莫蒂的研究发现,古代和现代样本相吻合,而且这种谷物制作方式可以追溯到青铜时代。
国庆假期,游人在良渚博物院观赏展品。新华社
激发公众关注
也是“良渚论坛”的题中之义
“一般的人以为考古学家可能就是拿个洛阳铲在挖。其实,对于我们现在来说,特别像良渚遗址,已经用上了各种各样的科学手段,从宏观到微观,进行对遗址和遗物分析研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手段看到很多用传统方法没法找到的遗迹,获得新知识。”王宁远说。
“现在考古的资讯比较多,博物馆的展览也比较热,大家看了之后觉得比较激动,内心很澎湃,但是过了一阵子之后要想一想‘我从这个展览获得了哪些心得’。喜欢考古不能光有好奇心,你要爱读书,爱学习。‘良渚论坛’的话题如果能激发公众的关注,让大家有互动,我们一些成果的转换才能够深入到群众中。”方向明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