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讯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7周年。11月23日,在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不可忘却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史实”阅读寻访行动(第八季)举行第二场活动。来自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新闻出版学校等在宁院校的80余名学生代表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花神庙地区丛葬地纪念碑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上新河地区遇难同胞纪念碑,为长眠于此的遇难同胞献花致哀,共同缅怀遇难同胞、铭记历史、守护和平。
本场活动由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主办、龙虎网执行。
秋风萧瑟,落叶纷纷。在雨花功德园入口处、苍松翠柏间,形似假山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花神庙地区丛葬地纪念碑默然耸立。纪念碑碑文中写着:“花神庙一带,掩埋中国军民尸体7000余具,其中难民尸体5000余具,军人尸体2000余具。寻访团成员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花神庙地区丛葬地纪念碑前默哀、鞠躬,缅怀死难同胞。随后,寻访团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上新河地区遇难同胞纪念碑。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大批解除武装的中国士兵和群集上新河一带的难民共28730余人惨遭日军杀害。上新河一度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成为人间地狱。如今,一座方形纪念碑静静矗立在见证过那段惨痛历史的长江之滨,这是对遇难同胞的哀悼,也是勿忘历史的警示。在纪念碑前,寻访团成员肃立默哀,献上一束束白菊花,共同缅怀死难同胞。
寻访团成员代表诵读碑文
寻访团成员向纪念碑敬献白菊
在阅读寻访分享会上,寻访团成员朗读了《守望历史——四十年来南京大屠杀记忆传承口述》中的节选段落。该书遴选收录了11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和典型性人物的珍贵口述访谈,从不同视角讲述各自与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的渊源。当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也投入到对这段史实的研究之中,对历史真相孜孜不倦地探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青年学者袁航现场为寻访团成员进一步讲述了相关史实。
寻访团成员代表朗读《守望历史——四十年来南京大屠杀记忆传承口述》中的段落节选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青年学者袁航讲述相关历史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那段惨痛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随着岁月流逝,这个群体也在不断减少,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2位,幸存者后人接过了传递历史真相的接力棒。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儿子、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葛凤瑾也来到活动现场,讲述了父亲葛道荣所亲历的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希望通过这一方式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的儿子、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葛凤瑾分享记忆传承
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大一学生宦皓元表示,参加这次活动是一次了解历史很好的机会,希望所有人都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他说,“通过这次实地寻访,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惨痛。站在遇难同胞纪念碑前,我仿佛能够感受到他们的苦难与绝望,这让我更加坚定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信念。我们年轻人有责任将这段历史传递下去,同时更加自强不息,更好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凝聚和平力量、共建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