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收藏2万余件藏品 徐州非遗传承人兴建农耕文化博物馆

从集邮、收藏烟盒,到后来收藏农具、工具、炊具、文房四宝、陶器、钱币等等……70余年虽改变了王如坤的年龄和外貌,但他对收藏的热爱从未改变,反而随着时间的沉淀而越发深厚。

作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家蓝印花布的第四代传承人,数十年间,王如坤共收藏了2万多件藏品,这些藏品的时间跨度长达7000余年,见证了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如今,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并热爱农耕文化,他还个人出资兴建了一个农耕文化博物馆,面向大众免费开放,致力于将这些宝贵的藏品与文化故事分享给每一位到访者。

图片刻印花版

年轻时就爱上收藏

今年74岁的王如坤从小就喜欢收集东西,遇到别人丢弃的信封,就把上面的邮票剪下来;遇到少见的烟盒,就拆开放进书本里压平整……

图片

最早的藏品紫砂壶

1972年,王如坤在邳县四户乡石羊村偶然看到有位老农提着把紫砂壶在地头喝水。他见紫砂壶色泽温润,质地细腻有光泽,于是就花了3块钱将紫砂壶从老农手中买下,回到家后,他对紫砂壶是越看越喜欢。从此,王如坤正式走上了收藏之路。

刚参加工作时,王如坤的月工资才16元,他却经常去附近的集市、庙会,买些铜器、玉器、铁器,轻微受损的陶器他也要。有人见了就摇头叹息,说他净买些破烂玩艺。

1982年的一天下午,王如坤在邳县四户乡竹园村的一户人家门口,看见散落一地的红陶片,他根据陶土的质地和颜色判断,应该是4500年前的东西,可惜已经碎成30多片。王如坤敲开那户人家的房门,表示想买这一堆陶片。开门的老人说:“这是家里人前几天挖地窖时挖出来的,都坏了,不值钱,你想要就拿走吧。”讲究的王如坤还是付了10元钱,之后才把那些陶片一一捡到编织袋里,然后放在自行车的后座上。

“当时天已经擦黑,我刚出村便遇上了暴雨。”王如坤对那次收购记忆犹新,“那时候的乡间小路都是泥路,一遇上暴雨自行车就没法骑了。天越来越黑,我实在没办法,就把自行车藏在路边的玉米地里,背着盛着陶片的编织袋,步行20多里路回到家中。”后来,王如坤把那些陶片细心拼接起来,虽然略有残缺,但罐体大致完整。经文物专家鉴定,这件是6000多年前大汶口时期的物件。

图片

用碎陶片拼起来的大缸

建立农耕文化博物馆

2017年,王如坤的藏品已经有万余件,于是他建了一家农耕文化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的院门口和院子里,都摆满了古代石刻,其价值不仅在雕刻精美,更在刻石上那些难解的文字,其中一块出土于梁王城的石板上还有类似文字的图案,神秘而深奥。

图片

农耕文化博物馆里最有分量的藏品,当属出土文物展区,尤其是一些史前文物,数量众多,不乏精品。原始社会的各种贝壳、首饰,新石器时代的骨针、骨刀、骨镰、石凿、石刀、石斧、石钺,还有按形状分的先秦和两汉的陶杯、陶豆、陶瓶,汉代、唐宋和明清时期的瓷瓶、瓷杯、瓷罐、瓷碗、瓷盘,春秋时期的剑、戈、戟、钺,汉代的铜剑、铜镜、弩戟,秦砖、汉瓦、汉代陶井圈。

图片

出土于梁王城的石板

其中,在一块大墩子遗址出土的6000年前的残陶片上,赫然刻着邳字的古字本字“不”。由“不”而“丕”,由“丕”而“邳”,“不”是邳的祖字,它是一个随意刻划的象形文字符号,还是物名或地名?王如坤对此的解释是:“‘不’字上面的一横代表的是天,‘不’字意思是一只鸟挥动着两只翅膀向天上飞去。”

图片

最早的“邳”字

王如坤的藏品中,最有意思的要属那张“千工床”。那是一张婚床,四面雕刻的人物、花鸟在金银粉饰的烘托下显得栩栩如生。上面还有几十幅戏文浮雕,床内壁环绕的是仿郞世宁的画,令人叹为观止。

王如坤曾花很少的钱,从鲁南地区收来清代某大家族60多年间的完整契约,包括儿子们分家的契约及各家所交粮税在内的契约文书数百张。这是研究封建社会契税史以及家庭经济史的第一手资料。

图片

收藏的契约

炊具展室内,支着一个风箱锅和自制的两个虎头灶。墙上挂着五六十年前用的小油壶、泥茶罐,还有用秫秸编的盖锅用的锅拍和用麦秸秆编的笼头(罩在吃饭桌上防苍蝇用)。王如坤还保存了不少清代的盘、碟,竹编和铁皮做的热水瓶外壳,百年前用的泥吊子(烧茶用)、泥漏斗(倒油用)、泥盆、泥碗等。如今,这些老辈人居家过日子的日常用品,都成了难得一见的民俗文物。

文房四宝展室里,有古人用的文具箱、研墨用的石砚和陶砚、木刻板的古书……

致力于藏品的研究

王如坤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藏品,一是得益于他所居住的邳州市岔河镇良壁村。良壁村据说是周朝徐国徐族人的聚居地,村内有西汉汉墓群,从出土文物和古城城墙、古井、壕沟遗址来看,良壁是久被淹没的汉代古良城驻地。

良壁有道观、庙宇,有唐代贞观15年建的兴化寺,元代重建名为兴化院,曾是苏北、鲁南地区最大最宏伟的皇家庙宇。今存唐古槐一棵,名扬千里。良壁唐代始建集市,称良壁集,宋元时已为邳北巨镇。明清时集市兴隆,店铺栉比,庙宇香火十分旺盛。

如今良壁村头的3座矗立的佛塔,那是王如坤经过多年努力,苦苦找到毁于战乱、遗失散落各处的建筑构件后恢复的,现已经成为兴化寺的历史见证与古村良壁的地标。王如坤还将其他的一些建筑碎件陈列于农耕文化博物馆的专柜中,从泥塑飞檐的精美大气,可以想象出当年兴化寺的壮观与气派。

王如坤有个习惯,就是每月都得买一些他看中的好东西,而且他从不往外卖一件,才使得他的藏品达到了2万余件,才有了他的农耕文化博物馆。

图片

印花布展厅

有人说搞收藏的人只收藏不研究就是保管员。作为真正的藏家,王如坤身兼“三职”:采购员、保管员和研究员。王如坤收藏了明清老印花版200余片、明清至民国的蓝印花布近百块,还是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邳州王家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第五代传人,著有《邳州蓝印花布》一书。

多年来,王如坤致力于自己藏品的研究,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古徐文化研究和大汶口文化研究专家,继出版了《邳州民俗》一书之后,他正在撰写古徐文化研究的文章,以及进行张良纳履、农耕文化的考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赵天

通讯员 张景良 沈向明 董标第


校对 陶善工