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南路452弄129、131、133号旧城区改建项目签约现场。
昨天,地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襄阳南路452弄129号、131号、133号实现二轮征询100%签约生效。这是徐汇区最后一个涉及小梁薄板的旧改项目,由此徐汇区小梁薄板房屋实现“清零”。
混凝土预制薄板搭建起来的房屋渗水掉灰,屋板咯吱响、墙面洇着水。部分居民甚至没有合用的卫生间,得一趟趟往公厕跑。小梁薄板房屋截面小、楼盖板薄,施工方便无需大型吊装,故于上世纪一段时期内广泛应用。但优点也是弱点,经年累月,耐久性差,钢筋锈蚀、墙面开裂现象明显。
今年,上海旧住房成套改造计划完成31万平方米,其中小梁薄板房屋12万平方米。百姓改造意愿强烈,也倒逼着城市更新提质增速。以徐汇区为例,将社情民意贯穿改造全过程,同步创新模式。“今年,是成套改造项目施工建设项目数较多的‘建设年’,也是改造项目竣工数量最多、受益居民数量最多的‘丰收年’。”徐汇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年内将有7个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竣工,400余户居民将喜迎新居。
襄阳南路452弄133号居住环境。
昨天清晨,襄阳南路452弄签约现场热闹有序,居民早早赶来摇号选房。临近中午就实现100%签约生效。
80天,从启动旧改到完成签约。为啥快?天平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说,磨破“嘴皮子”、跑瘦“腿肚子”是关键。最重要一条,是把群众诉求、需求清单,列为“项目清单”,讲得上话,还得破得了题、解得了忧。
小孩读书怎么办?搬家过渡怎么办?面对居民顾虑和疑惑,小巷总理和街道干部群策群力,区征收指挥部、区建管委、区更新办等形成合力,帮着想办法。
前期工作中,各方深入了解每家居民情况与诉求,“把每家每户情况摸透了,针对不同家庭特殊情况,制定相应补偿方案。”公示征收补偿方案后,接连召开圆桌会、听证会征求居民意见,直到11月20日启动预签约并在当天实现100%确认补偿金额。
这样的做法,也是借鉴了此前成功案例。
此前,延庆路110弄零星旧改——湖南路街道第一个小梁薄板房屋征收地块,也经历了把居民意见充实进改造方案。“征收公司负责政策解释、反复核算,居委会协调沟通为主,街道了解居民诉求,助力解决。”湖南路街道副主任张翌说。针对孤老、百岁老人等,街道分配好、对接好分管干部,一对一入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兜牢民生服务保障网。
又如漕溪二村,西面紧邻漕溪公园,居住密度高,如果每户配齐独立厨卫设施,89证居民合计要多增加700多平方米。“横向挖潜不了就看纵向。”徐汇区房管局请来设计院,几经规划考量,最终拍板:两幢楼合并成一幢高层建筑,“这在小梁薄板改造中算是创新尝试”。漕河泾街道管理办负责人说,方案最终确定改建成一幢楼,一边7层、一边8层的交错分布——既保证了成套改造,也不会影响后排居民采光。
眼下,徐汇区从设计与施工源头创新,正试点绿色低碳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和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推动不成套旧住房改造快速、环保、智慧建造,让老旧小区居民尽快住上“好房子”。
作者:王宛艺
文:本报记者 王宛艺图:上海徐汇微信公众号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