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第一》6入孝出悌

图片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图片

杨伯峻《论语译注》

【译文】孔子说:“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房子,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
【注释】

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甲)年纪幼小的人,(乙)学生。这里用的是第一种意义。

入、出:《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则知这里的“弟子”是指“命士”以上的人物而言。“入”是“入父宫”,“出”是“出己宫”。

谨:寡言叫做谨。详见杨遇夫先生的《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卷一。

仁:“仁”即“仁人”,和《雍也篇》第六的“井有仁焉”的“仁”一样。古代的词汇经常运用这样一种规律:用某一具体人和事物的性质、特征甚至原料来代表那一具体的人和事物。

图片

朱熹《论语集注》: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之弟,上声。则弟之弟,去声。谨者,行之有常也。信者,言之有实也。泛,广也。众,谓众人。亲,近也。仁,谓仁者。余力,犹言暇日。以,用也。文,谓诗书六艺之文。程子曰:“为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而先文,非为己之学也。”尹氏曰:“德行,本也。文艺,末也。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可以入德矣。”洪氏曰:“未有余力而学文,则文灭其质;有余力而不学文,则质胜而野。”愚谓力行而不学文,则无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而所行或出于私意,非但失之于野而已。

图片

钱穆《论语新解》: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谨而信:谨,谨慎。信,信实。弟子敦行,存心当如此。
汎爱众:汎,广泛义。如物汎水上,无所系着。于众皆当泛爱,但当特亲其众中之仁者。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亦称文章,即以读书为学也。有余力始学文,乃谓以孝弟谨信爱众亲仁为本,以余力学文也。
本章言弟子为学,当重德行。若一意于书籍文字,则有文灭其质之弊。但专重德行,不学于文求多闻博识,则心胸不开,志趣不高,仅一乡里自好之士,无以达深大之境。
【白话试译】
先生说:“弟子在家则讲孝道,出门则尽弟职,言行当谨慎信实,对人当泛爱,而亲其有仁德者。如此修行有余力,再向书本文字上用心。”

图片

李泽厚《论语今读》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孔子说:“年轻人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面敬爱兄弟,谨慎、信实,博爱群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了这些还有剩余力量,就学习文献知识。”
【注】《杨注》(杨伯峻《论语译注》):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甲)年纪幼小的人,(乙)学生。这里用的是第一种意义。

【记】这里并无什么“哲学”“智慧”或“知识”,而仍然是“做人”的非常具体的规范,但又并不只是处世格言。尊敬、爱戴兄长叫“悌”,指的是同家族、宗族、氏族的同辈而年长者,非仅现代小家庭的兄弟。“泛爱众”也指与本氏族的成员们普遍地友爱相处。

图片

《毓老师说论语》

子曰:“弟子(年轻后辈)入(肯定的,在家)则孝,出(离家门)则弟,谨(敬事)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入,在家必孝,老吾老。“出则弟”,出,出门在外,以及人之老。“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能立大本。

“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孝经•广至德章》)

“谨而信”,谨,谨言、敬事,能立大本;信,言可复,“言而有信”。

“泛爱众”,广泛爱众人,不得挑,仁者爱人,仁者无不爱,博施而济众。

“而亲仁”:一、能亲近仁者;二、就能近仁。“亲仁”,把有仁德的都变为自己的帮手。但如不知“仁者”,又如何“亲仁”?应择交,择而后交。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此“文”,不可以当文章讲,乃是“经纬天地”,亦即御天下,治平。

成德之谓君子。必德行超过“君子”了,才有资格谈治平。“行有余力”,才能以余力从事政治,成为天下所归往者。

“文王”,是活文王,因为“法其生,不法其死”(《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休注),“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孔子一生宣文,孔子为“文宣王”。

“行有余力”,是指上面的“孝弟、忠信、亲仁”都能做到了,乃更进一步,可以学经天纬地之业。有“余力”了,必要懂得关心别人。儒,人之需也,儒家是己立立人,已达达人。经是致用之学,经纬时代要研究清楚,使自己的智慧能有用。不求虚名,必要学有用之学,腹中能有韬略,遇事好谋能成。

