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眼,点击卡片关注,加星标,以防失联
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在通商中国举办的第15届“慧眼中国环球论坛”炉边对话环节,回应主持人、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关于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时指出,中国的特定行业存在产能过剩,但若从中国经济整体来看,则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是在于中国颇大的贸易顺差会影响其他经济体,解决办法是增加国内消费,使经济达到更好的外部平衡。
以下内容为新加坡眼根据英文资料翻译整理:
李慧玲(主持人,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社长):现在美国人和欧洲人都在说,中国的工业补贴导致了产能过剩、投资过剩。你认为产能过剩现在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吗?
李显龙(国务资政):我认为在某些行业,产能过剩是一个问题。比如钢铁。全球钢铁供应过剩,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这是钢铁市场的性质决定的,它的需求时好时坏,永远不会完全平衡。但也有其他行业,比如电动汽车或太阳能电池板,中国在这些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产量也非常高。我提到过,太阳能电池板占全球市场的80%,其生产能力实际上超过了全球需求的100%。因此,我认为这是产能过剩。关于电动汽车,如果我们谈论 “内卷”,我认为电动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中国大约有150家公司在生产电动汽车。中国是一个大市场,但你并不需要150种不同品牌的电动车。因此,在特定领域,我认为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其中一部分来自国家的支持、鼓励和融资所致。但如果从总体上看,从中国的整体制造业或中国的整体经济来看,我不认为存在产能过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发表了一份报告,对此进行了研究。如果把制造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产能利用率是可观的—与其他国家一样。因此,总体上不存在产能过剩。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在于中国有相当大的出口顺差,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出口超过进口,贸易顺差。因此,这对其他经济体和其他地方的制造商造成了影响。出口顺差约占中国GDP的2%,也就是说约占世界GDP的0.5%,这可不是个小数目。那么,出口顺差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实际上是宏观经济学。这是因为中国的储蓄率非常高,而中国国内的消费需求相对较低。如果储蓄率如此之多,要么全部投资在中国,要么将其中的一部分出口到世界其他地方。而以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不可能把占GDP40%的储蓄全部投资于国内。其中很多都投资于建筑业。但不幸的是,我认为建筑业已经走得太远了,这是一个问题,必须削减。
问题是中国有相当大的出口顺差,国际收支平衡。出口超过进口,贸易顺差。因此,它正在对其他经济体和其他地方的制造商产生影响。出口顺差约占中国GDP的2%,这意味着约占世界GDP的0.5%,这并不小。那么,出口顺差的原因是什么?这实际上是宏观经济学。这是因为中国的储蓄率很高,而中国国内的消费需求相对较低。如果你存了这么多钱,你要么把所有的钱都投资在中国,要么把其中的一部分出口到世界其他地方。在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下,不可能将GDP的40%(也就是中国的储蓄率)全部投资于中国。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资于建筑和建设。但不幸的是,我认为建筑业走得太远了,这是一个问题,必须削减。
那么如何调整呢?要么促进国内消费,要么将其出口,这将表现为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其他国家将出现赤字。顺便说一句,美国的问题恰恰相反。美国储蓄太少,支出太多,因此存在贸易赤字,占其国内GDP的3%。这是问题的另一面。
就中国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解决办法必须是:增加国内消费,使经济达到更好外部平衡。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这不仅是增加家庭开支的问题,而是要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家庭收入,尤其是增加那些还不是很富裕家庭的收入,让他们愿意花钱,有信心消费,无论是在旅游、食品、服装还是奢侈品上。他们告诉我,今年黄金周期间的旅游需求比往年少。这是一个迹象,但还不止于此。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中国人谈到了 “国际国内双循环”。这意味着对外循环——与外部世界进行贸易和经济相互依存——但在国内,也要进行经济循环,创造贸易和需求。这是约两年前提出的口号,但我们尚未看到结果。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对中国来说如此,对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就更不用说了——你就会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无法恢复信心,也无法让经济重新运转起来。我认为这是中国可以避免并且应该努力避免的。
HQ丨编辑
HQ丨编审
新加坡国会丨来源
免责声明:
1.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属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转载”、“编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编译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有价值资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