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吉林网】
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作为慢性疾病中的独立病种及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4.3%、16.4%。研究预测,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达65.3%,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可能为418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21.5%,造成的经济负担将呈上升趋势,肥胖症防控已刻不容缓。
肥胖症绝不仅仅是体态的变化,它犹如一颗 “定时炸弹”,严重威胁着个人的健康。
而肥胖也非 “福态”,是慢性疾病。
吉林大学第三临床医院减重代谢外科主任姜涛说:“很多人认为肥胖不是病,只是个人缺乏自律、贪吃又不爱运动所导致的结果。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肥胖症不仅本身是一种疾病,而且超重和肥胖症是多种其他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与超过200种疾病相关,如心血管疾病,内脏脂肪堆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睡眠呼吸暂停等。
“肥胖和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减重在慢病的防和治中起到核心作用。世界都在将肥胖作为上位疾病,下面才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姜涛主任强调。
那么,如何准确判断是否肥胖以及肥胖的严重程度呢?
姜涛主任给出了最常用2个指标,分别是BMI(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腰围。对于BMI来说,正常人群在18.5kg/m2至23.9 kg/m2,超过24.0 kg/m2为超重,超过28.0 kg/m2为肥胖。如果BMI超过27kg/m2并且合并并发症时,就需要及早治疗了。
肥胖症的长期管理目标并非单纯减重,而是实现科学减重与健康改善的双重目标。
姜涛主任强调,减重目标的设定要综合考虑患者健康状况与并发症负担,以确定适宜的减重幅度。肥胖管理应以患者为核心,通过合理减重预防和治疗肥胖相关并发症,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从而提升整体健康水平。在这一过程中,生活方式的调整是基石,包括合理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蔬果、全谷物等膳食纤维丰富食物的摄取;适度运动,依个人身体状况选择运动项目并坚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维持内分泌正常。
与此同时,心理调适也不可或缺,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应对压力与不良情绪,对肥胖症管理至关重要。
姜涛主任表示,有临床减重需求的肥胖症患者应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诊断,开展科学的减重治疗。肥胖症治疗需着眼患者的整体健康,改善远期结局。当通过生活方式管理无法达到减重目标时,可在生活方式管理的基础上联合包括减重药物在内的医学减重治疗。
“减重仅仅是肥胖症治疗的其中一个结果,以诺和盈为代表的GLP-1类药物为医患共同制定减重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临床选择。虽然能够实现平均约17%的体重降幅,但这类处方药物的应用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患者应严格遵守医嘱规范用药,以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他说。
采访最后,姜涛主任也给出了科学减肥小妙招。
他说:吃饭的时候慢慢吃、吃清淡食物,可以用非惯用手吃饭,避免摄入过多热量;用小餐具装食物;把零食放到不能伸手拿到的地方,避免情绪性进食等。”
但科学减重不可能一蹴而就,减重也是重塑生活方式的过程,减重要循序渐进,合理的减重速度为每月减2~4kg。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