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沂源东安古城关注度很高。10月下旬,来自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社科院的专家教授,确认位于沂源县东里镇的东安古城是一座具有5000年文明史、3000多年城建史的重要遗址。
从考古发掘来看,东安古城建城史从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开始,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公元600多年,时间长达2800多年之久,经历了龙山东夷、商末周初奄盖,春秋纪国浮来、战国齐国盖邑、西汉盖县和王信盖侯、东汉末至隋东安郡等不同历史时期,其中在东安古城西侧的战国墓中,发现有大量的竹器,引发人们对山东古代气候的思考。
东安古城中的战国墓最初发现于2010年9月。当时,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任相宏受邀参加并主持了这次发掘工作,其中的一号战国墓墓葬为带一条墓道的“甲”字型,保存基本安好,棺椁未朽,出土了一批珍贵的竹、木、丝麻等有机质器皿和丝织品,在北方地区可谓绝无仅有。
10月21日,专家们在东安古城旁边的战国墓地现场考察。
根据挖掘情况,任相宏判断一号战国墓为战国中期较早阶段盖邑盖大夫之夫人墓,墓葬中用了很多竹器:东里东台地一号战国墓中的荒帷是四阿式的竹质框架,并挂有20多枚小青铜铃。荒帷就是“棺罩”,罩在棺材外面。此外,凡是棺束的相处,也都用竹篾进行捆扎拢固。
战国墓发掘现场提取的竹笥
竹子生长在温暖湿润之地,沂蒙山区在山东属于海拔较高的区域,其中沂源有“山东屋脊”之称,现在很少能见到竹子生长。东安古城附近战国墓中的竹子是哪里来的?是外地运来的吗?任相宏认为,这些竹子应是本地的,不可能是外来的,说明战国时期这一带气候比较温暖湿润。
任相宏这一判断有没有依据?笔者咨询山东有关气象专家,最终查阅到我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竺可桢的文章《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正是在这篇文章里,谈到了战国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变化,说明今山东区域气候在战国时期完全适应竹子的大规模生长。
竺可桢的一个观点是:一个地方的气候变化,一定会影响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只是植物结构比较脆弱,所以较难保存;但另一方面,植物不像动物能移动,因而作为气候变化的标志或比动物化石更为有效。
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气候的冷暖变化,梅树和竹子都是主要生长在亚热带的植物,梅树和竹子的生长位置是判断气候变化的重要依据,一个地方在古代有没有竹子,可以通过墓葬中有无竹子和竹简来判断。
1930一1931年,在山东历城县两城镇(北纬35°25′、东经119°25′ )发掘龙山文化遗址。在一个灰坑中,考古学家找到一块炭化的竹节,有些陶器器形的外表也似竹节。
周朝建立时,国都设在西安附近的镐京(位于黄河流域),当时,官方文件先记载于青铜器上,后写于竹简上,由此可以推测周朝初期的气候温暖,使得竹类能在黄河流域广泛生长。
由从上述事实,竺可桢认为,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以来,竹类分布的北限大约向南后退纬度1一3°。在战国时代,气候温暖,适合竹子生长。
沂源东安古城所在地
竺可桢指出,到了战国时代(公元前480-222年),温暖气候依然继续。从《诗经》中所提粮食作物的情况,可以断定西周到春秋时代,黄河流域人民种黍和稷,作为主要食物。但在战国时代,他们开始主要种植小米和豆类。孟子(约公元前372-289年)提到只北方部族种黍。
这种变化,大约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资料改进,例如铁农具的发明与使用。荀子在《富国》中提到,“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表明当时一年可产生两季作物。近年来,淮河北部习惯于两年轮种三季作物,季节太短,不能一年种两季。二十四节气是战国时代所观测到的黄河流域的气候而定下的,那时把霜降定在阳历十月廿四日。现在开封、洛阳(周都)秋天初霜在十一月三日至五日左右;雨水节气,在战国时定在二月廿一,现在开封和洛阳一带终霜期在三月廿二日左右。这样看来,现在生长季节要比战国时代长三四十天。这一切表明,在战国时期,气候比现在温暖得多,生长竹子是没有问题的。
在东安古城附近的战国墓中,墓葬中的植物遗存,除了竹子,还有缩二横二的外棺棺束,有粗细两种绳。现场初步鉴定,粗绳是蒯草草绳,细绳则为麻绳,草绳和麻绳也取材于当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生产队还经常种植青麻。蒯草则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细茎,长叶,喜潮湿,多生长在河傍或是山上的洼地之处,现在当地分布依然十分广泛,上年纪的当地人都非常熟悉蒯草草绳的特性,结实耐腐、拉力大弹性小,以前当地大都用来作牛犁翻地的耕绳。
谁家荒冢古城边,一竿墓竹昭后人。2000多年随风而逝,墓主人是谁已经不可考,但留下的一竿墓竹,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气候变化信息。
(大众新闻记者 周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