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海海港就算没有武磊的情况下,依然3比1击败了山东泰山,拿到足协杯冠军。
足协杯决赛所在地是温州的奥林匹克体育场。温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是第19届杭州亚运会足球项目比赛场馆,是温州的标志性建筑和体育文化的重要景观点,总建筑面积7.05万平方米,观众席位数约5万个。
不仅有足球,温州还有故事值得我们去回味。
独具特色的方言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地区,温州市东濒东海,南毗福建省宁德市,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部与台州市接壤。
温州其名来源于唐朝。唐高宗上元二年,即公元652年,处州析置温州,这是温州得名的开始。
据《浙江通志》引《图经》:“温州其地自温峤山西,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翻译成现代汉语:温州地处温峤岭以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润,所以称为温州。
然而,关于温桥岭的具体位置,古文中并没有详细记载。
温州的名字由来有1000多年。但当地的方言温州话,却有着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温州方言,即温州话既难学而又独特。
温州话古称“瓯语”,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汉藏语系-汉语语族-吴语-瓯江片,属于南部吴语。
同样是吴语,温州的吴语与上海、苏州、无锡的吴语有着极大的不同。
温州话与其它吴语的不同,与历史和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温州的名字有着1300多年,但温州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在春秋战国时期,温州属于瓯越地,瓯越地区的土著居民开始使用原始的瓯越语。瓯越语就是现代温州话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长期是越国的属地。
后来,越国被楚国所灭。楚国占领吴越之地后,给当地带来了最初的华夏语影响,汉语通过楚方言的形式大量进入吴越地区。
中原王朝对于温州地区的开发,还要追溯到秦汉时期。尤其是东汉末期,大批中原人口为了躲避战乱,迁徙到江南一带。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渐从中原地区来到了江南一带。中原人的南迁,给这里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影响。
然而,浙南、福建地区地处山地丘陵地带,与中原地区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因此,浙南依然保留了原来的越语。
温州话的形成最终形自宋朝。众所周知,宋朝分两宋,即北宋和南宋。早在北宋时期,宋朝的经济中心增长点已经来到了江南地带。
女真人(满族的祖先)建立金国灭亡北宋之后,宋朝的汉族人口迁徙到南方。大批汉人南迁,中国经济中心南移完成。大批中原词汇(古代汉语词汇)影响了温州方言。温州方言形成。
可以说,温州话既保留了古代吴越语的特征,又不可避免受到了古代汉语的影响。因为该地的地形相对封闭,其特征得到了极大的保留。这就是温州方言同上海、苏州方言不同的地方。
浙南文化之城
温州市下辖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洞头区4个市辖区和永嘉县、平阳县、苍南县、文成县、泰顺县5个县,代管瑞安市、乐清市、龙港市3个县级市。
温州,也是一座有着几千年古韵的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社交网络流行一个词——文艺范。
文艺范最流行的年代,就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早在南朝宋时期,谢灵运在温州的永嘉县写下了中国的第一批山水诗。
陶宏景曾在《答谢中书书》里说温州“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相比于今天的很多文艺青年,谢灵运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事情。在做好官员的同时,谢灵运写下了不少山水诗。
温州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因此,余光中写出了山水诗发祥地温州的标题。
中国的山川有三山五岳之称。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三山即黄山、庐山、雁荡山。雁荡山位于温州境内。
雁荡山不仅是一座风景名山,也是一座文化名山。雁荡山起源于魏晋时期,兴于唐、盛于宋,1500多年来,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从魏晋南北朝到近现代,有无数文人墨客,包括谢灵运、贯休、沈括、徐霞客、康有为、张大千、沙孟海、潘天寿、郁达夫、郭沫若、邓拓、舒婷等都留下了诗篇和墨迹。
雁荡山是火山地貌,见证过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有过火山爆发的历史。
此外,雁荡山见证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领先。北宋时期,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雁荡山》一文中提到“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考察过雁荡山之后还提出了流水侵蚀学术思想。西方国家提出流水侵蚀思想,则要在文艺复兴之后。
《梦溪笔谈》是中外所有文献中最早提出流水侵蚀的文献。雁荡山恰恰是这一思想提出的见证地。
除了楠溪江、雁荡山之外,温州市区的瓯江的江心屿,见证过古代的文人墨客的痕迹,有英国殖民时期的见证。古老和近代的交融,为这里平添了许多姿色。
温州,无愧于浙南的文化之城。
温州:中国现代商业模式的发源地
曾几何时,温州以这样的方式出圈——《江南皮革厂》。似乎,这已经成为了温州的标签。
也许,关于江南皮革厂的故事真假难辨。但温州这座城市,却是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见证地。19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随着松绑的消息传出,善于经商的温州商人开启了属于他们的温州模式。
这个温州模式,从一颗扣子开始。
1984年,温州被列入14座沿海开放城市。随之而来的是温州城市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了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浙南地区的领头羊。
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用《小商品,大市场》为题目,盛赞温州模式。
二次创业风潮之后,温州涌现了不少自己的本地品牌。
2008年之后,随着全球金融海啸的来袭,温州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也许,《江南皮革厂》多多少少有侵权的嫌疑,但至少反映了08-13温州的低迷。
2013年之后,温州用新的模式,证明了自己回归的决心。比如24小时书店的模式,温州在新的赛道上开启了自己的模式。
可以说,温州的历史,就是中国民营经济历史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