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一座极具魅力的现代大都市,有“魔都”之称。上海魔力之源、魅力之魂,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文脉。为增强青年学人对上海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体认,培养其知史爱乡的情怀,上海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联合上海通志馆、上海市徐汇区图书馆(土山湾博物馆)等单位共同举办“知史爱乡·志在上海” 青年论坛。该项活动被纳入上海市社联第十八届(2024年)“学会学术活动月”的系列活动。11月10日,6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人,齐聚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乐乎新楼,就上海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当代上海城市的发展与更新等议题展开热烈研讨。
一、上海城市的发展与更新
透过城市的发展与更新,把握建设人民城市的精髓,是当代上海城市发展的核心议题。参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此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当代上海研究所的陈畅以“从红五星到四叶草三大会展”为题,聚焦1949年以来在上海举办的三大会展,即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1955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18年首届),认为这三大会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上海城市的开放发展与创新精神。
徐汇区图书馆寿颖之以徐汇区为例,通过“口袋公园”建设、徐汇滨江工业遗产的再开发、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衡东十二坊”和乐山新村更新等,呈现徐汇区如何通过繁华商圈的功能跃升、城市“边角料”变身口袋公园、社区食堂的温情升级等,思考城市更新背后的设计理念,探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兼顾高级感与烟火气。王璐的报告以徐汇区的一些老洋房为例,通过考察其变身为“沪剧传习馆”“音乐博物馆”“《义勇军进行曲》首张唱片灌制地纪念馆”的经过,探讨文物建筑遗产在城市更新中的保护与利用问题。李杰的报告通过考察徐汇区如何挖掘、保护与利用现有的龙华烈士陵园、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瞿秋白旧居、邹容墓等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市民情感参与,培养共同民族记忆,传承红色精神,弘扬优秀文化。
二、上海城市的江南文化底蕴
上海襟江带海,又坐落江南水乡,加之腹地广阔,物产丰富,宋元以来,在丝绸之路带动下,依托发达的海运和河运条件,上海地区成为中国东南地区最重要的出海口,上海港因此发展起来。上海通志馆乔志远的报告深入分析了漕运对于上海城市发展、产业更迭和文化变迁的关系;上海档案馆董婷婷则细致梳理与航运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包括上海在内的江南地区的航运业同业组织的演变和发展情况,以呈现航运业发展与上海地区社会变迁的深层联系。
上海地处江南,具有浓厚的江南文化底蕴。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叶舟的报告围绕着明清时期上海文化特点展开。他认为明清两代,上海地区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戏曲曲艺等艺术形式交相辉映,呈现崇文好学、博采汇通、经世致用、海纳百川的特点。上海通志馆杨婧的报告则聚焦有“海上桃源”之称的古代园林——华亭陆氏东园,通过文人的诗文和序跋等,考察这座建于元末但失载方志的上海古园林的建造人、建造地点、建造年代以及园林的概貌,进而呈现古代上海地区的江南文化底蕴。
三、摩登时代的海上繁华
在充分吸收西方先进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近代上海实现了一个跨越性的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繁华都市。有多位青年学者的报告从不同视角展现了近代上海城市如何在吸纳西方先进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创造独具特色的兼容并包、融汇中西的海派文化。作为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电灯、自来水等最先引入上海,不仅创造出新的城市景观,还影响和改变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上海市档案馆彭晓亮的报告考察了作为近代上海城市繁华标志性景观之一的“夜市”是如何兴起与繁荣起来的;中山大学王亚楷的报告独辟蹊径,以饮用“白开水”习惯为切口,通过考察近代上海居民饮水观念和习惯的变化,思考更为宏大的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变迁问题。
近代上海不仅是近代中国最先引进西方工业文明成果的城市,同时也是较早建立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城市。上海通志馆吕志伟和徐汇区图书馆王冕的报告分别对近代以来上海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个案分析。来自徐汇区图书馆的金志红、朱春峰、张婕、许雯蝶等青年学者则聚焦近代上海西洋工艺美术的发源地——上海土山湾博物馆,以木雕工艺与彩绘玻璃工艺等为焦点,对其在近代中国西洋工艺美术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与影响进行了深入发掘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