外语不好,耻也,多么落伍!二十岁以后学,就很难学到最高的境界,必自小就学,要贵精不贵多。中国人“行有余力”,必要学日文,因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必要知彼,“知彼知己,胜乃不殆”(《孙子兵法·地形》)。

此章为儒家箴言。“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做到上面几项,“行有余力”了,进而“学文”,能经纬天地,就到“安仁”的境界了,“仁者安仁”(《里仁》),即一部《大学》的功夫——“格致诚正,修齐治平”都用完了,平天下而天下平。

图片

何士明《论语解读辞典》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子,古代泛指家中为人弟与为人子的人,即子女。入,到了(家里)。出,出门(在外)。两个“则”(连同末句“则”),连词,犹“即”,就,表示两事在时间上相承。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谨,慎重小心。而,连词,连接并列成分。泛爱众,广泛地爱人,爱多数人。亲仁,亲近有仁德的人(仁,代指仁德之人)。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行事,从事。余力,剩余的精力。以,用。文,古时含义广泛、指文字、文章、礼乐制度、法令条文等。这里“学文”可理解为读书,学知识。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里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就尊敬年长的人;行事慎重又诚实;普爱众人又亲近有仁德的人。行事有余力就用来学知识。”

图片

【读书感悟】按孔子规划的成才之路成长

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但怎样从一个无知的孩童成长为对社会群体有用之才,这是一个教育策略和途径问题。

作为教育家,孔子在这一章里规划了一条君子的成长之路。

按照孔子规划的这条路走下去,即使成不了君子,至少也是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孔子极其重视道德教育,强调德行的养成需循序渐进。结合原文,几位大家的注释译文和现实情况,我把这一章理解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个层面。

“入则孝,出则弟”属于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根基。这一句还被引入《弟子规》并变成了“首孝弟”。《论语》第二章“君子务本”中也强调“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朱熹解释“孝弟”: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我个人虽不认同“孝弟是为仁的根本”(可参看我关于这一章的“读书感悟”),但非常赞同一个人必须要有“孝弟之心”。而现实却并不理想,甚至有很多倒挂的现象,在家中最有地位和发言权的往往是辈份最低的人,值得我们每个家庭深思。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几句属于社会教育。

“谨而信”在《弟子规》中变成“次谨信”。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切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笃守信用,用现代话说就是:多做少说,言出必行且行必果。在现在这个网络时代,这一点同样堪忧。我们每天看到的资讯有多少是真实的,收到的欺诈电话和信息又有多少,现实只怕比电影《孤注一掷》《消失的她》等要更残酷。

“泛爱众,而亲仁”被《弟子规》照搬了。有了前两条,进而培养自己的仁爱之心,平等友爱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而对有学问道德之人,则要主动地去亲近,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所有这些,都是立身行事的根本,是非做不可的事。

最后一句是“有余力,则学文。”属于学校教育。在孔子心目中,“有余力,则学文”,是建立在良好的道德养成基础之上的。道德修养成熟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好好地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乃至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益的学问。在儒家看来,学问的根本,在于培养孝悌仁爱之心。一个人,文采斐然、知识渊博、技艺娴熟固然好,但如果缺失了做人之道,还是没有真正抓住学问之本。而这一点却成了现在最重要的一件事,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口号下,孩子还没出生就开始进行胎教,一出生就进入各种培训班……但据一个权威媒体的调查显示,青少年有抑郁倾向的比例超过二成,有学识无道德的新闻同样不绝于眼和耳,是不是都是我们家庭和社会教育缺失带来的不利影响呢?

图片

孔子规划的君子成长成才之路强调德育优先原则。第一步是做人,从小要注重道德伦理上的修养。有了一定的道德基础,再学习各种知识。历史证明这一教育策略和途径是科学的,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德高才浅,最多只是对社会贡献不大;而无德有才,往往会对社会造成巨大危害。我们看看被打倒的老虎,哪一个不是学富五车,智商情商和能力超群之辈。

也许您会说,孔子毕竟离我们有两千多年了,现在的竞争压力远非孔子可以想象,知识的重要性也远比孔子所处的时代要重要的多。这的确是事实,我也不否认,但我依然认为道德修养比知识更重要。一个人如果能按孔子规划的成才之路成长,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养,就不会不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就会离成功更近,成为一个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